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財新峰會12月2日在北京舉行。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在主題演講時表示,深港通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吸引多少外資進來,而在于有更多的外資機構投資者能進入中國市場。這有助于中國證券市場質量的提升。我國將繼續進一步開放證券服務業,創造條件,讓外資機構能按照其組織構架和服務方式,在中國市場開展證券方面的服務業務。
方星海表示,中國對外開放既往30多年來一直遵循的邏輯,主要是學習發達國家市場經濟的做法,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而當今世界面臨百年不遇的變局,我國資本市場乃至對外開放面臨一個新的邏輯。
“這首先要了解變局的本質,是以美國為代表的一些發達國家國內收入分配不均的問題加重,經濟增速放緩,導致內部階層分裂,在現代美式民主政體下,政治傾向于民粹化、內固化,其造成的結果是一些發達國家對基于多邊互利的全球經濟體系產生懷疑,而且有可能會采取一些動作,導致現有體系的瓦解。這是一種猜測,今后有待事實證明,但是這樣的趨勢很明顯。”他說。
“面臨這樣的變局,中國要怎么辦?”方星海表示,過去近40年來,我國是現有國際經濟體系的受益者。在新形勢下對外開放的最新邏輯,就是要繼續引領經濟全球化。“我們要態度積極,邊干邊學,在更高的平臺上維護好利益,發展好自己。具體在資本市場領域,要以滬港通、深港通為基礎,繼續推進亞洲資本市場的互聯互通。”
同時要著力推進與歐洲各個市場之間的共同發展。目前有滬倫通的議題,可行性研究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要繼續推進;與法國、德國的資本市場,也有很多共同發展的議題可以推進。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舉報電話:027-88568010
運維監督:13307199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