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經濟
劉洲:做“歌與人”的頂層設計
2018-01-21 10:15:15   來源:互聯網

  火了一個夏天的《中國有嘻哈》終于落下帷幕,雙冠軍的爭議和愛奇藝這個局的“含金量”還會被議論一段時間。主辦方定義的“嘻哈元年”之后,中國Hiphop音樂乃至整個文化會走向何方,以及在這一季節目里出現過的面孔,他們今后在多元文化和商業市場雙重沖擊下究竟“過得如何”,則需要時間給出答案。當我們撥開這場“嘻哈盛世”,無論現場還是網絡上那些刺眼的光環和喧鬧的氣氛,去看看到底是誰在背后端出這么一盤“吃到撐”的網綜大餐時,節目音樂總監劉洲是其中一個不能繞過去的名字。

  早在《中國有嘻哈》前,這位行內目前最搶手的音樂制作人實際上已經在《蒙面唱將猜猜擦》、《蓋世英雄》、《金曲撈》等音樂綜藝節目上擔任過制作人,甚至在《我是歌手》里也有過替韓紅和張杰做歌的履歷。劉洲為韓紅打造的一首民族歌曲《莫尼山》,也在她問鼎當季歌王的征途上立下了重要的功勞。因此,對于一個綜藝節目里音樂的分寸,即如何讓音樂的專業性與綜藝節目的通俗性網絡化能共融進退,什么時候音樂可以全盤接管整集節目的眼球,什么時候讓位于綜藝特有的一些娛樂特性,劉洲可是拿捏得相當熟練。《中國有嘻哈》里,劉洲與總導演車澈搭班子,如果說車澈是節目的一把手,負責節目的定位,走向,甚至還包括了一些明星和選手的選擇,劉洲則更像二把手,他帶著團隊按著車澈打造的產品雛形,往里面塞干貨填內容,讓整檔音樂綜藝節目,最終有了音樂性,有了可以讓人反復捧讀的內涵。而每一首出現在節目里的歌,包括之前他為其他節目做過的同樣的事情,都會落實到唱這首歌的人,于是這個歌手的形象也得以完整。最典型的例子當屬劉洲為譚維維制作的那首《華陰老腔一聲喊》。憑借著在春晚上的亮相,譚維維“民族搖滾第一人”的定位總算確立了,華陰老腔也成了她身上最有辨識度的故事。劉洲后來陸續替譚維維做了幾首民族與搖滾融合的歌曲,放到了不同的音樂綜藝節目平臺上,更進一步讓譚維維的民族搖滾風格完成了最終的進化。

  讓劉洲在音樂這個行業能有今天的成就,其獨門武器首當其沖的是他對“定位制作人”的角色自我認知。在傳統的流行音樂行業,按照對自己創作主動性的話語權,音樂制作人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接單型制作人,對于唱片公司對自己的要求不會(或不愿意)有過多的個人意識,特別唱片公司的營銷或者A&R工作本身已經很出色的情況下,制作人只要安分守己幫助歌手把專輯做出來就算完事,因此也可以流水線似的同時開好幾個案子。第二類則是溝通型制作人,他們會有一定的創意要求和唱片公司討價還價,最終在幾方溝通和妥協后,把成品做出來。第三類則是創意型制作人,站在制作行業最前沿,有成功的案例能說服唱片公司接受自己的意見,并且對自己的自主權被侵犯時反抗意識也是最強的。大家熟知的李宗盛,早年在滾石做的幾位歌手,大概就是屬于這樣的情況。實際上,劉洲自己也認為,李宗盛其實就是一位定位制作人,因為他不僅僅只是把歌做出來,他還讓這些歌好像長在了這些歌手身上,這除了需要制作技術的成熟,對市場的空缺認知,受眾分析,歌手本人的性格特點都需要有一個全盤通透的認知。這樣的制作人,已經超越了傳統的音樂制作人的角色,他們不僅是歌,甚至還是歌手的頂層設計者。劉洲要做的也是同樣的事情。

  

1.png

  不止一個場合,劉洲解釋過他對“定位制作人”的理解:這是個全體系的,立體式的概念,不是單純的制作人的概念,定位制作人是立體式的思考,從每一個環節來為歌手思考設計。把話再說白一點便是,對歌手進行全方位的了解后為他量身訂造屬于他專屬的歌。這不僅僅是過去李宗盛做過的事,同時也是唱片公司A&R部門在做的事。A&R部門一直是西方流行音樂工業里最玄乎的存在,他們扮演的是創意管理者的角色。后來臺灣在跨國唱片公司進來后,自然也把這套“玄術”做了很充分的發揚。在A&R的主導下,公司確定了藝人的發片計劃,在開案之初便要先決定歌手的市場定位和專輯的音樂方向,之后再找適合的制作人,以及為歌手收歌。之后A&R部門便會聯絡各大詞曲版權公司和音樂創作人,將需要的歌曲類型告知,等待收到量身定做的歌曲,并從中挑選符合之前定位方向的歌曲收進專輯當中。在這樣的鏈條里,上述的三種類型制作人也就相應而生,并且與之后出版的專輯和歌手有了一種親疏不一的連結。

