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一下午參加了應對疫情推動文化產業發展工作座談會。建議如下:
1、大力發展“新文化”。
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6889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3.9%。
一季度,依托互聯網、多媒體、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廣泛應用,“互聯網+文化”新業態逆勢上行,線上文化消費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在文化及相關產業9個行業中,受疫情防控期間暫停或取消聚集性文化活動的影響,文化娛樂休閑服務營業收入降幅最大,比上年同期下降59.1%,其中的娛樂服務和景區游覽服務分別下降62.2%和61.9%;文化傳播渠道下降31.6%,其中的廣播影視發行放映和藝術表演分別下降78.5%和46.2%。
從文化及相關產業細分行業看,文化新業態特征較為明顯的16個行業小類實現營業收入523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5.5%;占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營業收入的比重為31.0%,比上年同期提高8.1個百分點。
其中,互聯網廣告服務、互聯網其他信息服務、多媒體游戲動漫和數字出版軟件開發、廣播電視集成播控、可穿戴智能文化設備制造等行業的營業收入均實現兩位數增長。
湖北省的情況也差不多。
這是一種與手機有關的“新文化形態”。即手機文化經濟。這是一個不可能變化的方向。其實。現在人們最大的文化支出就是手機費用,但是,這些并不算是文化產業,而是通訊費用。最近。我以黨外人士身份向上提建議,把真正的文化支出納入文化統計之中。
今年兩會上,就有“新就業形態”的提法。
2、加大文化產業的招商引資力度。
在招商引資和十四五規劃中,多考慮文化產業。
5月15日上午,2020武漢“云招商”央企專場舉行。
保利集團將在武漢積極籌劃發展文化產業,將在武漢建設文化創意中心和演出中心,為廣大武漢市民提供優質文化產品。在武漢的工藝藝術品產業方面,保利計劃提供更多就業和培訓,落實新健康絲綢之路計劃。
4月28日,珠海·宋城演藝度假區項目在珠海斗門區開工。
總投資150億元,擁有22個劇院及表演場所、35臺劇目、超過30000個觀眾座位及與之配套的休閑度假設施,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文旅重大項目、世界級演藝度假目的地,將于2022年建成開業,打造中國文旅產業的標桿、世界演藝的朝圣之地,為大灣區建設提供強有力文化支撐。
我建議,在武漢府河濕地公園也建一個。
3、擴大文化消費力。
5月29日消息,湖北省人民政府《提振消費促進經濟穩定增長若干措施》近日印發。與文化相關的兩條。
(十四)舉辦長江文化旅游博覽會、荊楚鄉村文化旅游節,集中拉動吃、住、行、游、購、娛等延伸消費。實施“文化成景區、文化進景區”行動計劃和文旅融合助力鄉村振興三年行動計劃,推出湖北文旅名縣名鎮名村等“十大示范品牌”。
(十八)啟動新型文旅商業消費聚集區配套設施建設,鼓勵各地建設集合文創商店、特色書店、小劇場、文化娛樂場所等多種業態的消費集聚地。
4、恢復露天電影、汽車影院。
40年前上大學時,周五、周六晚上一般都有露天電影,價格便宜。
新冠肺炎疫情已經導致美國各地的影院關門,2020年最受期待的一些大片推遲上映,比如迪士尼/漫威的《黑寡婦》和米高梅的《007:無暇赴死》。
但這不意味著去電影院看電影是不可能的事。
美國各地的汽車影院不但繼續營業,而且收入還大幅增長,因為消費者迫切地在尋找既能出門又不違反社交隔離規定的方法。
舉例而言,美國德克薩斯州霍克利的演藝船汽車影院兩周前營業額增長了40%,過去一周又增長了95%。該影院的老板安德魯·托馬斯只放映兩部電影:迪士尼/皮克斯的《覓法奇程》和環球影業的恐怖電影《隱形人》。
5、發展地攤經濟中文化夜市。
最近,地攤經濟重新回歸。我認為這是新線下經濟。線下經濟——線上經濟——新線下經濟。
在攤位中,可以組織文化品種,書籍、工藝品、古玩等。也可以單獨設立文化夜市。
近日,在濟南西客站片區的印象濟南泉世界新添了一條文化主題的夜市,叫印象濟南文化夜市。該夜市一周前開市,每天的營業時間為下午4點到晚上10點。這條夜市與滿是“煙火氣”的美食夜市不同,攤位大多是有文化氣息的書店、傳統工藝品、古玩等。
6、對文創產品以獎代補。
楚隨交鋒益智飛行棋、一劍鐘情銀手鐲、勤儉杯、車馬出行帆布包......
湖北省博物館多種文創爆款,亮相由國家文物局指導、多家國內知名博物館參與的“博物館在移動·518文創節”線上活動,這些深挖館藏IP資源、跨界合作推出的明星文創產品,深受網友喜愛。
7、文旅、體旅、農旅融合。
有的觀念的提出,富有啟發性。
英山四季花海的馬格勝提出:
針對黃岡市英山縣的資源優勢和文旅發展的成果,未來全域旅游高質量發展,要做好四季三旅融合大文章。
文旅融合,重點要挖掘紅色文化和畢升文化。
農旅融合,要特別突出開拓旅游+農園及旅游+茶葉產業旅游市場。
體旅融合,除了已有的兩個冬季滑雪場和幾個山泉漂流項目,吳家山國家地質公園、桃花沖林場、英山尖、20多萬畝茶園及千斤坪等地,都是進行戶外康體活動的得天獨厚場景,可以策劃運作并形成具有英山康體IP的特色大市場。
確實如此。當然還有軍旅、康旅等內容。
無論如何,文化產業都是中國發展的方向。在座談會上,有人發言指出,美國制造業出現空心化,但是,文化產業并不空心,成為最大的產業。
有人排出文化產業十大強國:美國、日本、韓國、印度、法國、英國、意大利、中國、俄羅斯、德國。
毫無疑問,美國的文化產業發展是非常迅速的,作為世界十大富國家排名第七,其文化產值在GDP中占到了20%左右,作為一個擁有眾多民族的國家,將各種理念融合,從而形成了獨特的哲學觀和價值觀,在很多的美國大片上就能看到。
經濟十大強國排名第三,相比于美國,日本的文化產業發展雖然有所不及,但同樣龐大,在動漫和游戲領域上,通過將一些日本本土的文化和特色在動漫和影視中表現出來,其中動漫對國人就產生了很多的影響。
最近,瞭望智庫收集了今年兩會近200位代表、委員關于文化的議案、提案及媒體采訪內容,通過自然語言處理(NLP)技術進行語義提取和分析,了解他們關注的重點。
此次工作涉及語料文本超過17萬字。在第一輪處理中,從語料文本中選取提及權重較高的5個話題,分別是:
傳統/民族文化繼承發展
數字/互聯網文化
鄉村文化建設
文旅賦能
區域性文化規劃。
從結果看,除文旅賦能是在國家文旅融合戰略、復工復產背景下提出的較新話題,其他四個均是近年來全國兩會文化領域討論的熱點。
從性質上看,數字/互聯網文化是實現傳統/民族文化繼承發展、鄉村文化建設、文旅賦能等的重要手段。
多位代表、委員也明確提出,利用“新文創”等新型數字文化發展模式,打造地方文化符號,促進地方文旅發展。
這些值得我們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