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19年減稅降費2.36萬億元
2020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說,去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深化,重要領域改革取得新突破。減稅降費2.36萬億元,超過原定的近2萬億元規模,制造業和小微企業受益最多。
代表委員們積極評價2019年至今的稅收工作成效,“減稅降費”、“稅務戰疫”、“稅收數據”和“便民春風”成為兩會代表委員們熱議的稅收關鍵詞。
“減稅降費”:助民營經濟大有可為。
“2019年,TCL享受各項稅費優惠政策,減免稅費累計約24億元,出口退稅超過50億元。”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工商聯副主席、TCL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東生談及2019年企業的發展深有感觸:“2019年我們在惠州的新項目上投入了大量的設備,稅務部門得知后第一時間輔導我們辦理增量留抵退稅,總額達1.87億元,為我們進一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提供了資金保障。”TCL2019年全球電視機銷量突破3200萬臺,繼續保持全球第二位。
2019年浙江全省新增減稅降費近2000億元。
“稅務戰疫”:加持企業復工達產。
董明珠表示,企業能夠勇于承擔社會責任離不開稅務部門長期以來的支持,以本次出臺的支持疫情防控稅費優惠政策為例,珠海稅務部門制作了一系列解讀微課,并及時輔導企業享受捐贈和防疫物資生產等相關稅費優惠,僅階段性減免社保費一項,企業2-6月預計共可減免2300余萬元。
今年以來,陶然居集團總公司及總部直屬門店享受稅費減免127萬余元,集團其他分公司、子公司享受稅費減免121萬余元。
“稅收數據”:為脫貧攻堅提速增效。
“農產品難銷,工資難發,農戶難過,我心里難受。”談及疫情帶來的影響,全國人大代表、高州市果留香石榴專業合作社法人代表溫錦玲連用了4個“難”字來描述。
當地稅務部門帶來好消息:依托稅收大數據查詢篩選,找到一家扶貧電商企業和一家石榴加工公司,可以幫助合作社打通鮮果銷路。
“便民春風”:高效便捷辦稅服務。
浙江稅務部門在2019年底“最多跑一次”稅費事項“網上辦”“掌上辦”100%全覆蓋的基礎上,全面拓展“非接觸”辦稅,今年一季度,全省綜合網上辦稅率到95%,比去年提高7個百分點。
2、2020年減稅降費將超過2.5萬億元
今年繼續執行下調增值稅稅率和企業養老保險費率等制度,新增減稅降費約5000億元。前期出臺六月前到期的減稅降費政策,包括免征中小微企業養老、失業和工傷保險單位繳費,減免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免征公共交通運輸、餐飲住宿、旅游娛樂、文化體育等服務增值稅,減免民航發展基金、港口建設費,執行期限全部延長到今年年底。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所得稅繳納一律延緩到明年。預計全年為企業新增減負超過2.5萬億元。
3、1-4月減稅降費9066億元
一季度,全國累計實現減稅降費7428億元。其中,2020年新出臺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稅費優惠政策新增減稅降費3182億元;2019年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在2020年繼續實施形成的減稅降費4246億元。
2020年1至4月,全國累計新增減稅降費9066億元,其中包括2019年年中出臺政策在今年翹尾新增減稅降費4209億元;2020年出臺的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稅費優惠政策新增減稅降費4857億元。
黨中央、國務院先后部署實施了一系列稅費優惠政策,涉及稅費多、優惠力度大、受益主體廣、落實時間緊。為此,稅務總局建立了“一竿子到底”的政策落實機制,各地稅務部門嚴格按照網格化管理要求,逐個層級逐項政策明確落實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確保納稅人、繳費人全面知曉政策、充分享受政策。
稅務部門服務著1000多萬戶一般納稅人和4000多萬戶小規模納稅人。企業有生產就會有銷售,有銷售就會開發票,一張張增值稅發票能夠準確反映企業復工復產、復市復業和經濟運行情況。
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全國企業復產復銷情況逐月向好,5月1日至20日總體銷售收入達去年同期的96.5%。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5月中旬,通過稅收大數據供需匹配,各地上下游廠家與湖北企業積極對接,疏通購銷堵點,已達成合作項目6264個,累計成交金額82.2億元。
一季度,小微企業獲得“銀稅互動”貸款金額1816億元。
廣西林業集團總經理助理、法務部部長黃超算了一筆賬:集團通過“銀稅互動”獲得銀行貸款本金1.4億元,利息優惠169.5萬元,這筆低息貸款將專項用于集團下屬實體企業復工復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