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覺得小區改善最明顯的地方就是停車,過去停的車都是橫七豎八,進出很不方便,現在劃了線,大家也都停得整整齊齊,進出也方便多了。”宜昌市枝江市馬家店街道七口堰社區電信小區居民鮮于開太說。
增設停車位
記者獲悉,七口堰社區電信小區在此次改造中,不僅刷黑了路面,鋪設了弱電管道,安裝了開放式圍墻,實現綠化提升、亮化改造,而且適度減少了風景樹的栽植,增設停車位,有效解決小區“停車難”的問題。通過綜合整治,這個“老舊”小區一下子“年輕”了許多,清爽了許多。
據了解,為解決七口堰社區法制辦小區積水問題,社區工作人員主動上門征求居民的意見,通過合理設計增加雨水口,有效解決了雨季地面排水問題;針對亂搭涼棚、亂堆放物品等現象,小區在改造中將雜物全部拆除,建設了三個車棚,通過安裝充電樁、公用晾衣桿等方式改觀小區內亂擺亂放的現象。此外,該小區還在重點出入口安裝了三個視頻監控設備,大大增強了居民的安全感。
監控攝像頭
“小區改造好以后對我們生活帶來很多便利,居住環境也變好了很多。小區里的空地以前都很臟亂,現在建了自行車棚,還有充電樁,我們停車充電方便了許多,而且也減少了電動車入戶的危害。以前高低不平的地方現在也都刷黑了,顯得非常整潔。”七口堰社區法制辦小區居民樊哲虎說。
電動車智能充電
此外,記者了解到,七口堰社區綜合樓小區目前共有35戶居民,在小區改造中,進行了地面統一刷黑,并拆除違建,建成停車位、充電棚及集中晾曬區。此外通過添置休閑座椅、栽植景觀樹、安裝健身器材等方式,豐富小區居民文化休閑生活,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收獲感。
休閑座椅、健身設備
據枝江市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枝江市七口堰社區在全面推進老舊小區改造中,堅持把人民至上的理論貫穿始終,把人民安居樂業、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關心的實際問題。
“為了提升居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目前七口堰社區已完成老舊小區改造30個。下一步,社區將以‘筑堡工程’為契機,加強基層社會治理,進一步完善小區的各項功能和各項服務,真正做到服務暖民心。”七口堰社區黨委副書記、居委會副主任沈維華介紹。(枝江市融媒體中心記者徐露、金秋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