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頭發開始變白,年齡和身體邁入中年,但工作還是像少年時那樣,充滿干勁與激情。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技術質量部經理宋正林,腦袋里藏滿了混凝土的專業知識,一路走來,他始終不忘初心,追逐自己的建筑之夢。
站在堅實的混凝土上,他明白,自己的一生就如同腳下的混凝土一樣。混凝土最初的精品原材料來自不同的地方,最后一經攪拌,成了建筑的骨架頂天立地。自己在不同地方學習磨礪,又經歷歲月的拌和,也已具備支撐企業發展的錚錚鐵骨。
將混凝土泵送上400米高樓,刷新行業記錄
厚厚的眼鏡片、身材偏瘦,外表看起來是典型的理工科學霸,但在這外表背后,宋正林是一名雷厲風行的技術員和管理者,做事能凝心聚力,是中建商砼能文能武的青年代表之一。2011年,宋正林碩士畢業于武漢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畢業后就在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華中分公司東西湖站擔任質檢員,從基層一線員工做起,后來又歷任華中分公司中心試驗室研發主管、華中分公司漢口站技術負責、副總工程師,再到后來的江岸站總工程師。
入職以來,宋正林追求上進,積極參與多個項目的研發。讓他印象最深的,還是武漢中心項目?!斑@個項目是當時的武漢第一高樓,沒有借鑒經驗,混凝土強度較高,我們是邊做邊總結,施工中沒有絲毫放松?!彼握终f,他前后在這個項目上干了3年,由他帶領的團隊順利地完成了武漢中心封頂,將C60自密實混凝土和LC40混凝土順利泵送至400多米的高度,刷新了行業的記錄,當中沒有出現一起安全質量事故。
在做項目同時,他還結合《中國建筑千米級摩天大樓建筑材料與節能技術研究——建筑結構高性能材料研究》課題,系統研究了混凝土超高層泵送混凝土的評價方法,所形成的科研結果《超高層泵送混凝土泵送性能評價及施工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獲得中建三局科技進步二等獎和中建西部建設股份公司科技進步三等獎,2017度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此外,研究了C60大體積混凝土施工防裂技術,成果《11.7米超厚C60高強大體積混凝土低熱低收縮的設計與施工》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并獲得中建總公司科技進步三等獎。
研究綠色生產,再生骨料產生效益200萬元
在江岸站任職期間,宋正林還在思考如何尋找更經濟綠色的混凝土材料。他主動進行技術研發創效和綠色生產,率先使用再生骨料等環保材料,大力推進廢水廢漿的循環使用,聯合推進復合摻合料的開發應用。
和宋正林一起共事過的中建商砼江岸技術科長盛恒回憶說:“宋總工說話很利索,思路清晰,說不上兩句總要笑一下,很和藹,是我對他的第一印象,再后來一起共事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痹洖榱俗龊谩对偕橇细咝阅芑炷林苽渑c應用技術研究》項目,宋正林帶領大家跑遍不同的市場、翻閱無數文獻,打了難以計數的試配,那時候他天天住宿舍,和大家擠在一起,同甘共苦,以身體力行的工作風格,為江岸廠全體員工樹立榜樣。
功夫不負有心人,宋正林的創意項目《再生骨料高性能混凝土制備與應用技術研究》項目獲得了股份公司第三屆創新創意大賽一等獎,累計共應用8萬噸再生骨料,產生經濟效益約200萬元。此外,他還編寫了企業標準《預拌廠混凝土用廢漿應用技術規程》《預拌廠混凝土用工業廢渣復合參合料應用技術規程》及《預拌廠混凝土用再生骨料應用技術規程》,助力公司綠色生產。
八年實戰斬獲多項大獎,培養團隊繼續前行
八年來,宋正林以扎實的專業功底、嚴謹鉆研的科研精神、踏實認真的工作態度不斷磨煉技術之劍,不斷斬獲一項項榮耀。
在2011年的公司第一屆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大賽中,他取得了二等獎、隨后陸續獲得“2012年公司第二屆配合比設計大賽一等獎”“2013年公司第三屆配合比設計大賽一等獎”“2014年公司配合比設計達人”、中建西部建設股份公司第二屆“試配達人”,以及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授予第三屆“金隅杯”全國混凝土職業技能大賽二等獎、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授予規范操作優勝獎。
在市政橋梁工程領域,宋正林所負責的《橋梁高性能混凝土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課題研究成果成功應用于武漢江漢六橋、四環線漢江特大橋等橋梁混凝土施工,形成了中建工總司級的《超寬預應力連續箱梁混凝土施工工法》。由他帶領的團隊順利完成了江漢六橋超大體積自錨跨C50混凝土,漢江特大橋和三官公路大橋超寬預應力箱梁C55混凝土,以及國內混凝土箱梁寬度第一的漢江特大橋預應力箱梁C55混凝土防裂技術研發,并取得了良好的實施效果,為公司在市政橋梁領域樹立中建品牌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在江岸廠時期,他帶領的技術質量管理工作也取得了不錯了成績,不斷向系統化、完善化和精細化的管理邁進,實現股份公司及公司的質量管理升級的目標要求,多次接受公司和政府主管部門的檢查并獲得好評,嚴格執行股份公司及公司的“轉型升級”的發展戰略,落實質量管理升級。在他的傳幫帶下,為公司培養出了一名技術總工和3名技術科長,繼續帶領團隊奮戰新項目。
回望自己走的路,宋正林說:“最開始覺得干這行累,但當自己的成果用于一個個高樓時,內心充滿了自豪和驕傲,未來仍會堅定地走下去,把團隊帶好,做出更多成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