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宜昌網站>鋼琴之城
宜昌市8旬夫婦登記同捐器官
2018-01-21 10:32:15   來源:三峽商報

  4年前,住在葛洲壩丫口社區的王一塵和劉珍茹夫婦簽下了器官捐獻登記表,愿為國家的醫療事業做出貢獻。作為宜昌首對登記捐贈的夫婦,4年來,他們守口如瓶,直到近期社區工作人員一次上門探訪,無意中看到他們寫下的遺囑,才感受到了這對夫婦的無私奉獻精神。

1.jpg

老兩口平日里寫書法、作畫。生活幸福溫馨

  熱心公益開辦老年大學

  王一塵和老伴劉珍茹今年都80多歲了,家住丫口社區。王一塵一直熱心公益事業,幫助居民,關心社區工作。看到社區的老年人退休后的文化生活不豐富,王一塵主動找到葛洲壩集團公司領導,提議辦一個老年大學。老年大學籌辦階段,作為校長的王一塵可謂是忙前忙后,既要忙著找老師招學生,還要忙著設置課程;老年大學開班后,他不僅主動擔任書法教師,還擔任后勤部長。學校里差什么東西,他就從家里搬什么東西過來,大到飲水機、影碟機,小到盤子和碟子都拿到學校里。老年大學一開班就爆滿,最高峰時有90多名學員參加。老年大學滿足了退休居民的文化生活,大家都夸王一塵做了一件大好事。

  捐獻器官延續生命

  老兩口捐獻器官的想法緣于幾年前的一次掃墓活動。王一塵說:“掃墓祭祖本是對先人的緬懷與寄予哀思之情,但是我們看到有些祭祀行為太過了,沿路燃放的煙花爆竹污染環境,還有些鋪張浪費。于是我和老伴決定在自己死后絕不大操大辦,大設宴席,更不燒紙放鞭炮污染環境,把遺體器官捐獻給國家做點貢獻。”經過多方打聽后,2012年,兩人找到宜昌市紅十字會,正式填寫了《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登記表》。

  對于老人的行為,一開始子女們都舍不得。“我跟他們說,捐獻器官是讓另一個生命延續,而非停止,比起立碑更有實際意義。”漸漸地,被兩位老人思想所感染,子女們都同意了老人的做法。

  將捐贈寫入遺囑之中

  由于擔心去世后無法實現,老兩口又立下了遺囑,遺囑寫著去世后不設靈堂,不開追悼會,不收花圈,不放鞭炮,沒有一句涉及與金錢和遺產有關的詞語,而是附有兩張由四個子女一起按下手印的人體器官捐獻登記表。昨日,記者通過宜昌市紅十字會證實了老兩口捐獻器官的事實。宜昌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陶飛升告訴記者,王一塵和劉珍茹是我市首對登記器官捐獻的夫妻。“目前,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我國器官供體不足,捐獻器官一般人還是很難做到,兩位老人的行為很令人感動。”陶飛升說。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国产曰批视频免费观看完,中文字幕无码人妻777网,欧美特黄激情视频一区一区
亚洲精品青青操久久 |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 | 日韩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第二页 |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播放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