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志章:中國新冠疫情防控的“得”與“失”

今日湖北

2020-03-04 10:32:21

作為新冠肺炎疫情的親歷者,雖然沒有像廣大醫護人員那樣奮戰在抗疫一線,但我一刻也沒有停止思考和行動。參加了國家治理研究院歐陽康院長發起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與公共衛生治理現代化綜合研究”課題,編輯并向相關部門報送了60多期《國家治理參考》,代表華中智庫設立“華中智庫專項課題”支持該領域的研究,為國家和湖北、武漢抗疫斗爭做出了最大努力。短短一個多月時間,經歷了疫情的大爆發,也見證了疫情被有效控制。當最高級別的防控措施到位之后,終于可以平靜下來,一面靜候勝利的佳音,一面反思驚心動魄的歷程,梳理此次疫情防控中的得失,算是給未來留下一點記錄。

一、疫情防控中有哪些做法“得分”較高,還存在哪些方面的問題、隱患、漏洞?

這次疫情防控在很多方面“得分”較高:一是黨中央高度重視,很快成立了中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并建立了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李克強總理親臨一線等,既實現了黨中央對全國疫情防控工作的統一領導,也提振了人民抗疫斗爭的士氣、增強了抗疫勝利的信心。二是作為有1000多萬常住人口的中部中心城市武漢于1月23日果斷“封城”,最大限度防止疫情向省外擴散,這種“壯士斷腕”的行動為湖北之外的其他省(市/自治區)避免疫情爆發作出了巨大犧牲。三是來自全國各地的數百支醫療隊和數萬名醫護人員緊急馳援湖北武漢,全國人民眾志成城、萬眾一心、軍民一家,增強了湖北和武漢人民的信心和希望。四是極短時間內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火神山”、“雷神山”、各大方艙醫院,素有“基建狂魔”的應急建設再次展現了“中國力量”和“中國速度”。這些舉措也令諸多國外媒體和政要驚嘆不已!

當然,也不得不承認,這次疫情防控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和不足。一是對重大傳染性疾病的預警機制有待完善,從最初發現病例到明確“人傳人”的結論,期間約有一個月的時間,因而錯過了最佳防控時期,也縱容了疫情爆發;二是對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響應機制有待完善,防控措施總是滯后于疫情發展節奏,總是被動應戰;三是衛健委、疾控中心、醫院等相關機構缺乏統籌協調,應急管理部門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四是衛健委等職能部門的負責人專業性不夠,各級衛健委主任大多缺乏公共衛生或臨床醫學專業背景。

二.疫情發生以來,人們的情緒和信心發展過程是怎樣?

疫區人民的信心有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第一階段,12月底武漢市中心醫院貼出告示發現不明原因肺炎,網上便迅速傳開,人們普遍感到恐慌。第二階段,疫情初期,由于受有關部門“可防可控,未見明顯人傳人現象”結論的影響,武漢市民放松了警惕,才有武漢市、湖北省“兩會”、湖北省委新年團拜會的召開以及百步亭社區“萬家宴”的舉行。第三階段,1月20日鐘南山院士表示“肯定有人傳人”之后,人們便緊張起來,1月23日武漢緊急“封城”加劇了人們的緊張和恐慌,然而由于地方政府對疫情的嚴重程度預見不夠,各項措施滯后于疫情發展態勢,大量發熱病人得不到診斷導致醫院發熱門診出現爆棚,大量新冠肺炎確診病人得不到及時救治被迫居家治療,最終因為交叉感染導致疫情大爆發,這一時期的人們完全失去了信心,感到恐慌和失望、甚至絕望。第四階段,由于中央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李克強總理親臨一線,全國各省(直轄市、自治區)數百支醫療隊、數萬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雖然疫情仍在蔓延,但人民群眾開始有了信心,相信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在全國人民的支援下,相信能夠取得抗疫戰爭的勝利。第五階段,2月8日中央決定陳一新同志任中央指導組副組長、王賀勝同志任湖北省委常委赴湖北指導抗疫工作,以及2月13日中央對湖北省委和武漢市委領導干部進行調整,從根本上增強了人們的信心,各項措施也很快得到落實,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這進一步增強了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任。

三.疫情是否影響或改變人們對國家未來發展的預期?

疫情除了直接影響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之外,對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國際交往等都有重大的影響,因此也影響或改變了人們對國家未來發展大勢的預期。一方面,雖然疫情是一場巨大的災難,但將促進中國公共衛生治理現代化。中國應該也一定會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加強公共衛生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廣泛借鑒世界其他國家的成功做法,改革并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改革并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健全重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體系、健全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機制、加強公共衛生法治體系等,推進公共衛生治理現代化,避免同類事件再度發生。另一方面,雖然疫情嚴重沖擊了中國經濟,但中國也將迎來新一輪經濟增長。疫情帶來的直接災害是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受損,其最大的次生災害是經濟受到嚴重沖擊。“封城”和“隔離”使整個社會運轉處于“暫停”狀態,投資、生產、貿易、消費等各領域全面驟減。中國經濟所受的影響是明顯的,但在疫情結束之后將釋放巨大的消費需求,同時通過疫情考驗也將從宏觀上促使中國產業結構和產能布局的優化,此外,疫情也將促進重大傳染性疾病和大健康相關產業的激增,因此疫情之后中國經濟不會陷入停滯或蕭條,將會迎來新一輪快速增長。

四.在疫情防控中所展現出來的制度優勢有哪些?

疫情雖然迅速爆發,但卻又在短期內得到有效控制,這充分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第一,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的本質和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同時依靠人民來打一場人民的抗疫戰爭;第二,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立場,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強有力的全面領導的能力;第三,充分展現了“全國一盤棋,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集中力量辦大事”體制優勢;第四,充分展現了中華民族頑強的生命力和強大的凝聚力,全國各地、四面八方馳援武漢,眾志成城抗擊新冠肺炎。

五.化危難為機遇,疫情防控是否有利于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

多難興邦!恩格斯曾指出,“沒有一次巨大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的確,疫情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災難,但災難發生的原因促使我們深刻反思,全面檢視我們的行為方式;疫情防控中所暴露出的問題,也促使我們吸取教訓,系統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首先,從新冠病毒(COVID-19)侵擾人類的事實,強化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理念,促使人們重視保護野生動物、重視生態保護、養成文明的生產和生活習慣。其次,從最初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出現,到疫情公開,再到啟動應急響應機制等,都必須嚴格依法進行,然而疫情初期的失控則反映出法治方面還存在較大漏洞,因此迫切要求加強公共衛生法制體系。再次,疫情防控涉及衛健委、醫療機構、應急管理部門等多個職能部門,但疫情防控初期的被動和混亂則反映出各職能部門專業化水平和協同作戰能力不夠,因此迫切要求加強職能部門的專業化和協同性建設。此外,疫情分析要求信息公開,科學決策也有賴于大數據和智能化,但初期對疫情的嚴重性缺乏預見性,防控措施也未能一步到位,反映出決策嚴重滯后的問題,因此迫切要求加強決策科學化。概括來說,這些問題都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方面存在的問題,因此,這些問題的解決將加快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編輯 劉陽

作者 】杜志章

華中智庫副院長、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長、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舉報電話:027-88568010

運維監督:13307199555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国产曰批视频免费观看完,中文字幕无码人妻777网,欧美特黄激情视频一区一区
亚洲欧美精品无人区国产一区 | 亚洲va一区动漫 | 中文字幕偷乱在线看 | 你懂的网站亚洲欧美另类在线 | 欧美亚洲另类日韩在线网页 | 亚洲日韩在线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