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疫情至暗時刻,新一輪新基建,即將釋放中國經濟的潛力。
截至3月10日,25個省區市公布的2.2萬個項目總投資額高達49.6萬億元。
每動蕩一次,中國企業就會迎難而上一次!
林清軒創始人孫來春,平生第一次直播帶貨,賣出了40萬元的山茶花護膚油。
中聯重科土方機械,快手直播1.5小時,620臺挖掘機售空。
中石化跨界賣菜,一鋪開就是全國第一,成為最兇猛的生鮮新玩家。
這就是中國經濟的彈性與韌性、反彈力。
18日,一則老鄉雞發布會視頻在網絡上迅速走紅——村頭喇叭,標語條幅,二八大杠,搪瓷茶杯,長條凳上三三兩兩的村民,黃泥堆砌的土墻上掛著斑駁的老式黑板,2020年老鄉雞戰略發布會就這么開始了。
疫情剛爆發的階段,線下餐飲業的損失令人揪心:相比去年春節,疫情期間,78%的餐企營收損失達100%以上;9%的企業營收損失超過九成;7%的企業營收損失在七到九成之間;僅有5%的企業營收損失低于七成。
老鄉雞在全國有800多家門店。武漢的100多家門店全部關停,其他城市也陸續關停了近400家門店,這讓老鄉雞營業收入一下子下滑了近80%,再加上1.6萬員工每月8000多萬元的工資成本,束從軒保守估計至少損失5個億。
隨著2月10號不少企業的陸續復工,老鄉雞的訂單也在逐漸增加,老鄉雞已經獲得銀行授信及戰略投資合計人民幣10億元,將加速全國市場布局,且把干凈衛生上升到首要戰略,開創性地在餐廳推廣進門洗手。
今年將主攻北上廣深杭等國內一線、新一線城市,2020年總門店數將突破1000家。
春節后,老鄉雞通過釘釘,把線下公司組織搬到了線上,重新調整為三個小組:整合組建戰略組、產品組和后勤保障組。
戰略組包含董事會、財務、品牌等部門,給公司尋找新方向,比如做外賣、做線上運營等。
產品組包含運營、會員、外賣、新餐飲等部門,專注研究產品迭代。
后勤保障組包含人力、行政等部門,組織全員疫情期間“健康打卡”,在線辦公等。
老鄉雞之前沒有外賣業務,主要就是線下店堂食,現在集中精力來做外賣。老鄉雞日前聯合“餓了么”企業訂餐平臺,推出企業團餐業務,專打企業復工后員工“吃飯難”的痛點。
截至2月17日,老鄉雞在線營業率超60%。其中,訂單數比此前一周增長98.86%,營業額比此前一周增長87%。
南京的一些餐廳也恢復了堂食。除了專門的測溫和消殺區域外,餐廳內還設有特殊情況隔離區。桌椅的擺放,保證每個餐臺之間的距離超過一米,餐廳內停止使用中央空調,固定時間打開門窗通風換氣。
成都的327個餐飲門店被納入第二批提供“點餐自取、團膳直送’服務名單,全市提供此類服務的餐廳已經達到了近700家,提供的餐食既有中餐、小吃、火鍋,也有西餐、茶點等。
“點餐自取”可以是居民到店點餐,拿回家食用,也可以通過第三方平臺點餐。
“團膳直送”是企事業單位、團體,包括寫字樓、各個公司可以在網絡平臺點餐,然后到店自取,也可以通過餐飲企業直送的服務方式,總共完成了35萬多單。
成都一家火鍋店的外賣訂單格外火爆,和以往賣成品不同,它們現在賣的是半成品、食材和菜譜。和這家店一樣,全國很多餐飲企業都開啟了小程序,市民可以在線購買原材料,按照隨包附贈的烹飪方法操作,簡單炒一炒就能上桌。有的賣家還開通了網絡直播,名家大廚可以在線一對一遠程指導。
一些餐飲企業還聯合部分社區推出了團購服務。在南京的這個社區,社群團購群里每天會定時推出新品優惠和特價商品,下單后,新鮮食材當天就可以配送到家。
上海人社局對春節期間支持疫情防控工作的重點企業給予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按照企業春節期間實際復工生產人數計算,標準為每人1500元。對住宿餐飲、文體娛樂、交通運輸、旅游四類受疫情影響較大行業給予穩就業補貼,標準為每人800元。
過去,中國向世界輸出產品、輸出服務、輸出勞動力。
今天,中國向世界輸出模式、輸出文化、輸出價值觀!
