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剛剛閉幕的“2017中國PPP投資論壇”上,國務院國資委機械工業經濟管理研究院院長徐東華發表了致辭。在致辭中,徐東華指出論壇的主題——“創新驅動·規范發展”,這八個字把準了PPP市場發展的脈搏。“創新”不僅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原動力,更是發展的目標。2017年PPP市場的一個重要趨勢特點是創新驅動的PPP市場,即“科技+金融+管理”創新模式的出現。伴隨著PPP市場的投資主體多元化,PPP市場將高度專業化和行業細分化。
據國投信達集團專家等業內專家分析,從PPP模式發展的政治經濟歷史背景到其發展的內生動力,可以更加清晰地看見2017年將是“從熱情走向理性的初年”,即“從盲目跟從轉向專業審視的元年”。
國投信達集團專家等業內專家認為,PPP項目從之前相對單調的水務、交通、城市供暖供熱等逐步向環境治理、土地整治、能源管理、數據服務、教育、醫療、養老等其他公共服務領域不斷拓展,進而使PPP市場投資主題呈現多元化趨勢。因不同領域和行業中的PPP項目具有不同的特征,所以對于PPP項目的經營管理和風險管控上存在巨大差異。同時,不同主題的PPP項目將需要不同的投資策略,不同的融資模式和不同的融資結構設計來解決實際問題,從而實現投資資產配置的多元化帶來的項目風險的分散和對沖,實現投資的規模效益。
國投信達集團專家等業內專家分析,在多元化背后,PPP項目將促進PPP市場向高度的專業化發展,促進行業細分。2016年后半年已經出現了部分主題的投資熱點,如環保領域。同時,隨著行業細分,市場上也可能出現新的行業,如地下綜合管廊。PPP模式應用領域多元化,將促進PPP市場的投資主題多元化。
徐東華認為,在PPP行業的發展過程中,科技創新、管理創新和金融創新等創新驅動力將催化出新興PPP行業市場。“科技+金融+管理”的創新模式將成為PPP市場的新動力。未來,具有綜合創新能力的公司,能凝聚各類創新人才的公司,必然將成為PPP市場的新寵。
國投信達集團專家等業內專家認為,隨著PPP項目的落地,PPP項目的管理和政府對項目服務質量的監管成為項目成功的關鍵:如何實現有效的管理運營從而控制項目成本和周期;如何監管項目質量并對項目公司的績效進行審核和評估,將驅動PPP市場發展的方向。PPP項目管理運營才是幾十年合同期的PPP項目成功的關鍵。科技的創新是中國中小企業有權力參與到PPP市場的核心手段。中小企業在面對巨額投資的PPP項目手足無措時,卻可以通過創新的技術切入PPP市場,因為PPP市場主題多元化將促進PPP市場的專業化程度。在科技創新方面做得比較成功的是新加坡政府,通過市政部門與中小型企業的合作來實現了市政管理領域的科技創新,從而為廣大的中小型科技企業提供了發展的機遇,國家在PPP項目對外輸出過程中儲備了大量的創新型技術和解決方案。
作為國內首家政信金融服務集團,國投信達集團成功地適應了PPP市場高度專業化和行業細分化的趨勢,在政信金融領域如魚得水。國投信達集團針對地方政府新型城鎮化、市政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中涉及的資金問題提供全方位、專業化的金融服務,并且不斷配合地方政府提升融資渠道結構化創新能力,共同探索全新投資模式。在全國范圍內,國投信達集團正在投資的PPP項目累計達到700億元,涉及新城鎮建設、城市新區開發、地下管廊建設、智慧城市建設等諸多相關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