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經濟寒冬、車市下行的寒潮下,很多企業如履薄冰,但是,今年上半年,一汽-大眾旗下奧迪和大眾兩大品牌聯手貢獻96.25萬輛,在數量上名列國內車企第一,實在為當今的的萎靡車市帶來一針強心劑。
德國大眾,大家都耳熟能詳,它是世界四大汽車生產商之一,2019年位居《財富》世界500強第9位。早在1991年,它與中國一汽攜手,成立了今天看到的一汽-大眾。
從成立伊始,一汽-大眾就非常注重基地布局,2008年,一汽-大眾開始了發展史上最大膽的布局。第一步就選在了2800公里之外的天府之國——成都。
10多年前,一汽-大眾的這個選擇,讓整個行業都感到非常詫異。當時,成都除了一汽,就只有幾個規模不大的商用車企業,交通物流的閉塞和高質量零部件體系的缺乏,根本無法支撐起當時的乘用車生產。
但慧眼獨具的一汽-大眾看中了這塊“寶地”。從地理位置上看,穿越中國版圖對角線的決定,路途遠,風險高。但從市場發展來看,這一戰略一旦成功,必定帶來企業新的發展。
不久之后,安裝發動機、變速箱、車內電子設備、座椅……在一汽-大眾成都分公司總裝車間內,只需58秒的時間,就有一輛裝配完成的新車駛下生產線……
成都分公司是一汽-大眾的首個異地工廠,正是從這里開始,一汽-大眾開啟了全國性戰略布局。有了成都分公司的發展經驗,一汽-大眾隨即在佛山、青島、天津布局,不僅實現了在中國主流市場全覆蓋,搭建了一個史無前例的強大的汽車產業生態鏈,還不斷刷新著年產銷量的新高。
2019年3月,在世界汽車工業的圣地——德國狼堡,一汽-大眾攜德國大眾聯合發布了捷達品牌,將這一具有傳奇意義的車型上升為一個子品牌,在傳承德國大眾精髓的同時,為廣大的年輕消費者帶去高品質產品。
至此,一汽-大眾已擁有五大基地,三大品牌,近20款產品。
今年8月19日,一汽-大眾汽車試驗場一期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這是國內目前已經建成的面積最大、功能最完善的綜合性汽車試驗場之一。該試驗場的建成,標志著吉林省汽車產業已經形成由整車研發、生產制造、綜合測試、部件配套、售后服務等構成的完整生態鏈條。
試驗場作為一汽-大眾的重要基礎設施,能長期、穩定地滿足公司各種車型產品的開發、質量考核和科學研究的試驗要求,為提高研發能力、加快產品開發步伐,提高產品質量提供強有力的保證。
一汽-大眾華北基地建成投產
二十多年的發展足跡有深有淺,但是,這條發展之路是一直向前的,它創造了我國汽車史上的無數個“第一次”,市場表現也是有聲有色,一汽-大眾的實力有目共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