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有兩個原因促使我寫這個題目。
一是世界濕地保護大會。
《濕地公約》第14屆締約方大會于5日下午5時在主會場中國武漢和分會場瑞士日內瓦兩地拉開帷幕。
武漢主會場的舉辦地是武漢東湖國際會議中心,這是我國首次承辦這一國際濕地盛會。
各國代表和聯合國相關機構專家將審議《濕地公約》2025-2030年戰略框架決議,引領公約發展方向;并在中國設立“國際紅樹林中心”,作為全球紅樹林保護和國際合作的重要基地。
11月5日-13日,《濕地公約》的各締約方將圍繞“珍愛濕地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主題,審議公約發展戰略性議題,發布《武漢宣言》、公約戰略框架等大會成果,助力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
濕地保護第一人是蔡述明先生。
二是今天網絡上有一篇“懺悔書”。
11月4日,四川省紀委監委官方微信公眾號“廉潔四川”刊發《懺悔實錄 | 梅榕:我不該為了“錢”,丟了自己奮斗的“一生”!》。
四川省達州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梅榕出鏡懺悔。她說:我覺得我是一個貪婪的女人,本來我自己都是副廳級了,我老公也是正廳級了,我都還不滿足,到了那個位置不好好工作,我反而變本加厲地去貪腐。
她與2003年8月加入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
加入民主黨派應該以參政議政為主。她不是。
“我從一個教師走上了副廳級領導干部崗位,卻生在福中不知福,端著金飯碗,還去搶人民群眾的救命錢,開設公司騙取政府補貼,修建山莊侵占公共資源,住著寬大的房子,穿得別出心裁,拉小團伙聚會揮霍浪費,貪圖物質享受,用金錢和物質來填補自己空虛的靈魂,物質享受的總開關失靈了?!?/span>
此前,紀檢部門通報了其腐敗問題的細節:梅榕法律意識淡薄,收受可能影響公正行使公權力的禮金,與管理和服務對象打牌贏取錢財,既想當官,又想發財,違規從事或參與營利活動;違反計劃生育相關規定,超計劃生育;將公權力淪為謀取私利的工具,親清不分,甘于被“圍獵”,利用本人的職務便利或他人的職務影響力,為他人在職務晉升、項目承攬等方面謀取利益并收受財物,數額特別巨大。
蔡先生是我參政議政的導師。他是把專業研究與參政議政無縫對接的典范。每次在省內外講如何參政議政,他是我的第一個案例。
蔡述明先生是全國政協原委員、湖北省政協原副主席、民進中央原常務委員、民進湖北省委會原主委,著名自然地理學家、濕地生態學家,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研究員,于2020年9月22日21時30分在武漢逝世,享年 83歲。
蔡先生1938年3月22日生于廣東省潮州市。
蔡先生是研究濕地保護的專家,應該是最冷門的學科,是一門冷學。
代表性著作:三峽工程與沿江濕地及河口鹽漬化土地、古云夢澤研究、漢江流域資源合理開發利用與經濟發展綜合研究。
代表性論文:長江中下游水土環境的主要問題及其對策、江漢湖群湖泊資源特點及其開發利用保護。
但是,他的科研成果與參政議政結合后產生良好的效果,先后有以下影響:
首先,主持民進中央的長江課題。1997年,對長江防洪體系問題進行的調研和探索,拉開了民進中央長期關注長江流域資源環境問題的序幕。1998起,任湖北省政協副主席、全國政協委員,開始大力度地宣傳濕地保護。1998年3月,在全國政協九屆一次會議上,民進中央提交了題為《關于建立江漢、洞庭湖平原防洪體系的建議》的大會發言。
2006年,民進中央整合會內資源,聯合沿江分布的上海、江蘇、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和重慶八個民進省、市委員會,共同組成了中央主導協調、地方牽頭組織,上下聯動、相互協作的課題專家組,就“長江流域水環境安全與保障”課題開展聯合調研,并在2007年全國政協大會期間提出了《加強沿江重化工產業規劃布局,切實保障長江流域水環境安全》的黨派提案,引起很大社會反響,環保局、發改委、科技部、水利部和中組部共同辦案,全國政協就此問題組織專題調研。這個建議整整早了10年(長江大保護)。
其次,2002年提出有關濕地保護和濕地立法的建議,受到了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是促使中央領導重視濕地生態建設,并寫進政府工作報告。森林是地球之肺,濕地是地球之腎,深入人心。
2021年12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二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自2022年6月1日起施行。
第三,2004年提交了《關于優化洪湖管理、保護濕地資源的建議》,受到中共湖北省委的高度重視,省委、省政府在洪湖召開了加強洪湖生態保護辦公會,極大推動了洪湖濕地保護和合理利用;湖北省政府撥款9000萬元啟動“洪湖生態修復工程”,30萬畝攔湖養魚塘已退出10萬余畝,2000多戶漁民上岸安居樂業。
洪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湖北省中南部,長江中游北岸,行政區劃隸屬荊州市,地跨洪湖市和監利縣。保護區以洪湖圍堤為界,總面積41412公頃,其中核心區12851公頃,緩沖區4336公頃,實驗區24225公頃,邊界線總長度104.5公里。
洪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以洪湖大湖為主體的濕地生態系統類型的保護區,始建于1996年,2000年被湖北省政府批準晉升為省級自然保護區,2008年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2014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正式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第四,2006年繼續呼吁梁子湖、神農架大九湖高山濕地的保護。
2006年提交了《關于保護、恢復和科學利用神農架大九湖濕地資源的提案》,被列為省政協1號建議案,省委、省政府在神農架大九湖召開現場辦公會,迅速推動了神農架大九湖國家濕地公園的創建。
2013年,神農架林區對大九湖鎮實行整體生態移民搬遷。7年間,460余戶1400余名居民陸續搬遷到20公里外的坪阡古鎮,從事旅游服務相關行業。2019年,該鎮接待游客60余萬人,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81億元。
大九湖國家濕地公園,位于國家級旅游風景區,國家AAAAA級風景區——神農架林區西北部,海拔1730多米,是我國為數不多的典型高山濕地地區。濕地區內,有豐富的高山草甸和濕地蕨類植物,還有鸛、鶴、梅花鹿等珍稀動物,具有極高的科考、旅游價值。
第五是獲得國際濕地科學研究最高獎——2005年11月,獲得《濕地公約》組織頒發的“拉姆薩爾濕地保護獎”——濕地保護科學大獎,由139個簽約國投票決定,并捐出獎金30萬美元,建立湖北省濕地保護研究基金。
只有專業研究出色,參政議政才能夠游刃有余。
2007年民進中央報告中提到兩個人的名字。其中之一就有蔡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