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在洪湖市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定點醫院——市第四人民醫院里,來了兩臺醫用智能配送機器人,承擔著100多位被隔離患者的送餐、送藥等工作,被大家親切地叫成機器人“小花生”。
擎朗送餐機器人@市第四人民醫院
“11床,您的物品已送到,放在第一層。為避免交叉感染,請勿觸碰機器人。”呆萌的機器人“小護士”停在病房門口,語音提醒病人拿取自己的東西。等被隔離人員從機器人的托盤上拿走物品后,“小花生”開始自主轉身返回。路上遇到人或者障礙,它還會語音提醒:“親,請麻煩讓一下,我還有事要忙。”
擎朗送餐機器人在送物資
負責這臺智能配送機器人現場部署的,是其支援公司擎朗智能的技術工程師程淼。程淼是湖北省洪湖市新灘鎮人,目前在擎朗武漢分公司就職。說起這兩臺智能配送機器人,程淼告訴記者,原本他接到去武漢一線部署機器人。但當時,湖北荊州洪湖疫情暴發過快,作為定點救治醫院,市第四人民醫院也引進了擎朗智能的送餐機器人,緩解醫院防護服和N95口罩等物資短缺,及醫護人員人手不足難題。
作為洪湖市人,程淼立即表示,愿意先奔赴市第四人民醫院完成機器人部署,再趕往武漢,畢竟武漢有他的同事在,而洪湖一片空白,如果我都不去,那這事就搞不成。就這樣,2月16日下午,程淼在家人的支持下開始聯系村長、村支書等開具通行證,均被告知無權協助離鄉。2月17號早上,程淼接到電話,市第四人民醫院愿意派出專車前來接他,還為他開具了綠色通行證,歷經重重磨難后,程淼終于踏上了從老家前往洪湖的行程,到市第四人民醫院安裝配送機器人。
程淼工程師正在部署送餐機器人
“第一次踏進疫區醫院,心理還是有點緊張的。”程淼說到:“一群穿著白色的防護服,戴著口罩,手套護目鏡的醫護人員在忙,一個護士站就一兩個人管一層樓,明顯感受到她們的疲憊。”程淼表示。
1天內,程淼為市第四人民醫院3層隔離區域完成機器人部署,一層樓一般30多號患者由1-2名護士負責。因為是隔離病區家屬也無法進入,不僅是查房、換藥,送個水都要靠護士,“能在這種狀態下減輕一點他們的負擔其實很重要”程淼表示。一日三餐、藥品、飲品或者其他物品用機器人配送后,起碼減少了護士護工每天進出各病房四到五次,對于這次傳播性極強的疫情來說,一方面大大減少了醫護人員頻繁接觸患者和病毒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來說,也減輕了醫護人員的勞動強度,在這種高壓情況下,能讓他們的負擔輕一點其實很重要。
任務結束,機器人自主返回
結束洪湖市第四人民醫院,程淼立即前往疫情最為嚴重的武漢,包括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武漢協和醫院、武漢市肺科醫院、武漢省委黨校方艙醫院、武漢市石牌嶺方艙醫院、武漢新華產業園方艙醫院、武漢楚天醫院武漢市光谷火車站紐賓凱隔離點、武漢市振華大廈隔離點等7家醫院、2個集中隔離區向他們發出了送餐機器人支援請求,截止3月3日,程淼與另一個擎朗技術工程師劉康已經全部完成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