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2日下午,洪山區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組織區市場局、區教育局、華中農業大學食科一家人“與客同煨食”志愿服務團隊在洪山區第一小學書城路分校三年(一)班對47名同學開展“糖的甜蜜與憂傷”專題科普宣講。
據了解,洪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總經濟師劉翰蓀、區教育局學生后勤服務管理中心副主任陳仕貴、洪山區第一小學書城路分校校長杜珺等出席本次活動。活動由華中農業大學志愿者萬心怡主講,志愿者梁雅恬、嚴文霞配合教學。
宣講現場
“同學們平時吃糖吃得多不多呀?”萬心怡用這一問題引發同學們積極討論,一位同學回答,因為吃糖容易長胖,影響健康,父母嚴格限制他吃糖;另一位同學補充,糖吃多了會長蛀牙,不可以吃太多。隨后,萬心怡告訴同學們,人體每天的游離糖攝入應降至能量總需求的5%,所以平常不能吃太多的糖。
接下來,萬心怡從零食、飲品、水果三個方面向同學們科普高糖食物。她先用方糖進行換算,直觀展示常見零食所含糖分。隨后,她告訴同學們部分“無糖飲料”是以代糖取代天然糖類增味,無限制攝入對健康同樣有害。對 “高糖水果”這一概念,她表示,水果的甜味強烈與否并不是判斷其含糖量高低的主要因素。
宣講現場
宣講進入尾聲,萬心怡進行了總結,對同學們說,糖分可以為人體補充能量,穩定情緒,但食用過多糖分會對人體產生負面影響,使其更易出現蛀牙、長痘、頭屑、近視等健康問題。她建議同學們節制吃糖,睡前及飯后盡量不要吃糖,用水果代替其他高糖食物,同時做好口腔的清潔工作,防止蛀牙。
課堂結束時,同學們仍意猶未盡,因此,團隊臨時增添集中答疑環節,大家踴躍參與,爭先提問。“為什么睡前和飯后不能吃糖?”“為什么我奶奶吃了糖會頭暈?”“為什么葡萄和葡萄干明明是一種水果,它們的含糖量卻不同?”萬心怡、梁雅恬與嚴文霞一一為同學們解答疑惑,并分發圓規、鋼筆等小禮品。
宣講現場
劉翰蓀表示,兒童健康安全的飲食是健康成長的前提,關系到國家與民族的未來,正因如此,對孩子們的食品安全科普應該從小做起,要加強校園食品安全教育,培養學生健康飲食的習慣,守護孩子們舌尖上的健康,希望通過食品知識科普講座走進校園的形式,豐富師生的健康飲食知識,提高食品安全意識。(記者胡毅、通訊員徐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