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PPP模式走向更加規范和完善化的道路,中央財經大學政信研究院于近期召開了“2017中國PPP投資論壇“。包括中國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鄭新立、國家發改委財金司財政處處長關鵬、財政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中心推廣開發部主任夏穎哲等重要嘉賓出席并在論壇發布觀點。作為戰略支持單位的中國華宇下屬專業投資公司代表從PPP模式為政府化解存量債務和盤活國有資產方面發表演講。
PPP模式化解存量債盤活國資
PPP模式以授予特許經營權為基礎,以利益共享和風險共擔為特征;通過引入市場競爭和激勵約束機制,發揮雙方優勢,提高公共產品或服務的質量和供給效率,對政府的投資發展影響重大,具有重要意義:PPP模式可以有效控制建設費用的超支;有利于轉換政府職能,減輕財政負擔;促進投資主體的多元化;有利于提高公共部門服務水平;經濟發展帶動能力強。促成公共利益最大化。中國華宇下屬專業投資公司代表在論壇發言時表示:”中國華宇下屬專業投資公司從2014年成立之初涉足政信領域,2016年以來,加大在PPP領域的探索和實踐。伴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換檔期’,國家大力推廣PPP模式,PPP模式成為調結構、促改革、穩增長、惠民生的重要抓手。”
目前中央對采用PPP模式來化解地方政府存量債、盤活國有資產寄予厚望,PPP模式已成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首選。中國華宇下屬專業投資公司代表表示,國家以PPP模式來推進地方政府重點項目建設和運營,以中國華宇的理解,主要是解決以下兩方面的問題:第一提高資產的運作效率,使國有資產有效運轉起來,創造效益,緩解政府財政壓力。第二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提升國家治理能力,提高公共服務的效率和質量。由此,在現階段,中國華宇主要利用PPP模式進行兩大方面的工作:化解存量債務問題、盤活國有資產方面。
探索創新促進投資與發展良性循環
國有資產的營運效率、估值水平、變現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將直接關系一個地方政府的經濟調控能力和發展社會公共事業的能力。而PPP模式是在新形勢下,社會資本以項目建設管理優勢、規劃設計優勢、資金優勢、資本運作優勢、風控優勢和資源整合優勢等,降低項目全生命周期的建設成本,提高公共服務質量和效益,把資源優勢轉化為可持續的運營效率,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中國華宇在落實PPP模式過程中,進行了一些探索,在嚴格執行政策的基礎上,對有效的促進項目落地做了許多細致的研究,一些創新。
如何在政府承擔有限責任的前提下有效放大政府信用,利用好金融杠桿作用服務于實體經濟發展?如何以產業帶動地方經濟增加財政收入,形成地方政府投資與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有效化解經濟的快速發展與PPP公共服務供給不足的矛盾?中國華宇下屬專業投資公司相關人士表示,我們通過與政府平臺公司合作成立項目公司,項目公司稅款在項目地上繳,力求在各個方面支持地方經濟發展;通過與地方政府精誠合作,對項目進行認真論證,產業優化,結構化設計。
中國華宇下屬專業投資公司通過有效整合地方國資平臺成為合格的社會資產方,參與當地政府的PPP項目。其次,利用公司自身的資金平臺優勢,提供咨詢與產業設計服務,快速啟動項目的PPP設計與建設,有效促進地方建設合規、高速發展;再次,利用公司的區位、資源整合優勢有效引入多方社會資本參與到地方政府的債務化解中來。通過整體重新規劃優化組合存量項目提高PPP項目TOT模式移交后產生的潛在經濟價值,筑巢引鳳最終實現政府財政效益的最大化,促進投資與發展的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