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手掌根部緊貼于胸部按壓部位,另一手掌放在此手背上,兩手平行重疊且手指交叉互握稍抬起……來自武漢市中心醫院楊春湖院區急診科急救先鋒小組的醫護人員現場演示著心肺復蘇的胸外按壓,20多名外賣騎手圍在四周認真學習,跟著操作。近日,武漢市中心醫院“我為家人學急救”志愿服務隊來到洪山區北洋橋西路青城第一街某外賣站點,現場為該站點的外賣小哥們教授急救技能。
志愿服務隊隊員指導外賣騎手學習心肺復蘇胸外按壓。
“快,這里有人暈倒”、“確認患者是否有脈搏,馬上心肺復蘇、人工呼吸”、“1、2、3、堅持不放棄”……3月7日上午9點半,在洪山區北洋橋西路青城第一街某外賣站點的急救培訓上,武漢市中心醫院“我為家人學急救”志愿服務隊現場給20名外賣騎手教授了心肺復蘇、急性創傷的緊急處理及預防等急救技能,他們一邊詳細講解,一邊在模擬假人身上進行動作示范,圍觀學習的外賣騎手們認真記下每一個步驟。在醫護人員們手把手地指導下,外賣騎手們親自實操,尋找正確的按壓位置,學習按壓的專業手勢,掌握用紗布和繃帶包扎平時送外賣時容易受傷的肘關節和膝關節。外賣騎手陳先生(化姓)表示,以前自己只聽說過心肺復蘇,但是不知道應該如何操作,“今天有專業人士現場指導,非常直觀生動。學習急救知識讓自己獲得一項新技能,不僅可以自救,還有能力在關鍵時刻救他人一命。”
隨著外賣行業的快速發展,外賣小哥已成為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們每天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面臨著交通安全、高溫、疲勞等多重健康風險。針對外賣騎手的職業特點,武漢市中心醫院“我為家人學急救”志愿服務隊為他們培訓有針對性的急救技能,希望能提高外賣小哥們的急救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不僅對于保障他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具有重要意義,在危急關頭,他們還能變身“流動急救員”第一時間救助身邊的人。
醫護人員給外賣騎手們講解急救技能。
據悉,武漢市中心醫院“我為家人學急救”志愿服務項目自2014年3月啟動,致力于向公眾普及常見急救技能,讓急救“救”在身邊。10年來開展近300場公益培訓,培訓受眾超5萬人。其中不乏受訓的學員學以致用,危急時刻挺身而出,通過專業的現場急救為身邊的家人或朋友贏得生命的“黃金時間”。該志愿服務項目也被授予“武漢市終身學習品牌項目”和“武漢最佳志愿服務項目”。
此次培訓外賣小哥們的隊員由來自該院楊春湖院區急診科的5名護士和1名急診外科醫生組成。目前,武漢市中心醫院楊春湖院區已圍繞胸痛、卒中等危急重癥患者建立了快速高效的院前院內一體化救治綠色通道,通過醫療急救工作信息管理系統,形成院前急救與院內信息互聯互通。去年11月,全市首家市屬公立醫院空地一體急救站——歡樂大道空地急救站落戶楊春湖院區。以武漢市中心醫院楊春湖院區為圓心向外輻射,銜接武漢高鐵站交通樞紐,構建立體化救援模式,合理布局院前急救網絡,提供更及時、更高效、更安全的急救服務,筑牢“10分鐘急救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