正如查理·芒格最近在股東大會上所說:
“我有正當理由對中國樂觀。沒有哪個大國能像中國一樣快速的發展起來。我認為他們做了很多,我非常欽佩那里發生的一切。”
現在中國有2.25億的中產階層。
2020年到2025年,將會出現5億人群的“新中產階層”。
中國消費紅利,還有巨大的釋放空間。同樣,全球還有龐大的機會,值得中國企業深掘。
金融學者香帥深刻發問:“可口可樂、麥當勞成為全球人民的消費,西貝有沒有可能?波司登有沒有可能?李寧有沒有可能?當中國生產成為世界消費的標桿,不就是偉大企業了嗎?
屬于中國企業的大時代機會,真的到了。
天空之城戰報:成都力壓重慶、武漢超長沙青島,烏市超天津!
近日,國家民航局發布了2019年航空統計公報,本號統計了旅客吞吐量Top20機場數據。
武漢在進步。
建設火(雷)神山醫院,是一個只有中國才有的奇跡。
有文章說:告訴你火神、雷神山醫院的建設秘密,不怕被外國學了去,因為他們根本做不到,也不可能有這個實力和霸氣。
首先,你需要一個緊急命令:由中建三局牽頭,武漢建工、武漢市政、漢陽市政等企業參建,在武漢知音湖畔5萬平方米的灘涂坡地上,指揮7500名建設者和近千臺機械設備,向全體國人和倍受煎熬的武漢市民立下軍立狀——“十天,建成一所可容納1000張床位的救命醫院”。
緊接著你需要北京中元國際工程設計研究院在78分鐘內,將17年前小湯山醫院的設計和施工圖紙全部整理完善完畢。然后毫無保留的提交給武漢中信建筑設計院。
你需要中信建筑設計院在1小時內召集60名設計人員,同時設立公益項目,聯絡全國數百名BIM設計師共同參與,全力以赴投入戰斗:24小時內拿出設計方案,60個小時內與施工單位協商敲定施工圖紙。
你需要武漢航發集團,迅速進場開始場地平整、道路以及排水工程施工;同時由兩家上市公司高能環境和東方雨虹組成緊急工程建設團隊,負責防滲工程、污水處理和醫療垃圾轉運設施建設;還要在最困難的時候召喚中鐵工業旗下中鐵重工,火速增援追趕工期。
你需要國家電網,260多名電力職工不眠不休24小時連續施工。在1月31日前完成兩條10千伏線路遷改、24臺箱式變壓器落位工作、8000米電力電纜鋪設。
你需要億緯鋰能,在電力電纜鋪設完成前,緊急提供靜音發電車,以解決通訊基站等關鍵設備的應急供電問題。
你需要華為、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鐵塔、中國電子、中國信科等前后方企業緊密配合、協同作戰,在36小時迅速完成5G信號覆蓋后,還交付了云資源、核心系統的計算與存儲設備,并建成與解放軍總醫院的遠程會診系統。
然后你可以在三棵桂花樹后架設一個攝像頭開通直播,再召喚幾千萬個云監工,看著由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徐工機械支援保障的“送灰宗”、“嘔泥醬”們24小時忙忙碌碌。
你需要中石油現場加油車,并征用中石化知音大道加油站為項目現場提供油品保障,同時提供方便面、開水,開會場地和臨時廁所。
你需要三峽集團鄂州電廠全部生產人員駐廠,為武漢用電提供保證;中國鐵建高速公路優先放行火神山醫院物資;寶武鋼、浙商中拓、五礦發展提供鋼材;中國建材提供石膏板、龍骨。
