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薛鵬
6月18日上午,北京市疫情防控第124場例行新聞發布會通報,自6月11日新發地市場發生聚集性疫情以來,全市累計確診158例。“北京防疫再入戰時狀態”登上網絡熱搜,連日來的疫情形勢發展受到社會各界高度關注。就在兩天前,北京市將突發公共衛生應急響應級別由三級調整至二級,對15項防控措施進行調整細化。
調高響應級別,是基于流行病傳播規律的判斷,也是城市應急機制在嚴峻考驗下作出的精準反應。此次疫情在北京最大的農貿市場集中出現,人員密集、物流廣泛,擴散風險和控制難度大,來自核酸檢測、社區管理、物資保障、醫療救治等方面的壓力劇增,是對北京這個超大城市應急管理能力和水平的綜合性“大考”。
核酸檢測關:日均采樣約40萬 檢測能力超9萬
“2號樓1單元的居民戴好口罩、帶上身份證參加核酸檢測。”17日下午,記者在西城區廣外天陶紅蓮菜市場周邊實施封閉管理的社區了解到,工作人員正在通知小區全體居民進行核酸檢測。這是北京市對涉疫市場周邊小區居民快速開展“應檢盡檢”的縮影。
6月11日以來,豐臺區新發地批發市場、海淀區玉泉東市場、西城區廣外天陶紅蓮菜市場等3家菜市場均出現確診病例,對相關人員的追蹤、鎖定、檢測應急反應機制迅速啟動,3家市場周邊共28個小區實施封閉管理并開展核酸檢測。
根據北京市6月17日通報,從6月13日起,該市已經對出現疫情的市場人員、周邊小區居民、大數據排查涉疫市場人員、社區敲門行動中報告有關接觸史的人以及全市各農貿市場工作人員約35.6萬人進行了核酸檢測。當天還將完成對大數據篩查的35.5萬涉疫市場相關人員的檢測工作。
為了提高檢測能力,北京市在已有67家核酸檢測機構的基礎上,新增31家具備核酸檢測能力的醫療衛生機構。目前全市具備核酸檢測能力的機構達到98家,每天最大檢測能力為9萬多人。
“在短時間內要開展這么多檢測,北京很不容易!”一名等待檢測的居民向記者表示。
據媒體報道,由于近日北京核酸檢測需求突然增大,導致疾控部門、醫院和第三方機構預約檢測的人爆滿,甚至達承載上限,部分第三方檢測機構6月30日前已約滿。對此,北京市將積極統籌疾控機構、醫院和第三方機構等98家專業隊伍,開展業務培訓,優化崗位設置,強化服務保障方式,確保檢測工作平穩有序高效開展。
社區管理關:戰時狀態 24小時值守
在宣布調高響應等級的同時,北京市相關小區全面實行嚴格封閉式管理。記者在實施封閉管理小區出入口看到,除了社區干部、小區物業人員外,還有專人值守。“我們目前由5個人一組,對小區實施24小時不間斷值守,嚴格出入管理。”一名值守人員向記者介紹。
針對小區封閉管理后的生活保障等問題,西城區有關負責人表示,社區工作者和志愿者提供無接觸配送服務,保障居家隔離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并為慢性病患者提供代開藥服務。
封閉后的社區,居民生活或多或少都受到一定影響。如何在最嚴格的疫情防控中,最大可能減輕影響,滿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對城市的應急機制和管理能力提出了挑戰。
近10萬名社區(村)工作者投入到7120個社區(村),通過張貼公告、上門詢問、電話微信聯系等多種方式開展“敲門行動”,排查5月30日以來曾去過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的人員近20萬人。
不止如此,根據疫情變化,北京市精準確定相應等級,把風險等級劃分到了鄉鎮街道,在特定區域開展精準防控。“更精準反映各地區風險狀況,行動迅速、處置果斷,治療頑疾、不傷其他。”浙江大學流行病學與衛生統計學系主任陳坤對此評價。
