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農民兄弟享受更多發展紅利
2020-01-16 09:40:24
來源:湖北日報

19年前,他離開大別山,去北京、深圳做律師;9年前,他回到大別山,在貧困村當第一書記。
1月14日,省人大代表、羅田縣駱駝坳鎮燕窩灣村第一書記、湖北燕兒谷生態觀光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志新,在“代表通道”上接受媒體采訪。
“離開和回來都是為了改變。”徐志新動情地說,離開是為了改變自己,回來是為了改變家鄉,帶領父老鄉親脫貧致富。
徐志新說,過去,人們把燕窩灣稱為“厭人灣”,如今是“羨人灣”,令人羨慕。2019年,村里農民人均純收入1.5萬余元,是10年前的10倍。
“扶貧攻堅最重要的是促進產業興旺,實現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徐志新說,要吸引更多市場主體下鄉,能人回鄉,城市人才入鄉,發展特色扶貧產業,帶動農民創業就業。
如何確保脫貧后不返貧?徐志新認為,“幸福是奮斗出來的”,要注重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激發農民的內生動力,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
徐志新也希望,讓農民兄弟享受更多國家改革發展紅利。他現場舉一例:羅田是全國板栗第一縣,家家戶戶種板栗。20多年來,板栗價格一直是2元多一斤,而物流成本增加了幾十倍,一斤板栗快遞到深圳的物流成本是7.7元,為什么?
“山區交通不便利,優質農產品出山難,游客進山難。”徐志新說,如果通了高鐵,上午采摘板栗,晚上就能端上北京、上海、深圳市民的餐桌,農民兄弟的收入就會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