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粵港澳大灣區互聯網金融聯盟正通過系列交流活動引領區域開放創新合作模式發展。作為聯盟發起單位廣東互聯網金融協會的成員,2017年8月24至25日,民投金服首席品牌官吳丹亞女士應邀赴港,同20余位行業高管一同走訪了香港投資推廣署、香港聯交所、香港互聯網金融協會等金融機構和單位,并與香港政府金融機構領導及金融界權威人士就大灣區互金創新發展進行了深入交流。

立足國際金融視野,民投金服同香港金融界人士交流
此次訪港行程聚焦于金融科技。據權威調查統計,全球金融科技投資金額在2016年達232億美元,其中中國內地和香港金融科技投資金額達102億美元,占據1/2左右,顯示蓬勃發展趨勢。
作為香港與內地金融科技交流的重要橋梁,粵港澳大灣區互聯網金融聯盟由廣東互聯網金融協會今年4月聯合香港互聯網金融協會、澳門科技大學、廣州市普惠金融協會發起成立。
民投金服自今年7月加入廣東互聯網金融協會以來,一直大力支持協會各項活動。此次民投金服不僅作為協會優秀成員之一出席活動,還就自身發展同香港權威金融界人士進行了探討。

吳丹亞女士表示,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在金融科技領域展現絕佳優勢。目前全球最大100家金融科技公司中,有46家在香港運營。民投金服作為專注于優質抵押資產發展的網貸平臺,也在積極沉淀科技基因。目前已在借款人端、出借人端進行了金融科技布局,關注風險控制與用戶體驗。
香港投資推廣署金融科技主管夏多希先生對金融科技關注風險控制與用戶體驗的觀點表示認同。他介紹道,目前香港金融科技已形成了130+金融科技初創企業、200+金融科技活動、4個金融科技聯絡處、2個金融科技示范中心、4個金融科技加速器與眾多監管科技研究中心的格局。在技術領域,以網絡安全、區塊鏈、監管科技、保險科技、財富管理科技五個版塊為主,這些版塊多從不同層面以不同手段來降低金融風險,使用戶獲得更佳的回報體驗。
全球領先審計資訊公司香港安永會計師事務所負責人佘雋希則就東南亞各國金融科技的發展情況以及中英兩國科技金融發展差異作了詳細介紹。

金融科技賦能、合規化建設共促民投金服穩健發展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互聯網金融聯盟成立以來內部成員間的首次互動交流,此次活動不僅探討了金融科技發展,還在走訪流程上精心安排,就香港金融發展演變、風險監管、投融資合作作了探索。
吳丹亞認為,本次活動為粵港澳三地金融從業人員在全球金融視野下探索發展打開了一扇窗戶。其中香港創新的金融科技發展、成熟的金融資本市場運作經驗尤其值得借鑒。
網貸已走過十年,在風險控制諸多方面展現出一定的局限性,而應用金融科技恰能解決發展痛點,已成為互金平臺彎道超車的重要機會。從去年起,民投金服便加強了金融科技的布局。目前民投金服已在借款人端推出了“云頂護盾”抵押貸系統,提高風險管理能力;目前通過該抵押貸系統,相關業務審核總效率提升60%,審批總效率提升50%,人工審批單量占比減少20%,道德風險事件為零。
當前,民投金服不僅加強金融科技創新工作建設,還在備受關注的合規化進程中取得不錯成績。例如民投金服是業內首批簽署平安銀行存管,首批上線信息披露專區、首批獲得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三級認證的平臺。
吳丹亞表示,金融科技與合規化發展成為了優秀互金企業突破成長的雙通道,民投金服也將在此二領域不遺余力展開建設,為投資用戶帶來更穩健、更安心的理財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