進入小區測溫、查證、驗碼、登記,社區服務零接觸、幫代買、送到戶,垃圾清運、社區消毒、衛生保潔各方面有條不紊開展……應急機制下的社區管理,保障了防疫工作的開展,滿足了居民的基本需求。“特殊時期都能理解,社區工作人員非常辛苦,日常壓力大。”一位社區居民表示。
物資保障關:綜合施策 “三保一穩”
由于此次疫情中的確診病例均與新發地批發市場這個北京最大的“菜籃子”有關,市場的暫時關閉引發居民對糧油蔬菜等生活必需品是否有保障的擔憂。
針對這一普遍關注的問題,北京市商務局等部門采取應急行動,成立新發地市場暫時休市應急交易保供工作專班,負責指導督促豐臺區和新發地市場完成應急交易保供工作,采取包括原在市場內交易的蔬菜和水果移到5個指定的區域進行,推動市場實現應急交易,采取“點對點”補貨等措施,全力保障果蔬供應。
據報道,隨著眾多貨品分流至其他菜市場,6月14日,岳各莊、大洋路等北京六大批發市場蔬菜上市量占全市比例,已由新發地市場休市前的21.8%提高到64.7%。
“保安全、保供應、保質量、穩物價”,6月15日,北京市連鎖經營協會發出“三保一穩”倡議,倡議連鎖企業攜手加強保障。物美集團蔬菜采購量增加到2500噸,京客隆蔬菜采購量達到日常3倍,首航蔬菜采購量達到日常5倍,家樂福發布承諾函表示日常10種蔬菜將鎖定6月14日價格一個月不變……“原產地直采,保障供應”是記者在手機APP上看到最多的宣傳語,各大平臺的蔬菜、水果、肉類、米面糧油等民生商品正常供應,價格基本穩定。
在保障供應的同時,市場監管部門強化監督,確保應急條件下的質量安全、價格穩定。據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陳言楷16日介紹,全市市場監管部門以肉蛋奶、米面油、蔬菜水果和海鮮等生活必需品為重點,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檢查,已完成抽檢樣品2000余件,已完成檢驗的抽檢樣品全部合格。6月13日以來,累計出動執法人員5242人次,檢查商戶5590戶,立案7件,守護首都市民“菜籃子”安全放心。
醫療救治關:緊急集結 嚴陣以待
“請同志們放心,我們全體醫療隊員,有信心打贏這場短、平、快的抗疫戰爭,圓滿完成任務,安全歸來!”16日上午7時20分,北京大學腫瘤醫院為赴北京地壇醫院參加醫療救治工作的人員送行。與此同時,世紀壇醫院、友誼醫院、同仁醫院等市屬醫院,迅速緊急組織抽調共100名醫務人員,前往地壇醫院支援新冠肺炎集中救治工作。據了解,抽調的100名醫務人員中,醫生24名、護士62名、檢驗人員8名、放射人員6名。
醫療救治能力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11日開始,承擔新冠肺炎患者收治任務的地壇醫院,迅速進入“戰時狀態”,包括8個病區共300張床位的應急病區已經啟用6個。此外,據該院醫務處處長馬剡芳介紹,在應急病區原有12名醫生、20名護士的基礎上,第一時間從各科抽調人手,充實新冠患者救治團隊。
當前疫情形勢嚴峻復雜,防控處于緊要關頭,國家衛生健康委已向北京市派出由委領導擔任組長的專家組,抽調有武漢工作經驗的防治專家,尤其是流行病學調查、環境消殺等方面的專家,指導該市在嚴格流調、病毒溯源、核酸檢測、社區管控、院感防控、愛國衛生等方面壓實責任、強化措施、狠抓落實。
從6月18日零時起,地壇醫院本部停止所有門診、急診,住院部停止接收普通住院患者。“在應急情況下,我們開啟了新模式。考慮會有較多患者轉入,我們增加了值班人員,迅速進入狀態。”馬剡芳說,人員到位后,病區重新作了排班。
該院副院長吳國安表示,該院在做好救治的同時,嚴格把好三道關。“一是布置以發熱門診、急診為主的科室,以及所有門診性科室,嚴格篩查、審核,把好入院第一道關。二是在全院強調把院感這根弦繃緊,進一步嚴格院感防控,確保收治病人、病人家屬、醫院職工都是安安全全的。三是嚴密關注患者病情,盡量別讓病情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