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圖文:兩千億巨資將帶來什么
——四問湖北省長江經濟帶產業基金
為何設立產業基金?
財政杠桿撬動社會資本
投向實體經濟
為積極應對經濟新常態,搶抓“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開放開發和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機遇,推進湖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引導和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省委、省政府決定由省財政出資400億元作為政府引導基金,向金融機構、企業和社會資本募集1600億元,共同設立規模為2000億元的長江經濟帶產業基金。
該基金將運用市場手段,引導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投向實體經濟。
省政府金融辦主任劉美頻表示,“十二五”期間,我省企業融資多以銀行貸款等間接融資為主,直接融資比例偏小。“十三五”期間,將通過該基金,投資產業項目,提高直接融資比例,降低企業成本,推動經濟快速發展。
一是,有利于營造湖北發展的強大氣場。龐大的產業基金有利于吸引更多海內外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參與湖北經濟社會發展。
二是,有利于做大經濟發展底盤。產業基金最終將帶動1萬億元投資,通過并購重組、PE、VC、天使投資等方式,既增加對湖北產業的投資,又提供對被投資企業進行股改、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等增值服務,既引資又引智,使湖北在“十三五”期間成為長江經濟帶開放開發的前沿陣地,成為政策高地和資金洼地,有效吸引、聚集、整合資源,做大經濟發展底盤。
三是,有利于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充分發揮產業基金“四兩撥千斤”的杠桿效應,帶動社會資金投資我省支柱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優勢產業,培育一批行業龍頭企業和一批各具特色的創新型企業,促進我省產業轉型升級,搶占發展制高點。
基金錢從何來,如何運作?
各路資本爭先恐后加入產業基金
發布會介紹,產業基金分為引導基金、母基金、子基金三層架構。
省財政出資400億元發起設立引導基金,由引導基金募集社會資金,發起多只母基金,其總規模為2000億元左右,共同構成湖北省長江經濟帶產業基金。母基金再通過發起子基金或直接投資的方式實現對外投資,力爭放大到4000億元,最終帶動約1萬億元的社會投資投向實體經濟。
400億元的財政基金,能否撬動1600億元的社會投資?
省政府金融辦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募資情況好于預期。基金管理公司聯合發起人招募工作得到了各方積極響應,短短兩周內,68家機構申報,各申報人向基金意向出資超8000億元。包括國開行、工、農、中、建、交等金融機構,福布斯中國著名PE機構排行榜前30名中有多家機構積極響應。
目前,最終入圍的40家股東除省屬企業外,均為大型銀行、央企和知名民營投資機構,既有資金型、也有產業型、還有團隊型,對下一步基金運作時資源的對接和整合十分有利。
產業基金為何受到熱捧?
省政府金融辦解釋,湖北經過多年高速發展,全省經濟總量逼近3萬億元大關,目前在全國排第8位,躋身并穩居全國第一方陣。全省已建成國家級開發區、高新區14個,位居中部第一;擁有汽車、鋼鐵、石化等14個千億工業產業和旅游、金融、電子商務等10個千億服務產業。智能制造、集成電路、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北斗導航、海洋工程、航空航天等十大新興產業加速超車,創新超越,用實力贏得了全國乃至全世界的目光。
基金有何創新點?
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彰顯高水準
目前,國內已有多只政府引導基金運行。但實際運行中,有的地方政府過于強調實現地方經濟發展目標,對基金運營干預過多,導致經營決策效率低下。
如何突破傳統政府引導基金發展瓶頸,厘清政府與市場的邊界?
省政府金融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基金將突出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特色。
長江經濟帶產業基金管理公司實行混合所有制,經營管理層以職業經理人為主,人員主要通過市場化方式產生。
為了避免過多的行政干預,省政府依據權利清單、負面清單、合伙協議對各只基金實行間接式管理。“要打造政府引導下的高度市場化管理體制,政府不謀求一票否決權和絕對控股權,讓專業人做專業事。”省政府金融辦相關負責人說。
據悉,長江經濟帶產業基金將與國際化投資機構合作,通過并購重組等方式,對接國際先進產業,參與新一輪國際產業分工。
長江經濟帶產業基金母基金出資人眾多,關注的產業也不同,如何協調眾多出資人利益?
