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日報訊(“荊楚行”黃岡采訪組 記者何運林 熊陳 朱礬 ) “自從建了光伏發電項目后,每天都會有收入,生活更有盼頭了”。4月15日,66歲的曾慶宇對記者說。
曾慶宇是麻城市閻家河鎮蔡家灣村一名普通的貧困戶。家里6口人,只有兒子一個勞力在外務工,小孫子做心臟手術花光了家里的積蓄。
“我們村交通很不方便,進出很難。山體很大,砂礫石多,耕地少。”村支書蔡尤志說。
蔡家灣村也不是個例。在精準識別工作中,麻城建檔立卡貧困戶4.1萬戶,共9.97萬人。結合各地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麻城市確立了養殖、中藥材、鄉村旅游、蔬菜、林特等五大扶貧富民產業。
然而事情并沒有想的那么簡單。在脫貧攻堅工作推進過程中,麻城市發現,這些現有的產業根本無法實現全覆蓋,一部分村,尤其是重點貧困村,無產業基礎、無資源稟賦、無市場主體帶動,要發展很難;而一些貧困戶,既不屬于兜底范圍,更無產業可扶。
“麻城年日照時數達2000h以上,晴天天數在170天以上,太陽總輻射量達460MJ/㎡以上,光照資源十分豐富,屬于湖北省的太陽能一級利用區。發展光伏產業得天獨厚。”一份調查報告呈現在麻城決策者們的案頭。
為推進光伏扶貧產業規范運行,麻城市分析總結了全國首批光伏扶貧試點縣市的經驗和教訓,并到外地考察學習研究,經過反復醞釀,在湖北省率先形成了《麻城市光伏扶貧實施方案》,對資金籌措、對象確定、項目選址、設備采購、利益分配、組織保障等進行了明確規定。并在此基礎上,成立了市扶貧攻堅指揮部光伏產業協調辦公室,專門負責光伏扶貧工作;組建了麻城市能源投資開發有限公司,提供光伏扶貧電站手續的報備、貧困戶小額信貸的擔保及電站的維護運營等服務,作為政府推動光伏扶貧產業發展的平臺。
目前,麻城在龍池橋辦事處、中館驛鎮、閻家河鎮、木子店鎮、張家畈鎮、龜山鎮等鄉鎮辦開展了40個村的光伏扶貧試點工作,已建成光伏扶貧電站11個,總建設規模達到4MW,總投資達3000余萬元,幫助40多個村1000余戶貧困戶脫貧。其中,湖北能源集團投資8.2億元,在閻家河鎮蔡家灣村建成10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光伏發電板覆蓋十多個山頭。
截至目前,全市已備案開工光伏電站37.5萬千瓦,其中并網發電20萬千瓦,這些項目的實施可直接為當地群眾每年帶來500萬元以上的直接經濟收入。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舉報電話:027-88568010
運維監督:13307199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