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頭條新聞
湖北13地市經濟半年報:8城GDP增速跑贏全國
2023-08-09 09:41:54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

湖北13個地市經濟運行“半年報”已經全部出爐。

從總量來看,省會城市武漢上半年GDP已經接近萬億,正在發力實現今年過兩萬億元的目標;第二梯隊的襄陽和宜昌差距縮小。從增速來看,全省共有8座城市上半年GDP增速跑贏全國,其中,荊州、孝感、宜昌、荊門增速超6%。

值得一提的是,GDP增速表現亮眼的城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也排在省內前列,由此可見湖北沖刺全國制造業強省第一梯隊已經初步顯現出成效,工業成為了各市經濟增長中的重要引擎。

荊州、孝感增速快

從湖北的整體情況來看,全省上半年實現生產總值26259.22億元,增速跑贏全國,繼續居中部省份第二位。值得一提的是,湖北與河南的差距正在逐步縮小,今年上半年兩省經濟總量差距在5066.78億元,小于去年同期6254.41億元的差值。

這得益于省內各市的經濟提速。從湖北地市的GDP情況來看,上半年,省會城市武漢依舊遙遙領先,實現GDP總量9503.33億元,超越去年同期值,距離破萬億僅剩臨門一腳;省域副中心襄陽、宜昌處在全省第二梯隊,上半年GDP均在2000億以上水平,分別為2717.65億元和2542.1億元;荊州、孝感、黃岡、十堰、荊門也在千億元以上水平。

從排名情況來看,上半年13市排名與今年一季度沒有發生改變。武漢作為頭部城市的地位穩固,但最終沒能在今年上半年邁上萬億元臺階,仍有近500億元的差距,同時,在2022年實現對杭州的反超后,武漢今年上半年又以100億元左右的差值落后于杭州,在兩地“卡位戰”中暫時居于下風。

分析來看,上半年武漢規上工業增速為2.1%,在省內處于較低水平。外貿進出口方面出現了一定程度上的失速,增速為-7.6%。在湖北今年提出要爭創內陸開放“前隊”的背景下,省內各地均在發力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加大對外貿易和引進外資力度。從數據上看,湖北省內共有10個地市上半年在外貿進出口總額上實現了兩位數甚至更高的增速。武漢作為中心城市,下一步應加強在外貿上的“補課”。

在投資和消費兩大內需指標上,武漢發揮穩定。總體來看,武漢上半年GDP已經超越了去年同期近600億元,且相較一季度增幅在不斷擴大,若繼續保持這一趨勢,今年有把握能夠實現GDP破兩萬億的目標。

處在第二梯隊的兩座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陽和宜昌近年來一直處于你追我趕的態勢,差距十分微妙。2018年開始,襄陽的優勢開始逐漸突顯,超越宜昌坐穩湖北省內第二城的位置。從今年上半年來看,襄陽與宜昌之間的差值不到200億元。且從增量上來看,宜昌與去年同期相比的增量超越了襄陽,由此可以看出宜昌正在奮起直追。

從湖北各市上半年的經濟增速來看,荊州、孝感、宜昌、荊門、黃岡、十堰、恩施、黃石8座城市跑贏全國5.5%的GDP增速,同時也超越了全省的平均水平。其中,荊州、孝感、宜昌、荊門表現突出,增速超過6%。

荊州斬獲上半年增速第一的成績,一方面得益于產業的提速發展,上半年荊州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排在全省前列,同比增長8.8%,高于湖北全省平均水平4.1個百分點,排在13個地市中第1位。另一方面,在投資、消費、進出口“三駕馬車”上荊州表現均衡,尤其在固投增速上,荊州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6.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1.3個百分點,增速排全省第2。

與荊州一同處在“宜荊荊”都市圈的宜昌、荊門增速同樣亮眼。近年來,宜荊荊都市圈協同發展步伐加快,一定程度上帶動宜昌、荊州和荊門三個極點的共同發展,目前,宜荊荊都市圈已經成長為湖北第二個萬億級都市圈。從今年上半年的情況來看,三座城市在提振工業、擴大內需的幾項指標上均發展均衡,在省內表現突出。

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為,從增速上來看,排在前列的幾座城市均在湖北省大力推進都市圈一體化發展、區域協調發展的戰略中充分受益。以孝感為例,孝感第一季度、上半年增速均位居全省前列,孝感在地理上與武漢相接,近年來均將深度融入武漢都市圈建設、打造武漢都市圈重要增長極作為重點任務,并提出推進“孝漢同城”,目前來看,中心城市武漢的資源外溢和產業轉移成為了孝感經濟和工業發展中的重要引擎。而“宜荊荊”都市圈同樣如此,三市之間的要素流通和產業密切合作為各自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明顯動力。

