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荊楚各地
撐好健康“保護傘”
2018-01-21 09:51:20   來源:今日湖北

——曾都區推動新農合惠民生工作紀實

□隨州日報記者/馮家園    本刊記者/桂華生


52.jpg

新農合政策受益大病患者送來錦旗 

這有一組數據:曾都區41.39萬人參加新農合,參合率為99.98%;上半年,70.63萬人次參合農民獲得醫藥費用補償8025.44萬元。

從此,足可以看出新農合給農民群眾帶來的實惠,是農民群眾健康的“保護傘”。

2007年,曾都區作為全省新農合試點縣之一,廣泛宣傳、推廣新農合,猶如一場“及時雨”,緩解了群眾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十年來,越來越多的群眾參與到新農合中來,報銷比例、報銷病種逐年增多,切實讓這項惠民的陽光雨露撒向了每個角落,奏響著新農村建設的和諧樂章。 

53.jpg

小投入作出民康大事業

 

“救護車一響,一頭豬白養”、“做個闌尾炎,白種一年田”。曾幾何時,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一直困擾著廣大農民群眾,困擾著農村的發展,“不怕窮,就怕病”,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現象時有發生。

2007年,曾都區始終堅持積極穩妥、注重實效的原則,扎實開展了新農合試點工作。“15元,為您健康買一份保險。” 曾都區合管辦 充分依托基層村委會干部,通過廣播、電視、報紙、宣傳單頁等渠道,將這項惠民政策宣傳到田間地頭,讓群眾知曉率更廣泛。

曾都區合管辦還主動聯系企業支持,采取企業代繳代扣形式為就業的農村居民繳納參合基金,解決了中小型企業務工人員醫療保障問題。

經過辛勤培育,“新農合”結出了累累果實,農民踴躍參與、主動繳費,參合率從2007年的86%提高到2016年的99.98%。

去年,曾都區何店鎮王店村村民王林患了慢性腸胃炎,在曾都醫院住院花費近2萬元,由于他參加了新農合,出院時得到了14000多元醫療補償,減輕了家里經濟負擔。當王林拿到補償金時激動地說:參加合作醫療好,政府這回幫了我家大忙啊!年底,聽說要交新農合費時,王林第一個跑到村委把全家3口人的都交了。“一年 只交120元,換來一生平安。”老人臉上露出憨厚樸實的笑容。

許多農民更喜稱“新農合”是自己安康的“保護傘”。曾都區有關負責人介紹,“新農合”切實讓農民得實惠,初步建立了健康管理治未病、門診補償治小病、住院補償治大病的三維立體農民健康綠色保障新模式,取得了參合農民得實惠、醫療機構得發展、黨和政府得民心的三贏成效,也讓農村“小病扛、大病拖”的現象明顯好轉,群眾的健康有了保障。

 

“一卡通”讓看病更方便

 

今年5月,家住府河鎮杜家沖村的包國英到市中心醫院化療,出院時她拿著就診磁卡到醫院新農合窗口結算,不到2分鐘電腦結算系統就打出補償清單,當場兌現4000多元的補償,新農合“一卡通”即時補償讓他親身感受到方便快捷的醫療服務。

2012年以前,參合農民看病、治療和報銷都必須攜帶新農合醫療證到醫療機構,出院結算時由醫療機構把數據導出后上傳到區新農合管理中心,存在易破損、攜帶不方便,數據上傳費時等現象。

實施新農合之初,曾都區就建立了市、區、鎮、村四級新農合信息系統網絡體系,全面實行信息網絡化管理。2012年,該區進一步完善“四級網絡體系”,籌資30萬元完成了“一人一卡”的發放工作,完成了新農合系統與醫院理系統的無縫對接,醫療費用審核、報銷實時在線完成,在全省率先實現了四級就醫“一卡通”。

如今,曾都區新農合已擴展多家省級直補定點醫療機構,參合農民住院治療只需辦好轉診手續、提供合作醫療卡,出院時即可獲得補償,實現村、鎮、區、市、省五級就醫“一卡通”。

“一卡通”不僅方便了農民報銷,也拓展了門診、住院、慢性病、健康體檢、單病種等各種費用實時監控的功能,成為促進新農合工作規范、有序、穩健發展的“法眼”。只要一個卡號,就可以準確地查實參合農民的參合狀態、個人信息、就醫記錄、醫療費用明細、報銷金額等數據,為規范醫療服務行為提供有效數據。還能保存數據修改記錄、操作人員、時間等信息,有效杜絕“冒名頂替就醫”和醫療機構造假套取騙取新農合資金的行為。