基金設置采取“賽馬機制”。2000億元總規模,分為若干個母基金,不同的出資人可根據自身的產業關注重點,設立若干只母基金,由不同管理團隊運營。
湖北省長江經濟帶產業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長王含冰分析,“賽馬機制”將形成“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局面,有利于發揮不同管理團隊的優勢,通過相互競爭激發各管理團隊的潛能。
知卓集團董事長陶闖指出,政府引導基金通常過度強調安全性,社會資本要承擔較大風險。而長江經濟帶產業基金中的400億財政資金作為劣后資金,主動承擔風險,充當安全墊,讓利社會資本,湖北省的做法值得稱贊。
哪些產業將受益?
四類型產業有望迎來資金雨
2000億的母基金,最終有望撬動社會資本1萬億元,實體經濟將迎來資金雨,哪些產業有望受益?
省政府金融辦介紹,產業基金將重點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傳統支柱產業轉型升級、現代服務業突破發展、新型農業及產業化發展。基金將基礎設施和無產業導入的、一般的房地產項目列入負面清單。
以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為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生物醫藥、節能環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等七大新興產業,是本次產業基金重點關注對象。
基金同時將促進汽車、鋼鐵、石化、食品、裝備制造、建材、紡織等傳統支柱產業的轉型升級;支持金融、互聯網+、物流、電商、旅游、文化、健康、養老等現代服務業的突破發展;扶持綠色、科技、生態型農業及產業化發展。
信中利資本集團董事長汪潮涌表示,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核心,是把技術、資本、人才三要素有效對接起來,產業基金通過市場化手段遴選專業團隊,發現市場前景好、商業模式優的新興產業項目,研發和推廣先進管理模式和生產技術,能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目前,信中利資本集團已在我省投資了包括李時珍醫藥工業園在內的多個項目。汪潮涌表示,長江產業基金的成立,雙方合作將有更大舞臺,將在新能源汽車、光電子、大健康、體育休閑等領域,加大在湖北的投資。
國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張永忠指出,在先進制造業領域,湖北有非常好的基礎。公司將與產業基金合作,短期內將通過資本并購,對上市公司進行產業整合,推動資源和資本向湖北省內優勢企業聚集;中長期將新材料、新技術注入上市公司,提升上市公司的創新能力。“目標是幫助湖北省打造幾個千億市值以上的上市公司。”張永忠說。
省經信委主任歐陽萬坤表示,產業部門將從四個方面做好服務,推進產業基金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一是將發布產業投資目錄和指南,建立項目庫,引導社會投資;二是將營造產業發展環境,培育產業鏈條,推進產業集聚發展;三是對接《中國制造2025》,發揮湖北優勢,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裝備、節能環保和資源循環利用等10個重點領域產業發展壯大;四是圍繞產業基金的投資項目和領域,辦好融資洽談會和產學研洽談會,做好融資對接、技術對接和市場對接。
業界熱議長江經濟帶產業基金
產業基金是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實現供給側改革的有效抓手。長江經濟帶產業基金體現了國際化要求,將進一步推進湖北對外開放。國新基金將加大與長江經濟帶產業基金的合作,力爭在湖北打造幾個千億元以上市值的公司。
——國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張永忠
目前,國內地方政府組建運營的產業基金,規模比長江經濟帶產業基金都要小。基金體現了湖北省委、省政府的大魄力、大手筆。有了產業資本的推動,行業龍頭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人才等就會選擇中部、落戶湖北,將給湖北帶來實實在在的利好。
——信中利資本集團董事長汪潮涌
