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對于保險行業詐騙的防范以及處罰的力度一直都是不遺余力的,但是在金錢的誘惑下,選擇制造保險事故、編造虛假事故原因、偽造并提供虛假證明材料的騙保行為還是時有發生,手法也越來越先進,越來越多樣化。
交通事故受害者劉先生,農村戶籍,經鑒定,其傷情為4級傷殘。在住院期間一位自稱是律師的袁女士稱可以幫助劉先生獲取更多的賠款,讓劉先生全權委托其處理此次事故理賠,劉先生信以為真,全權委托袁女士幫其辦理理賠。袁女士偽造劉先生在城區居住的房屋租賃合同、勞動合同書、個人收入等證明,要求保險公司按城鎮戶籍標準賠償41萬元。經保險公司調查核實,發現其提供資料與實際情況不符,不認可按城鎮標準賠付。袁女士作為劉先生的代理人起訴保險公司要求賠償,經法院認定其提供的資料系偽造,最終判定保險公司按照農業戶籍認定傷殘賠償金,賠付金額17萬元。劉先生不但沒有獲取如袁女士所說的高額賠償金,而且額外向袁女士支出了不必要的代理費以及訴訟費3千余元。理賠時長推遲了近1年,可謂耗時耗財。
平安產險湖北分公司的相關工作人員提醒,因交通事故中人傷理賠涉及環節多、手續復雜,且客戶對醫療相關費用信息不了解,誕生了“黃牛”。他們通過降低客戶預期、偽造理賠材料抬高理賠金額等方式,賺取代理費及差價,其行為已觸犯法律。保險公司的賠償項目及標準均有法可依,保險公司會切實保護客戶權益,切勿輕信“黃牛”許諾的高額賠償,切勿配合“黃牛”偽造理賠材料,避免卷入違法追責風波。
據悉,為持續推動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不斷增強金融消費者的自我保護意識和風險防范能力,根據銀保監消保發(2020)3號文件精神《關于印發2020年銀行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保護工作要點的通知》,湖北平安啟動 “以案說險”消費者權益保護系列宣傳活動,以月度主題的方式分階段推廣,形成常態化的宣傳,打造“天天315”宣傳氛圍,始終將消費者權益放在首位,認真做好客戶服務工作。平安湖北地區五家公司將通過“守護自身保障、防范退保風險”、“警惕征信帳戶信息安全”、“識破黃牛代索賠”、“如實告知,誠信投保”這四項主題,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展開宣傳,線上通過官微APP,電臺、H5、網絡新聞媒體渠道開展。線下通過門店LED屏、門店投放宣傳折頁等方式進行,向客戶提示金融風險,推動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不斷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