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海綿城市”試點,新建排水管網約67公里
陸——智慧交通系統,擁堵指數排名接連下降
空——“擁抱藍天”行動,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同比增51天
今年的“十件實事”辦得怎么樣?昨天,市政府督查室對照各部門年初承諾,“曬”出今年“十件實事”辦理進度。報告顯示,市政府承諾為民辦理的2016年“十件實事”共37項工作目標中,截至目前,已完成、基本完成及進展順利25項,占目標任務67%,其余工作正在按計劃有序推進,年底可以全面完成目標任務。
據悉,2016年十件實事包括:緩解交通擁堵,改善空氣質量,減少城市漬水,關愛殘疾人和重大疾病兒童,實施精準扶貧、改善老舊社區環境,改善就學就醫條件,強化食品安全保障,方便市民信息消費,推進文體惠民,扶持創新創業等十個方面的內容,共分解為37項工作目標。市政府督查室表示,今年十件實事落實中亮點不少。
緩解交通擁堵
擁堵指數排名接連下降
市交管局采用互聯網+交通治理理念,建成全市行車誘導系統,通過“易行江城”、高德地圖和交通誘導屏等方式實時發布路況,武漢擁堵指數排名接連下降。目前,全市停車誘導系統已注冊停車場1191家,上線803家。全市已建成停車場點位51處、泊位8400個。
全市微循環道路已開工建設136條,基本建成55條,預計11月底可建成微循環道路100條;已完成新、改、擴建主次干道人行橫道燈2000套,設置彎道主動發光警示標志120余處,更新完善路內停車泊位4萬余個,其中13106個停車泊位已安裝地磁感應器,剩余發光警示標志預計在11月底完成。
改善空氣質量
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已達203天
今年,“我市全面實施‘擁抱藍天’行動方案”。市政府制定了《武漢市2016年擁抱藍天行動方案》和《武漢市擁抱藍天行動2016年度考核獎懲辦法》,推進重點行業污染治理,對4個區政府(管委會)和5家重點企業主要負責人環境問題進行了集體約談。
截至10月26日,全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為203天,優良率為67.7%,優良天數比2015年同期增加51天;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為6天,比2015年同期減少6天;PM10平均濃度為91微克/立方米,較2015年同期下降12.5%;PM2.5平均濃度為54微克/立方米,較2015年同期下降20.6%。
市環保局已在中心城區城建工地,安裝揚塵污染在線監控設施100套。全市共有269個工地安裝噴灑降塵設施299套,配置風送式噴淋降塵機37臺,起重設備噴淋20余套。全市已新增新能源汽車4100輛。全市已完成餐飲油煙整治改造12300家。1-8月,全市煤炭消費總量同比下降4.37%。
督促武石化等煉油企業完成了生產設備升級改造工作,制訂升級油品生產計劃,滿足武漢市場需求,確保油源供應。10月1日起,中石化武漢石油分公司已開始采取“疊加置換”的方式進行油品置換。11月底,中石化、中石油的武漢分公司可全面供應國V車用汽柴油。
減少城市漬水
新建排水管網約67公里
今年,我市開展“海綿城市”試點,今年建設項目計劃實施263個,已完工5個,在建204個。
市水務局已新建排水管網約67公里。全市完成了漢鋼西泵站、民生路泵站建設工程及后湖三期泵站改擴建工程、巡司河綜合整治工程,青山龍角湖泵站主體基本完成,21號公路尾水明渠改擴建完成下游段清淤;后湖四期泵站、琴斷口泵站、什湖泵站、江南泵站、港西二期泵站及配套管道工程、黃浦路泵站、董家明渠整治、巡司河第二出口排水、夾套河骨干箱涵、青山港及武鋼二號明渠、東楊港等排水項目正在按計劃有力推進。
關愛殘疾人和重大疾病兒童
為2925人發放免費乘車卡
市殘聯牽頭,為全市共2925名重度聽力、言語殘疾人辦理了免費乘車卡。
全市已建設完成12家精神障礙患者康復機構及10家“陽光驛站”。
全市共篩查兒童98613人次,確診患先天性心臟病兒童678名,已有93名患兒接受了手術治療,其中53名患兒家庭已按程序領取了醫療補助費用共94萬元,其他已手術患兒正在申請辦理中;其余585名確診患兒將根據其家庭意愿和病體本身情況逐步安排手術。
實施精準扶貧,改善老舊社區環境
落實扶貧資金,完成83個扶貧項目
落實市級財政扶貧專項資金2.478億元及4個新城區區級財政扶貧專項資金4.9362億元。
77個貧困村144個脫貧項目已完成83個,12個中心城區(含開發區、功能區)和271個工作隊共落實幫扶資金8800多萬元。全市舉辦各類實用技術培訓班548場(次),培訓農民1.75萬人次;幫助轉移勞動力8972人次,可增加農民現金收入1.2億元;市、區兩級3萬多名黨員干部參與貧困戶對口幫扶,為貧困戶送去慰問金和物資折合現金共9800多萬元。
全市已完成106個社區和84條城市道路的架空管線整治施工,剩余工程11月初完成。
全市共開辦青少年社區托管室154間。其中,寒假52間,活動時間為2周;暑期102間,活動時間為8周。共開展各項特色活動12200余項,服務青少年20余萬人次。
改善就學就醫條件
已發放大學生卡和《最武漢》手冊286374套
全市已發放大學生卡和《最武漢》手冊286374套。全市已有417所學校基本完成校園安全視頻系統改造升級。全市已完成9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4家鄉鎮衛生院提檔升級。
強化食品安全保障
1078家小餐飲提檔升級
全市實施提檔升級的小餐飲單位數量已達到1078家,已有863家餐飲服務單位實施了視頻監控模式的“明廚亮灶”,已完成食品抽檢30109批次,每月公示抽檢結果。
方便市民信息消費
1040個公共區域有了免費熱點
全市光纖到戶新增覆蓋99.6萬戶,其中新建31.3萬戶,改造68.3萬戶,光纖到戶覆蓋總數達425.6萬戶,寬帶接入能力均達到100兆,覆蓋率達到96.7%。
全市已建成的1040個公共區域公益免費無線局域網熱點。
全市1970個行政村已全部完成通光纖工程。
推進文體惠民
4000名小學生參加免費體育培訓
暑期全市共接待中小學生及家長參加免費游泳活動26.5萬人次。
暑期全市共4000名小學生參加了12天的游泳、足球和網球項目免費技能培訓活動。
為基層群眾文藝團隊配置活動器材,漢陽、漢南、新洲、蔡甸四區已發放完畢,余下各區已基本配送到位,正在進行收尾工作。
扶持創新創業
創業大學生20000余人次參與創客活動
全市已認定光谷創客街區、街道口創業街區2個連片創業街區;烽火科技集團“光通信眾創空間”已入列首批國家級專業眾創空間。我市組織舉辦了第二屆中國創業服務峰會、首屆“東湖創客匯”等大型活動,舉辦了青桐匯系列活動10場,各項路演活動100余場,參與創業大學生20000余人次。
優先支持7家創谷建設,我市已認定市級眾創空間35家。全市眾創空間、孵化器內共新增各類創業企業900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