與一般的地方政府產業引導基金相比,長江經濟帶產業基金定位更高、規模更大、市場化更強,是迄今為止國內單體最大的地方引導基金。湖北有眾多高校科技資源,科技與經濟嫁接,金融是紐帶,產業基金對科技的推動值得期待。
——北京清華工業開發研究院院長助理朱德權
湖北適合發展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以及現代農業等。長江經濟帶產業基金將幫助湖北培育戰略新興產業,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并將優秀人才引入湖北,幫助湖北的創業創新企業走出去。
——盛世投資合伙人楊志軍
當年,我和伙伴們在武漢創立PPTV,在武漢多路尋找資金,卻沒有拿到一分錢。最后,無奈搬遷到上海,得到了軟銀中國的注資,成就了PPTV。長江經濟帶產業基金是湖北打出的一記重拳,與全國其他地區推出的基金不同,它在運作模式上有很多創新。該基金一定能形成萬億元規模,吸引全球資本涌入湖北,為湖北帶來資金、人才、技術等,推動經濟轉型升級。
——知卓集團董事長陶闖
長江經濟帶產業基金以資本為紐帶,運用市場化的機制,把人才和團隊吸引過來,把產業項目做起來。長江經濟帶產業基金將與上市公司合作,布局行業龍頭企業,推動產業并購重組,這是調結構、轉方式的有力舉措。
——湖北省高新技術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愛清
長江經濟帶產業基金對湖北企業意義重大。以醫藥企業為例,新藥研發、并購公立醫院、走出去建廠等,少則幾億元,多則上百億元,投入非常巨大,很多風險企業無法承擔。公司對新基金充滿期待,并積極申請成立醫療產業健康基金,帶動全省醫藥產業發展。
——人福醫藥董事長王學海
長江經濟帶產業基金是湖北搶抓國家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戰略機遇最大的抓手。未來3年是湖北制造走出去、實行海外并購的最佳機遇。京山輕機非常看好該基金,積極申請成立湖北海外并購基金。
——京山輕機董事長李健
長江經濟帶產業基金對接國際發展趨勢和中國發展整體規劃,對湖北經濟轉型具有重大戰略意義。湖北新能源產業在自主創新方面力度非常大,技術也走在世界前列,發展前景可期。陽光凱迪正在積極申報綠色能源產業基金,推動湖北新能源產業朝千億產業邁進。
——陽光凱迪集團董事長陳義龍
作為新成立的互聯網企業,公司輕資產、規模小,能存活下來得益于社會資本的注入。長江經濟帶產業基金的成立,一定能為湖北的中小企業,尤其是互聯網企業營造良好的資本氛圍,讓企業不差錢,快速成長。
——武漢找布樣商城總經理張臻
2014年,公司獲得了省高投公司150萬元產業基金扶持,通過近2年努力,市價估值已達2億元。長江經濟帶產業基金的推出,將會使無數個像我們這樣的初創型互聯網企業受益,從而帶動湖北互聯網產業壯大。
——湖北校導網聯合創始人楊曉峰
(記者林建偉雷闖整理)
鏈接
產業基金的國內探索
●絲路基金
由中國外匯儲備、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進出口銀行、國家開發銀行共同出資,按照市場化、國際化、專業化原則設立的中長期開發投資基金,重點是在“一帶一路”發展進程中尋找投資機會,并提供相應投融資服務,首期規模100億美元。
●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
由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設立,總規模600億元,主要用于引導地方和創投機構,重點支持種子期、初創期成長型中小企業發展。
●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
由國開金融、中國煙草、中國移動等企業發起,重點投資集成電路芯片制造業,兼顧芯片設計、封裝測試、設備和材料等產業,實施市場化運作、專業化管理。
●地方政府產業基金
浙江省產業基金,總規模200億元;
江蘇省產業基金,總規模300億元;
遼寧省引導基金,總規模100億元;
福建省產業股權投資基金,總規模100億元;
重慶市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基金,總規模800億元。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舉報電話:027-88568010
運維監督:13307199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