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中部之聲
葉青看財經:重視縣域經濟是根本
2022-01-11 10:23:33   來源:今日湖北

2021126日,全國縣域經濟專業智庫社會組織——中郡研究所完成并發布了《2021縣域經濟與縣域發展監測評價報告》,揭曉第二十一屆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縣域現代化發展質量優等級縣市和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前100名縣市名單。


第二十一屆縣域經濟百強縣在東部有73個,中部19個,西部8個,東北1個;分布在18個省區,其中安徽4個,福建6個,廣東1個,貴州2個,河北3個,河南5個,湖北3個,湖南4個,江蘇24個,江西3個,遼寧1個,內蒙古2個,山東16個,陜西1個,四川1個,新疆1個,云南1個,浙江23個。與上屆相比,東部增加2個,中部和西部各減少1個,東北持平,疫情影響下縣域經濟百強縣顯現出地區非均衡格局強化趨勢。

 

圖片


近日,人民日報專訪湖南省委書記張慶偉:打造“三個高地”助推中部崛起。

湖南要從三個方面著力:

首先是突出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和融入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積極對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貫徹落實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戰略,建設對接西部陸海經濟往來雙向通道。


二是優化區域經濟布局。把長株潭都市圈發展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快長株潭一體化,實施強省會戰略(準備長株潭三市聯手申報國家中心城市)。目前長沙經濟體量突破1.2萬億元,人口總量突破1000萬。湖南將出臺措施,支持長沙市進一步完善省會功能、做強現代產業、打造戰略平臺、增強市場活力、提升城市品質,力爭到2026年,高質量發展主要指標居全國前列;到2035年,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現代化城市。同時支持岳陽、衡陽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設,加快建設沿京廣、滬昆、渝長廈通道的三大經濟帶,推動長株潭、洞庭湖、湘南、大湘西四大板塊協調聯動發展。


三是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推進地級城市及30萬人口以上縣城等多點優化布局,培育若干城區人口20萬以上新興中小城市,壯大立縣產業,增強縣域經濟內生動力。

 

湖南很重視縣域經濟。自2012年以來先后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決定》和《關于發展特色縣域經濟強縣的意見》,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快推動。

2018年,湖南省縣域地區生產總值24503.03億元,同比增長8.2%,占全省GDP67.3%。但是,縣域經濟總量偏低、發展活力不足、財政結構不優、主導產業特色不鮮明等問題依然突出。


2018年,全省GDP超過500億元的縣僅有5個。

一年前,湖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

包括十五個部分的具體舉措。

 

一是壯大特色優勢產業。主要包括設立縣域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引導基金、組織實施新一輪特色縣域經濟強縣工程、支持引導各縣域集中資源重點發展1-2個特色主導產業。


二是加快發展現代農業。主要包括支持創建15個左右國家級、30個左右省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對認定的國家級、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分別獎補300萬元和200萬元;加快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開展水稻機拋機插秧作業等農機作業補貼試點,省財政對試點縣各安排200萬元補貼資金。


三是推進城鄉融合發展。主要包括對推進新型城鎮化和縣城補短板強弱項工作成效突出的縣域給予支持,采取投資補助、以獎代補、信貸支持等方式。鼓勵以縣域為單元,將城鄉基礎設施項目整體打包實行一體化建設,建立由產權所有者負責的城鄉基礎設施運營長效機制,推進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發展。


圖片


四是促進創新能力建設。主要包括開展創新型縣創建,建設30個左右創新能力突出、創新特色明顯、創新創業環境優良的縣域,創新型省份建設專項資金給予支持。對科技投入產出成效明顯的20個縣,省財政每年各安排200萬元獎補資金。支持參與省與國家“大院大所”創新合作,推動每個縣至少與一個高校(院所)建立戰略合作關系。


五是加強開放交流合作。主要包括對引進世界500強、中國500強、民營500強企業首次落戶湖南的縣,每個項目分別獎勵300萬元、200萬元、100萬元。對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100萬美元以上的縣進行獎勵。鼓勵對招商部門、團隊內非公務員崗位實行更加靈活的激勵措施。


六是優化財稅分配制度。主要包括實施縣域稅收增量獎勵政策,獎勵資金由縣統籌安排用于產業項目建設和園區發展。對政策實施力度較大、效果較好的縣,省財政另行給予獎補。進一步完善省以下均衡性轉移支付、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獎補資金辦法,加大對貧困地區傾斜力度。


七是提升金融服務水平。主要包括加大金融機構縣域信貸投放力度、推進農業保險擴面增品提標、完善政府融資擔保體系等。


八是加強用地保障能力。主要包括允許按程序調整修改用地規劃、保障鄉村重點產業和項目用地、推動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等。


九是強化人才引進激勵。主要包括加大科技副縣長、科技特派員、湘西特聘專家、“三區”科技人才選派支持力度,派出期間保留原工作崗位、編制、工資福利,職務職稱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晉升。基層專業技術人才推行職稱定向評價、定向使用、定向聘任,推動職稱評定、工資待遇等向鄉村教師、醫生、農技人員傾斜。建立科研人員到鄉村兼職和離崗創業制度。


十是營造良好創業環境。主要包括農民工等返鄉下鄉創業人員首次創辦小微企業或從事個體經營,自工商登記注冊之日起,正常運營6個月以上的,給予一次性創業補貼。


十一是加強縣域安全穩定。主要包括探索建立縣域警務新模式、健全差異化警務保障新體系、警務保障向風險地區傾斜等內容。


十二是推動消費擴容提質。主要包括開展“汽車下鄉”促銷活動,鼓勵有條件的縣給予一定比例獎補。全面落實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支持打造全省二手車交易展銷平臺。鼓勵有條件的縣對新建、改造符合一定條件、滿足居民基本便利性需求的品牌連鎖便民商業服務設施給予一定補貼。


十三是打造優質企業品牌。主要包括支持上市公司對縣域優質企業開展并購重組、縣域品牌孵化平臺建設、縣域及其企業申報商標、專利、地理標志產品等。


十四是深化擴權強縣改革。主要包括實施“市縣同權”,凡是法律法規沒有明確實施層級且基層有實際需求的,原則上交由縣實施。推進符合條件的縣撤縣設市(區),加快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有序啟動縣級行政區劃調整工作,在現有鄉鎮、村行政區劃調整基礎上,對縣域面積較小、經濟互補性強的相鄰縣級行政區進行合并。


十五是加大考核激勵力度。主要包括優化完善縣域經濟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和辦法。加強考核結果運用,將縣域經濟發展實績作為縣市區主要領導干部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對在全省高質量發展監測評價中排名靠前的縣,給予資金獎勵,并在政策、項目上予以支持。


措施比較務實

2021年年底,《2021年湖南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排行榜》公布。

 

圖片


經過對全省86個縣(市)2015-2019年數據的測算評價。本報告遴選了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先進縣10強和快進縣10強。其中,先進縣10強分別是長沙縣、瀏陽市、寧鄉市、醴陵市、韶山市、邵東市、資興市、冷水江市、攸縣、汨羅市。

 

圖片


值得借鑒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国产曰批视频免费观看完,中文字幕无码人妻777网,欧美特黄激情视频一区一区
一本国产在线视频 | 亚洲AV永久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天堂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 | 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 | 中出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