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減災辦近日發布自然災害風險形勢分析:8月份,湖北有可能發生階段性高溫干旱和區域性暴雨洪澇災害。湖北多地科學蓄水保水,全力保障農業生產。
眼下正是水稻拔節孕穗的關鍵期,在黃岡市黃梅縣下新鎮汪革村,一條全新鋪設的800米水管,穿越廣袤田野,為稻田送去灌溉用水。這是鎮上籌集資金,從附近的馬鞍村泵站引來的水源。
黃岡黃梅縣下新鎮汪革村村民汪勝華:“今年有這管道的水,我有信心把秧苗培育起來。”
隔壁的曹牌樓村今年也實現了“灌溉自由”,安裝在田埂上的供水管道,讓地里的莊稼“解了渴”。現在,下新鎮已經鋪設地下供水管道61公里,覆蓋1.5萬畝農田。
黃岡黃梅縣下新鎮黨委副書記徐戀:“下新鎮所有的水利死角基本消除,沿線十三個需要引水的村莊,基本實現地下供水管道全覆蓋。”
有效防范高溫干旱,離不開精準調度。在襄陽宜城,防汛抗旱工作專班深入田間地頭、泵站水庫,引導農戶做好節水灌溉和田間管理。目前,當地已投入大型抗旱機械1000多臺套,湖庫涵閘引調提水3000多萬方,統籌調度水稻灌溉20多萬畝。
襄陽宜城市防汛抗旱工作專班成員吳運明:“首先,及時覆水滿足孕穗的需求;其次,追施綠肥,確保大穗大粒;第三,就是搞好病蟲害防治,確保豐產豐收。”
高溫干旱也會給瓜果蔬菜的生長,帶來不小的考驗。在宜昌市遠安縣洋坪鎮鳳凰村蔬菜基地,“覆膜+滴灌”的方式,既能灌溉還能節水。在秭歸縣郭家壩鎮柏楊坪村,當地老百姓正合力整修堰塘、清淤增容、維修引水溝溢洪道等,解決柑橘灌溉用水難題。
宜昌秭歸縣郭家壩鎮柏楊坪村黨總支書記韓慶菊:“政府補貼一部分,老百姓投工投勞,齊心協力把我們水利設施建設整治好,為應對干旱天氣提前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