
6月8日,記者從武漢市新洲區市場監管局了解到,為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加強食品安全監管,著力建設省級食品安全示范區,近段時間,該局聚焦農貿市場、“三小”場所(小作坊、小攤販、小餐飲)、早夜市等重點區域,全面做好經營單位證照是否齊全、食品是否存在安全隱患以及病媒生物防制是否有效等監管排查工作。
全員下沉 聚力整改攻堅
下沉人員工作中
6月5日至6日,該局按照制定的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全員成立6個督導組、1個綜合組、18個基層工作組,并于一線辦公,全力落實整改攻堅。
按照工作方案,6個督導組分別由1名該局領導班子成員和1名機關人員組成,綜合組由該局機關辦公室和業務科室負責人組成,18個基層工作組由各基層所全員組成。同時,該局機關專門抽調人員充實到各基層所參與基層組工作,確保基層力量落實到位。
健全機制 形成工作閉環
下沉人員檢查中
針對各自負責的農貿市場和區域重點監管領域,該局6個督導組對標對表落實全面督查,一旦發現問題,立即做好記錄;遇到突出性問題,則督促現場整改;對不能現場整改的問題,則迅速反饋至綜合組,由綜合組匯總整理成問題清單,并及時反饋給18個基層工作組進行跟蹤落實。
該局相關負責人認為,此機制從根本上實現了將需整治問題做到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梳理、第一時間反饋、第一時間整改,從而形成發現、反饋、督辦、整改閉環管理,有力保證了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全面落實。
突出問題 靶向施力整改
下沉人員記錄發現問題
據了解,該區農貿市場周邊環境復雜,遇到的實際困難較多,整改難度大。為解決這個難題,該局針對市場共性問題,找準結合點,最終決定從突出重點、抓住難點出發,現場研究整改方案。
遇到需協調才能解決的問題,則根據職能職責定位,及時發出工作聯系函,分類反饋至相關街鎮及其他職能部門。由此,實現了多部門(街鎮)協同整改的局面,為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打開了共建共治共管的新局面。
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做好農貿市場周邊環境整治工作的基礎上,該局舉一反三,尋求突破,力爭做好靶向施力整改。接下來,該局將繼續做好督促市場開辦方落實主體責任,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和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筑牢全區食品安全防線。(記者胡毅、朱正學、見習記者劉穎、通訊員羅麗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