你還得用中國外運送來的食品、中糧集團捐贈的糧油為數千名工人供應一日三餐;需要在一天之內由湖北中百倉儲聯手阿里巴巴旗下淘鮮達建成一個“無接觸收銀”超市。
你需要華新股份的水泥、河北軍輝的防火涂料、正大制管的鍍鋅圓鋼、華美節能的橡塑絕熱保溫材料、惠達衛浴的5931件馬桶和龍頭、海灣安全的消防報警器、佳強節能等三家企業的3500套裝配式集成房、新興際華的球墨鑄鐵管、永高股份的市政及建筑管道、中國一冶的4800套鋼構件、株洲麥格米特的50套電源設備、上海冠龍公司的2000臺閥門。
你需要中建深裝的100名管理人員、500名施工人員,在3天內完成室內外地膠鋪設、衛生間和緩沖間地磚鋪設以及200余間病房的室內裝飾任務。
信息系統建設你需要聯想集團提供的全套2000多臺計算機設備和進駐現場的專業IT服務團隊;TCL電子提供的全部公共LCD顯示屏;小米提供的平板電腦;紫光、烽火通信、奇安信提供的網絡及安全設備;衛寧健康提供的互聯網醫院云平臺。
你需要影聯醫療、上海信投、東軟集團的CT設備、濰坊雅士股份的ICU病房和手術室專用醫療空調、上海集成電路行業協會的熱成像芯片、上海昕諾飛的930套紫外消毒燈、歐普照明的專業照明設備、樂普醫療的2000支電子體溫計與700臺指夾血氧儀、匯清科技和奧佳華的專業空氣凈化器 、獵戶星空的醫療服務機器人;歐亞達家居的物管團隊和床鋪物資。
以上所有的物資運輸,都依賴于順豐、中通、申通、韻達、EMS、阿里巴巴物流平臺等中國物流巨頭聯合開通的國內及全球綠色通道,免費從海內外各地為武漢運輸救援物資。
最后,讓專業團隊安裝好格力空調,海爾的工程師因為道路封閉背著冰箱趕到現場,把美的飲水機、熱水器安置到位。門外,由宇通客車和江鈴集團捐贈的幾十輛負壓救護車已經整裝待發。
價值20萬元的文件柜,14家洛陽家具企業連夜趕工,發貨后才告訴你“不用買,我們捐。”
8000斤冬瓜、上海青、香菜,是河南沈丘白集鎮退伍老兵王國輝驅車300公里,在大年三十直接送到工地的。
1噸“資中血橙”,是并不富裕的四川資中縣水南鎮農民黃成精挑細選發來的。
400個板凳,是營業不到一年的淘寶店主金辰不忍看到晝夜趕工的工人們席地而坐捐獻的。
越讀越有自豪感。
江西發布了《關于打好“組合拳”提振旅游消費的通知》,力求將疫情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減少到最低。
引人注目的是,二季度試行周末2.5天彈性作息,積極引導干部職工周末外出休閑度假。彈性作息減少的工作時間,通過延長其他工作日時長調劑補回。
網上一片叫好聲。
去年全國兩會期間,國家發改委在全國各地舉行五一假期座談會,我在座談會上提了幾個建議:
恢復7天五一黃金周,八月中旬設避暑黃金周,每個月最后一個雙休休息三天,一年增加12天假期。意見提了,不一定被采納。現在江西提出一周2.5天休息,是非常值得推廣的。可以借助高鐵,到周邊城市進行兩個整天的休閑游。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舉報電話:027-88568010
運維監督:13307199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