 

大病救助減輕貧困壓力

 

對于農村家庭而言,一個家庭有個大病、重病患者,貧困的帽子將越來越近。

“本來準備賣車還賬的,我老公在武漢住院花費近20萬元,新農合報銷9萬多,這次又得到大病救助4萬元,向親戚們借的錢有著落了,車也不用賣了。”東城社區蔣家崗農民蔣某妻子感激地說。蔣某是個做炮竹生意的小商販,經常要應客戶要求送貨下鄉,很辛苦。2011年9月份,在送貨途中突發腦出血住院治療,后轉院至武漢協和醫院救治,先后花費20余萬元,最后還是不幸去世,留下還在讀初中的孩子和10萬借款。面對未成年的兒子和大額債務,蔣某妻子愁的茶飯難進,準備賣掉送貨的面包車償還部分借款,當她接到要提供賬號領取大病救助款的通知時,激動得語無倫次,感到今后的生活又有了希望。

2011年,曾都區為了進一步減輕大病患者醫療費用負擔,在年初新農合基金分配時,提取籌資總額3%作為大病救助基金。年底,根據基金結余情況和大病患者醫療費用負擔額度,制定大額醫療費用救助方案,對當年單次住院醫療費用新農合補償額在5000以上但政策內補償比低于省規定標準的1176名大病患者實行大額救助補償,支出基金660萬元。

既要保證新農合基金安全,又要做好大病救助工作,曾都區在大病救助方面做了很多努力。2013年,國家出臺新農合大病保險政策,曾都區按照規定提取新農合大病保險基金每人每年25元,將新農合報銷后自付費用達到8000元的患者納入新農合大病保險報銷范圍。2016年,新農合大病保險籌資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30元,此舉進一步提升了大病患者醫療費用保障水平。

 

基金安全高效贏得社會贊許

 

對存在截留新農合卡的淅河望城崗村衛生室全區通報批評,對村醫徐某處罰2000元。這是曾都新農合嚴格管理的一個縮影。

曾都區合管辦干部職工心里清楚,新農合是一項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必須把好事辦好,把好事辦實,才對得起廣大人民群眾。

為此,曾都在全市率先開通曾都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信息網站、編印《新農合簡報》,公開了咨詢電話、新農合政策動態、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等,廣泛宣傳新農合政策,基金運行情況,接受群眾的監督。

人民群眾的每一分錢都要用到刀刃上。曾都區在各鎮(辦)集貿市場、衛生院、村衛生室等地點,懸掛新農合政策調整展牌,讓參合群眾及時了解掌握最新的新農合政策動態。同時,加大對新農合資金核查力度,經常組織專班對各定點醫療機構門診統籌和住院診療行為進行現場稽查,將醫療總費用的增長幅度、補償比例、住院率、藥占比作為核查重點,規范定點醫療機構的服務。

上半年,印發違規處理通報兩期,對門診統籌實施過程中不嚴格遵守操作規范,違反門診統籌“四統一”和存在虛報冒領的萬店鎮九里崗村衛生室給予全區通報批評,暫停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資格,扣減違規所得的新農合補償款4000元。對接診住院患者過程中存在空掛病人騙取新農合基金的萬店鎮衛生院醫生王某全區通報批評,暫停接診新農合患者的資格。嚴格按照政策監管,嚴厲追責確保了新農合基金安全、高效運行,十年來,曾都新農合基金一直穩定在全省規定的結余范圍內。

新農合制度的有效實施,提高了農村居民的醫療保障水平,有效緩解農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狀況,讓廣大參合農民深受實惠,真正讓黨和政府的好政策溫暖了廣大農民的心。曾都區新農合人用真心、真情撐好了農民的健康“保護傘”,曾都區合管辦先后獲得“湖北省群眾滿意窗口”、“隨州市巾幗文明示范崗”等榮譽,曾都區也先后榮獲“湖北省2014年度基層衛生和新農合工作先進縣”“ 湖北省2015年度新農合工作先進縣”稱號。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国产曰批视频免费观看完,中文字幕无码人妻777网,欧美特黄激情视频一区一区
新国产免费剧情Av | 亚洲国产精品国产自在在线 | 婷婷色五月综合久久 | 亚洲国产精品资源26u | 伊人久久综合热线大杳焦 | 日本国产网曝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