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齊平春
時光不可以倒流,
遺憾的是,我沒有用鏡頭留住40年前的棗陽;
但經歷過歲月洗禮的人們,
早已把目光聚焦到新時代蓬勃發展的新棗陽;
40年來的革故鼎新、轉變思想,
40年來的摸爬滾打、改革開放,
變了模樣的棗陽,如今更加無比輝煌!
道路交通
改寫了的歷史,需要從頭展望,
漢十、麻竹、棗潛高速以及漢丹、漢孟公路,
宛若數條巨龍東西穿境而過,為棗陽飛速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還有那奔騰于南北的寺沙公路,像一條大動脈縱貫帝鄉,
得天時盡地利的交通鏈接著祖國的四面八方。
境內六座沙河大橋見證了建設者的奉獻與輝煌,
還有那市內縱橫交錯的人民路、中興路、和諧路……靚麗通暢,
如同盛裝的少男少女,在建設中不斷成長,
棗陽人因此才真正領悟到天塹變通途的雄壯。
棗陽,舞動著綠色的飄帶,
棗陽,揮舞著經濟騰飛的翅膀,
棗陽,展示著文化交流的形象,
棗陽,描繪著對美好未來的憧憬與向往。
棗陽人揮灑而出的汗水與智慧力量,
澆灌并裝扮不一樣的棗陽,
幾年不見,天翻地覆的棗陽更是變了模樣,
如日中天的新棗陽還繼續走在改革開放的大道上!
城市建設
一棟棟高聳入云的摩天大樓,如豐碑拔地而起;
一排排改造建設的棚戶區,如巨人排列成行;
一批批招商引資建設的商業新區,如坐標成為導航;
一項項五光十色的光彩工程,如化妝師把棗陽裝扮得像天堂。
一處處步履維艱的羊腸小道,瞬間變得寬敞明亮;
一條條滿臉皺紋的步行街,一夜之間打扮成一個待嫁的新娘;
一個個還建小區,如今被規劃、建設、點綴得多么優雅與富麗堂皇;
一棵棵企業家捐助種下的"綠色波浪",把棗陽裝扮得分外時尚。
這是發生變化的棗陽,變化讓人無法想象;
這是正在建設的棗陽,建設令人憧憬神往;
這是決策者心中的棗陽,凝結著無數人的心血與力量;
這是老百姓期盼的棗陽,眾志成城打造成美麗富饒的家鄉。
說不清棗陽有多美,
道不盡棗陽有多嬌,
但棗陽人知道,毛澤東寫下的"風景這邊獨好",
就是對棗陽今天巨變的期盼與褒獎!
產業招商
建設發展美麗新棗陽的號角早已吹響,
全市上下都在全力以赴抓引資與招商;
"七大特色產業園區"的建設藍圖早已描繪妥當:
裝備制造、醫藥化工、農副深加工、汽車配件、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文化旅游,分別鑲嵌在產業園區中央。
那是棗陽市委、市政府領導集體智慧凝聚成的力量,
那是棗陽出臺優惠政策打造出的嶄新形象,
那是棗陽良好投資環境引來的鳳凰,
那是數百家企業用科技打造成的工業長廊。
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
棗陽財政精心統計的月報、季報和年報,
向棗陽人報告著財政收入的迅猛增長,
每一份報告不僅僅有分量,更有質量。
少男俊女們不再為找工作而東奔西忙,
失去土地的農民不再為掙錢而惆悵;
為了高質量的生活和金色的夢想,
外出打工的棗陽人啊紛紛返鄉。
工作穩、工資漲,不再為錢而慌張,
早八晚六,按部就班,與沿海城市沒什么兩樣,
績效掛鉤、多勞多得,不再把錢消耗在路上,
夫妻團聚、照顧老人、關愛孩子、經營家庭,不再需要背井離鄉。
購物、買車,婚喪嫁娶和建房,
不再捉襟見肘,出手更加大方,
受益的棗陽人領略到了富裕與豪爽,
更要為棗陽市委、市政府的英明決策而廣泛頌揚。
農村巨變
從農業綜合開發到精準扶貧,再到鄉村振興的戰斗號角吹響,
經過多年高質量綜合整治的山、水、林、田、路,今天變了模樣;
從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到現代農業示范園的廣泛推廣,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已顯現出巨大的力量。
從一家一戶單槍匹馬的種植到農業專業合作社的培育成長,
集約規模化經營使農民插上了脫貧致富的翅膀;
從單一的糧食生產到農、林、牧、副、魚多種經營全面發展,
農民增產增豐有了最可靠的保障。
從平林桃花節的喜慶到萬畝玫瑰花的綻放,
從白水寺、唐梓山的廟會到熊河風景區秀麗的風光,
從白竹園寺的秀美風景到漢城經濟文化廣場,
標志著帝鄉旅游文化產業的誕生、發展與成長。
巨變農村為棗陽展現出一道道靚麗的旅游風景線,
吸引四面八方成千上萬的人們來此觀光,
不僅拉動了棗陽各行各業的發展與經濟增長,
更讓半城綠色半城花的棗陽實現了旅游大市的夢想!
