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上交所持續更新科創板最新受理企業名單,這一支持國家科技創新的資本市場增量板塊的落地也越來越近。
值得關注的是,截至目前,科創板已經公布的受理企業名單中,并沒有此前市場上熱傳的獨角獸名單成員,甚至據證券時報記者了解,大多數獨角獸企業暫時并未有登陸科創板的計劃,其背后的投資機構也多以“觀望”為主。
估值
成主要考量因素
此前,民生證券曾預料科創板利好人工智能企業和金融科技企業,但截至目前,僅有瀾起科技、現在股份等少量企業出現在受理企業名單中,這些企業的估值也并未超過10億美元——即獨角獸的估值水平。
這當中,科創板上市企業的估值及溢價,顯然是各個企業在做選擇時的主要考量因素。
有人工智能創業公司CEO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以人工智能公司為例,企業的成長面臨較大不確定性,會擔心營收的可持續性問題。在定價和估值機制上,人工智能企業也擔心潛在的風險,而這些風險在獨角獸企業當中普遍存在。
第一,成長類高科技公司所采用的估值方式不同于業務模式比較成熟的公司。上交所發布的指引提出了保薦機構評估科技創新企業的六大標準,定價機制由原來不超過23倍市盈率轉換成現在的詢價機制,漲跌幅限制相對放開,意味著一定的風險。且在沒有前例的情況下,這一風險狀況不易評估。
其二,獨角獸企業可能存在投融資帶來的估值泡沫問題,這在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行業都普遍存在。
最關鍵的是,2018年在港股上市的科技公司均出現了估值過高的情況。對有意在科創板上市的企業來說提供了教訓。如果之前估值較高,在科創板的估值體系之下,是否會帶來破發壓力,這是個需要考慮清楚的問題。
高特佳投資PIPE主管合伙人李秋實認為,截至目前獨角獸企業仍沒有出現在科創板受理企業名單中,這跟科創板早期求穩直接相關。他認為,此前流傳出來的獨角獸名單大多估值較高,如果貿然登陸科創板,價格波動可能會比較大,對市場早期影響可能不太有利。
“實際上,這個名單最開始就是社會杜撰出來的,并非官方公布的,所以現在沒有企業進入受理名單也很正常?!倍εd量子合伙人馬樂表示,從科創板的定位來看,國家重大技術短板、或者在國家某一些技術領域主戰場需要彌補的企業類型是他們優先鼓勵上市的,但此前流傳的獨角獸企業大多數是互聯網巨頭,這跟科創板的定位是有差異的。
他認為,這些互聯網企業估值大多非常高,但科創板在前幾批上市企業名單中應該會選擇一些估值不是特別高的企業類型。
獨角獸企業
仍在“觀望”
“觀望”也是這些企業目前大多持有的態度。李秋實向記者透露,從他此前接觸的一些相關企業來看,他們大多在等科創板前幾批企業上市之后的效果如何,有部分原計劃是登陸港股或者美股市場的,科創板作為一個增量選擇,他們也在觀望未來發展會如何。
如果仔細觀察,不難發現這些獨角獸企業背后大多聚集了一批知名的美元基金,而這些基金目前對科創板的態度也直接影響了被投企業的選擇。李秋實認為,如果美元基金投資的項目希望在科創板上市,最好的方式仍然是拆除VIE架構,但這個成本代價比較大,而且科創板初期運行狀況如何誰也說不準,所以美元基金大多也在觀望。
更有投資人認為,一些獨角獸企業遲遲未敢申報科創板,是擔心自己“原形畢露”。中科創星創始合伙人米磊就直言,一些獨角獸企業估值太高,有可能登陸科創板的時候就會“原形畢露”、“暴露出自己的水分”。而且,他認為,這類企業登陸科創板,估值也很難定,肯定會有下調的情況,或者上市之后價格甚至會出現崩盤的現象,這都是值得這些企業思量的因素。
“獨角獸企業沒上,說白了就是高估了,價格比實際價值高多了?!崩ブ儋Y本創始管理合伙人王鈞表示,在一級市場“瞎忽悠”的一些明星項目,最后到資本市場上想要讓投資人投出真金白銀,實際上是有一定難度的。
“過去做VC(風險投資),便宜是硬道理,因為風險很大,命中率不會太高。但后來軟銀、DST等機構用大VC的方式在做這個市場,導致很多項目估值水漲船高?!蓖踱x說,對于一些在一級市場受到熱捧的明星項目來說,如果能夠在一級市場拿到大筆資金,肯定不會急于上市?!吧鲜兄笫艿降墓苤聘?,倒不如自己多融幾輪錢,做好自身的企業發展更自在?!蓖踱x說。
毅達資本董事長應文祿則表示,所謂市場喜歡的“大美人”企業,和真正市場上行業隱形冠軍的企業從視覺上看,沖擊是非常大的,但科創板需要一個培育的過程,應該多一點呵護和耐心。美國納斯達克市場也成立于上世紀70年代,但像類似Google、Facebook、Intel等偉大的公司也是經過多年的市場沉淀培育起來。
“就像十年前沒人覺得阿里巴巴是一個科技企業,但是現在沒人懷疑他們不是科技企業,所以未來當互聯網企業成長到一定階段的時候,是否符合科創板的一些需求,這需要抱著開放的心態,還是有可能的。”馬樂說。記者 張國鋒 李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