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切實加強農資生產經營監管,深入查找農資生產經營領域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近日,武漢經開區農業農村局、區市場監管局采用“信用分級分類+雙隨機”監管新模式開展聯合抽查。
現場察看產品資料
武漢經開區農業農村局利用湖北省“互聯網+監管”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平臺,按照對象庫的信用風險等級設置不同的抽取比例,信用A、B、C、D類農資經營戶抽查比例分別為1%、10%、20%、30%,并發起聯合雙隨機抽查任務。武漢經開區市場監管局作為參檢部門在平臺上完成人員抽取和隨機匹配,武漢經開區供銷社配合參與,共對26戶農資生產經營單位開展了雙隨機聯合抽查。
此次聯合抽查共出動執法人員30人次、車輛6臺次,檢查農藥(種子、肥料)店20家、鄉村獸醫診療點5家、飼料生產企業1家。在檢查過程中,發現部分農資經營店存在臺賬記錄不全、產品包裝標識不規范等問題后,執法人員當場下達責令整改通知,并沒收過期農藥20瓶。
通過本次聯合抽查檢查,武漢經開區整治了農資生產經營秩序,消除了農資領域存在的隱患問題,為提升全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推進經開區創建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區打下了良好基礎。
檢查產品外觀標注
據悉,今年5月,湖北省“互聯網+監管”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平臺升級改造完成,并開發啟用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平臺。經開區隨即迅速行動,以農資市場抽查檢查為契機全面推行“信用分級分類+雙隨機”監管模式,根據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結果,合理確定、動態調整抽查比例和頻次,對信用風險低的A類企業,可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頻次,一般不主動實施現場檢查,實現“無事不擾”;對信用風險一般的B類企業,按常規比例和頻次開展抽查;對信用風險較高的C類企業,實行重點關注,適當提高抽查比例和頻次;對信用風險高的D類企業,實行嚴格監管,提高抽查比例和頻次,必要時主動實施現場檢查。
武漢經開區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與“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有機融合,武漢經開區實施差異化、精準化監管,對誠實守信企業無事不擾,對違法失信企業強化監管,努力打造市場主體守法誠信經營,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進一步優化經開區營商環境。(記者胡毅、肖輝、通訊員劉前鋒、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