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北大漸凍女博士”婁滔引起了諸多社會關注,這位患有漸凍癥(運動神經元病)的29歲女孩,在生命垂危的時刻立下了“最美遺囑”,希望將遺體捐贈,“能救命的器官盡管用”。目前,婁滔已由老家恩師轉院至武漢漢陽醫院,父親婁功余通過視頻感謝社會各界通過輕松籌對其予以的無私幫助。
據了解,婁滔患病后,朋友曾幫她在輕松籌上發起大病救助,項目一經發布,來自社會各界的善款就從四面八方匯集而來,有些是100元200元,還有一些是1元5元。根據輕松籌項目公示結果,從項目發布到結束的21天,共有10829人次的支持,籌集到55萬多元善款,這給婁滔帶來了珍貴無比的“救命錢”。
為了感謝社會各界的幫助,婁滔父親在輕松籌工作人員到武漢漢陽醫院探望之際,專門錄制了一段感謝視頻。在視頻中,他希望通過輕松籌平臺轉達對社會上所有關心婁滔的愛心人士的謝意。
婁功余激動地說“如果只靠我,只靠我們家庭的經濟實力來給婁滔治病,婁滔的生命早就結束了。”
輕松籌的工作人員表示,在當時了解了婁滔的病情后,籌款顧問就給予該項目一對一的指導,“最美遺囑”公布后,輕松籌的客服電話還接到眾多支持者的來電,詢問她的近況,并且希望可以繼續幫助她。
婁滔的事跡,也再次引起了社會關于大眾健康保障的關注。數據顯示,我國目前7000多萬貧困人口中,因病致貧的占到了近3000萬,盡管醫療技術的進步讓疾病治愈率逐漸提高,但醫療費用也水漲船高,普通家庭出現重大疾病往往捉襟見肘。這時一方面需要政府、紅十字會等機構的援助,一方面也需要全社會伸出援手,為婁滔籌款的輕松籌就是社會救助的重要平臺之一。
據了解,輕松籌成立于2014年9月,其首創的大病眾籌模式幫助了近200萬家庭度過難關,成立三年多來,注冊用戶已經超過1.7億,累計支持超過4億次。在今年7月,輕松籌又轉型升級為全民健康保障平臺,成為首家專注健康保障領域的互聯網企業、開創性的推出了“輕松互助”、“輕松e保”、“微愛大病救助”和“輕松公益”四層保障體系,為大眾健康構建病前保障、病后救助的立體防護體系。
其中,“輕松互助”與“輕松e保”屬于病前預防。前者可讓用戶在健康狀態時預存10元成為互助會員,如果有會員生病,其他會員在互助金中均攤醫療費,“平時助一人,難時億人助”,大大降低健康保障服務的門檻。后者則是輕松籌聯手保險公司,通過互聯網大數據畫像能力,提供個性化、定制化的不同等級業務,最高可實現600萬醫療報銷。
此外,“微愛大病救助”和“輕松公益”屬于病后救助。“微愛大病救助”利用強社交關系的擴散和傳播,為求助者提供了高效、透明、便捷的籌款渠道;“輕松公益”通過與眾多公益機構合作,接入大病慈善募捐項目,實現與政府、公益組織疾病應急救助的銜接。
業內分析認為,這四層環環緊扣的健康保障服務,讓輕松籌具有經濟、高效、普惠、多元等特征,形成面向公眾健康保障的完善體系,希望未來可以讓像“婁滔”這樣的人群提供全方位的保障,幫助他們渡過生命的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