崗上的油菜,花吐芬芳;
田間的小麥,漿滿粒壯;
彎腰的水稻,豐收在望
滿臉通紅、隨風飄搖的是那火紅的高粱……
山上的樹呀,在棗陽的山山崗崗,蕩起綠色波浪;
路邊的花呀,吸收著陽光雨露,激情綻放;
園中的果呀,身裹金黃外衣,等待品嘗;
樹上的鳥呀,嘰嘰喳喳,為豐收放聲歌唱。
這是棗陽人的快樂音符,
這是棗陽人的幸福詩行,
這是棗陽人的智慧結晶,
這是棗陽人為農村巨變繪制出的人間天堂!
惠民工程
稅賦過重是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一大屏障,
2002年,棗陽全面實施農村稅費改革,
2004年,對農業稅實行降低稅率、減輕稅賦,是黨中央減負利民的好主張,
2005年,全面免除農特稅、發放糧食補貼,鼓勵農民多種糧,
2005年后,糧食直補改為綜合、地方補貼,由量的增加到質的擴張,
10多年以來,棗陽累計發放惠農補貼在數億元以上。
數十萬農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棗陽實施稅改堅定不移地的膽識與力量,
出外謀生的棗陽人又歸心似箭回到了日夜眷戀的家鄉。
這是黨中央為解決"三農"問題吹響的戰斗號角,
這是黨中央為解決"三農"問題作出的英明抉擇,
這是黨中央為解決"三農"問題發出的無窮力量,
這是黨中央架起黨與老百姓心脈相通的紐帶與橋梁。
送去的是黨和政府的溫暖,留下的是黨美好的形象,
送去的是黨和政府的關愛,留下的是老百姓的夸獎,
送去的是強農惠農政策,留下的是田間地頭一聲聲贊美的歌唱,
幸福與微笑寫在臉上的棗陽人,把共產黨永遠銘記在心坎上。
英雄贊歌
在棗陽這片激情燃燒的熱土上,
走出了黃火青等一批批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國家的棟梁,
培養出了三次飛天的航天英雄聶海勝少將,
更蘊藏著一批批為政清廉、默默奉獻的紅色革命力量。
學黨史,不忘初心,把棗陽的昨天銘記在熱血澎湃的胸膛;
跟黨走,牢記使命,把棗陽的今天裝扮得如此富麗堂皇;
報黨恩,砥礪前行,把棗陽的明天勾畫得像人間天堂;
理好財,不負重托,把棗陽的夢想變成現實才是責任與擔當。
就是這樣一個團結戰斗、拼搏向上的集體,奮斗在帝鄉棗陽;
就是這樣一支忘我工作、與時俱進的班子,奉獻出非凡的力量。
像運動場上接力賽一樣,數代領導集體承前啟后,繼往開來,一棒交接一棒,
連續五年雄踞全省綜合十強,連續五年躋身全國百強。
歲月在見證,見證著棗陽人度過的每一個美好時光;
大地在訴說,訴說著棗陽市委市政府清正廉明、勤政愛民的衷腸;
歷史在評價,評價著數代領導集體打造出的歷史豐碑與時代輝煌;
百姓在衡量,衡量出市委市政府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