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大河對話,超大城市,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
8月,湖北自貿試驗區獲批。7月,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方案獲批。3月,國家存儲器基地項目奠基。
短短半年,多項國家重大戰略、活動眷顧武漢。武漢,這座“最搶眼之城”正密集承接國家賦能,引全球注目,驚艷刷屏。
超大城市、自貿區……
國家頂層設計賦能武漢
4天前,新定位為超大城市的武漢,迎來了首場全國性活動——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承擔維護國家網絡安全的責任,推動網信事業加快發展,也是武漢超大城市發展治理的重要探索內容。
前推一周,《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印發,首次將武漢定位為超大城市。四字鏗鏘,中央明確定位武漢。“這是近十年,武漢的重要性首次與上海、重慶兩個直轄市相提并論,在國家戰略地位進一步凸顯。”武漢大學發展研究院院長李光說。“這是對城市功能的重新定義和全新賦能,期待武漢擔負起國家發展和城市體系中的引領和核心作用。”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張建華評價。
9月13日,中央軍委聯勤保障部隊成立,聯勤保障基地位于武漢。
“聯勤部隊選址有其自身要求,需以大城市為主要支撐點,向四周輻射出來的基地保障網絡。”媒體這樣分析。
8月底,中央決定新設立第三批7個自貿試驗區,湖北入選,先行先試的武漢成為核心片區。東湖高新區晉升為“雙自聯動”——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國家自貿試驗區,同類情況只有上海張江、深圳前海。
“我國新一輪改革的新起點移向了湖北、武漢。”參與上海、福建、湖北自貿區方案設計的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陳波認為。
7月,武漢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方案獲國家批復同意,試驗涉及經濟、社會等多個領域。
3月,總投資1600億元的國家存儲器基地項目在漢動工。
從3月到9月,多個國家重大戰略、重大活動密集“點名”武漢。
未來大有可為
現在主動作為
每一座偉大的城市,都在大河之畔。
長江流域中部之心武漢,舉辦全球首次大河對話。15個大河流域代表發布武漢宣言,形成共識:大河文明絲毫不遜海洋文明。
“在武漢舉行的這次‘大河對話’,通過聚集全世界大河流域的專家和機構,將開創一個全球性的合作網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官方代表邁克爾·特納如此評價。
全球互聯網“大咖”聚首,縱論網絡安全形勢。“舉辦網絡安全宣傳周最有價值的地方在于,它在政府、行業和社會各界中搭起了一座橋梁,有利于加強各界在網絡安全問題上的彼此信任和信息互通。”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沈向洋表示。
現在主動作為,未來才會大有可為。
“10年后的武漢值得期待。”時隔11年后再次到訪,匈牙利《聯合報》總編季毓萍說。
在她看來,武漢居于中國經濟地理中心,通江達海的集散能力、高校云集的科教實力和承東啟西的戰略角色是它獨特的優勢,也是最大有可為的地方。
“這是一座神奇的城市,充滿潛力。”沈向洋說,繼1985年到武漢學術交流后的再次發現,“大學這么多,我相信在信息產業方面大有可為”。
一家名為青藤云安全的北京網絡安全公司創始人考察了家鄉成都、深圳等地,但發現武漢綜合優勢最適合公司的發展,決定將公司總部遷來武漢,選址光谷。
中國城市關注度
進入“武漢時間”
9月12日,“武漢入列超大城市”消息一經傳播,當天相關網頁超過146萬條,百度百科緊急修改詞條。財經媒體評價,這是武漢近期最引人關注的事件。
“網絡安全博覽會在武漢舉辦,規模為歷屆之最”“普通公眾熱情參與,在武漢,2016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一系列活動正如火如荼。”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等主流媒體報道中屢屢提及“武漢”。
門戶網站上,網絡安全宣傳周成為聚焦的專題。“網上長城 武漢作為”被放在了顯眼的位置。
來武漢之前,埃及尼羅河博物館創始人奧薩馬·侯賽因在網上搜集有關武漢的信息,還特意在手機上裝了一款中國社交軟件。他說,要在長江流域的重點城市武漢多交一些朋友。
判斷一座城市是否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指標中,承辦全球影響力盛事是關鍵之一。而最近,武漢在各大媒體上頻頻亮相。“這無疑提升了城市知名度。”聚澳國際傳媒集團總裁秦凌說。
正因為如此,關注城市發展的專家感嘆:繼G20杭州峰會后,中國城市關注度進入“武漢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