工業經濟“賽馬”

地處中國中部的湖北,由于其地理區位、產業基礎等各方面影響,省內各市大多為制造業城市,工業的發展對于經濟的支撐作用明顯。基于這樣的特點,湖北還在近年提出了工業經濟“賽馬制”的評價體系,綜合評估各市州的工業發展。

這在今年上半年各地的GDP表現中亦有所體現,GDP增速排名靠前的荊州、孝感、宜昌、荊門、十堰等市均是重點發展制造業的城市,且這些城市上半年的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同樣位居省內城市前列,都在6%以上,明顯快于全省平均水平。

上半年,湖北13地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依次為:荊州(8.8%)、孝感(8.3%)、荊門(8.1%)、十堰(7.5%)、黃岡(6.2%)、宜昌(6.0%)、黃石(5.3%)、隨州(5.3%)、襄陽(4.6%)、咸寧(4.1%)、恩施(2.8%)、武漢(2.1%)、鄂州(0.5%)。

荊州在規上工業增速上超越孝感,暫居第一。2022年,荊州工業經濟便開始提速,全年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3000億元,為3108.21億元。荊州的GDP也隨之立竿見影地提升,達到3008億元,距離全國GDP百強城市僅一步之遙。

分析來看,荊州上半年工業經濟表現突出主要在于幾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明顯,數據顯示,市內美的洗衣機、玖龍紙業、銀科新材料、能耀新材料、美的樓宇、啟陽食品等6家總產值過5億元的新增企業,合計實現產值56.21億元,拉動全市工業總產值增長4.6%。另一方面是工業新動能增長強勁,高新制造業企業凈增164家,高新制造業增加值占全部高新產業增加值的91%。

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荊州逐步突破了工業重大項目上的瓶頸,一大批工業項目簽約落地或陸續投產,為荊州工業經濟的增長提供了支撐。早年間,由于水患等因素影響,大型的投資項目對荊州有所回避,這樣的困局在去年逐漸破解,2022年,荊州共引進12個百億級的工業項目,今年上半年又簽下了5個百億項目。同時,美的電冰箱、洗衣機、樓宇科技三大產業園,總投資205億元的監利玖龍紙業,總投資100億元的億鈞耀能光伏新材產業園等項目陸續投產,可見荊州工業還具有增長的后勁。

緊隨其后的孝感,上半年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6個百分點。觀察來看,孝感市內工業企業規模正在不斷壯大,全市1442家規上工業企業中,產值同比增長企業有798家,產值過億元企業296家,較1-5月增加24家,占規上工業企業總數的20.5%,產值同比增長11.7%。與此同時,孝感重點產業增長明顯,光電子信息、大健康、紙塑包裝分別增長17.0%、15.5%、9.5%。

孝感在今年提出了工業“賦能挺脊”行動,明確力爭規上工業營收突破4500億元,對于工業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在其行動方案中,工業項目的招商引資是重要工程,數據顯示,上半年孝感工業投資增速為25.9%,快于全省19.3個百分點。

而武漢在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上稍顯落后,其中有基數較大的原因,但從公布的數據中看,武漢36個行業大類中只有近半數實現了正增長。原因為何?

從武漢的工業發展特點中看,盡管武漢的光電子信息產業已經形成了規模化、集群化的發展,但當地大汽車、大鋼鐵、大石化等產業造就了武漢工業結構仍然偏重的特點。同時,武漢的國企偏多,大國企、大央企創造的營收幾乎占據武漢規上工業營收的半壁江山,相比之下,民營經濟相對不夠活躍。

但樂觀的是,武漢已經認識到補短板的重要性,正在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民營經濟、新興產業等領域,今年上半年,武漢黨政代表團帶隊赴珠三角、長三角等沿海地區召開招商推介會,現場簽下了一批項目,其中,數字經濟和新興產業領域占比較高,武漢在工業上還有很大的潛力空間。

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為,湖北省內多地均是老工業基地或制造業城市,近年來,湖北提出了力爭邁進全國制造強省第一梯隊行列的目標。在全國大力發展實體經濟的背景下,湖北應進一步釋放制造業優勢和支撐作用。一方面是省內各市需加強協同分工,在區域協調發展下明確自身的工業經濟定位。另一方面,各地需要破解過去開放度不足的短板,“走出去”加強產業招商引資,引進先進地區的項目、企業,為自身工業的發展增添新的活力。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国产曰批视频免费观看完,中文字幕无码人妻777网,欧美特黄激情视频一区一区
欧美一区二区影院 | 亚洲人成网线在线va播放同性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视频 | 中文字幕在线看一区视频 | 日韩欧美精品一本二本道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