  盡管A&R這個字眼,從來沒有在劉洲的采訪里提到過,但如果把他定位制作人的工作拆解,你會發現兩者實際上是有異曲同工之處。只是單曲時代和綜藝節目在大陸的娛樂環境發展之快競爭之猛,把過去本來應該在一張專輯里完成的10首歌,被提前切割分散到了不同的綜藝和數字平臺上,于是每一首歌,無論它是出現在網綜,還是數字網站,它必然要求制作人帶著A&R的意識去工作,一首歌就是一個爆款的機會。回到譚唯唯《華陰老腔一聲喊》的例子。劉洲的思考的重點首先是給譚唯唯找到別人都沒有在做的事情,那怕開始看上去它可能不會在市場上引起很大的反響,但只有你自己知道,這個是所有一切的核心,是能引起核變的。2006年林兆華導演的《白鹿原》融入華陰老腔的表演,一演30場,震動京城,之后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0年后,劉洲把華陰老腔與流行搖滾做了一次融合,在傳統老藝術與流行音樂之間釘了一個縫,把譚唯唯卡到這個縫里面,事情便開始成型了。在《中國有嘻哈》里,劉洲便把這種釘縫的本事用到了Gai身上。Gai身上的個性特點實際上非常明顯,地方方言說唱,性格狠、現場噪能量足。在這樣的基礎上,劉洲加入了偏古風一點的編曲,典型的是《假行僧》(譚唯唯在《中國新聲》的節目上也唱過)和總決賽里的幾首,原本的地下色彩減少了,甚至也不是很正統的嘻哈音樂了,但在綜藝舞臺的審美框架里,這樣的編曲有它的作用和意義。實際上,《中國有嘻哈》比起之前幾檔音樂綜藝節目,劉洲在里面的作用是相當隱性的。不象《金曲撈》,舊歌本身的韻味已經是過去式,怎么改都可以,也容易出成績;也不象《蓋世英雄》,有電音這個大命題,對有電音聆聽基礎的人,改得好不好,一聽基本上能有個大致的判斷。《有嘻哈》更像一個反向的命題作文。你怎么改,它都離不開嘻哈這個頂層建筑,而且部分的選手本身也有一定的創作能力,怎么樣在保留他們的flow的基礎上,加點油添點醋,能讓這些本來透著地下味道,甚至有些還相當原始粗糙的作品能登上綜藝的舞臺,受著幾千萬人的審閱,對劉洲來說,這背后的難度比起前幾檔音樂節目有過之無不及。

  劉洲其中一個厲害之處,是他對各種音樂風格的包容和運用。作為制作人,熟知各種風格本是份內事,但怎么用則有學問,也和每個制作人的人生經歷息息相關。出生音樂世家,從小學習樂器,11歲開始學習編曲,15開始進入音樂編曲的行業,24歲開始當起了職業的編曲人。坊間流傳的這些履歷,一直缺少對劉洲音樂經歷里很重要的一環,就是他身為音樂劇制作人的身份研究。劉洲一共制作過四套音樂劇,最早的一部是2009年開心麻花的《白日夢》。這場音樂劇里充滿著街舞、Poping、摩登舞這些當時看來非常時髦的舶來的時尚元素,劉洲當時把中國傳統音樂放進了這些舶來品里,營造出一種魔幻的反差,充滿著那個年代獨有的青春的荷爾蒙。在這四部劉洲擔任音樂總監的音樂劇里,不得不提的是《昆侖神話》。

  

2.png

  在這部穿越式音樂劇里,出品人人王瑜當初給到劉洲的命題只有“要有東方元素卻要用國際化手段表達”這么一段話。結果劉洲做出了包括王瑜在內所有出品人認可的成品。在整部劇21個唱段,劉洲用上了很多種的音樂表達語匯,整體音樂雖然仍然以該類主題音樂劇慣常的蒙藏民族元素為主,但實際上表達上用的卻是西方流行音樂的手法。音樂劇,講究舞臺的音樂張力,舞臺上的戲劇感、沖突感、畫面感統統由音樂去推動塑造。有過音樂劇的創作和制作經驗,你就不難理解,劉洲為什么能在融合這個手法下,做出像《華陰老腔一聲喊》、《假行僧》這些本身具有舞臺張力的“炸歌”,也能在《我是歌手》的舞臺,找來一眾民族音樂好手為韓紅貢獻出一首《莫尼山》。同樣,能理解,在融合、民族、地方、傳統、現代這些關鍵詞之下的劉洲為什么把玩方言說唱的Gai簽到了自己靡下。

  《有嘻哈》第10期,劉洲對黃旭的《天堂來信》的評價是“我知道你在玩什么,也知道你在設計什么,我也知道你的flow為什么要這么去排,但有一點不要忘了,贏得大眾的心,你就贏了世界”。這番點評,在《有嘻哈》的舞臺背景之下,既是劉洲的制作人觀,也藏著音樂這個行業,贏大眾和做自己之間,不能盡表的修煉之術吧。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国产曰批视频免费观看完,中文字幕无码人妻777网,欧美特黄激情视频一区一区
亚洲日韩国产欧美一本大道 | 日韩高清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激情另类 | 亚洲色婷婷爱婷婷综合精品 | 亚洲香蕉伊综合在人在线观看 |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综合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