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4日,被稱為“史上最嚴”的互金監管政策正式落地一周年。歷經這一輪大洗牌后,近四成平臺被淘汰,行業“二八效應”凸顯,整體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宜人貸等合規領先的金融科技企業,進一步贏得了發展先機和更大的市場份額。
監管政策的陸續出臺和落地,為行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也給從業者和用戶更多信心。歷經監管的幾輪洗禮,機構數量減少,交易規模穩步上升,而合規既是平臺發展的底線,也是金融科技企業制勝后監管時代的關鍵。
保障金融安全是金融監管的核心。宜人貸以科技驅動金融創新,不僅解決了金融普惠難題,而且有效地加強了風險控制體系。宜人貸獨創的大數據風控體系,基于用戶授權的信用數據、宜信11年的風控數據、合作伙伴的數據以及網絡公開數據,構建信用特征圖譜,對多維度數據進行智能調取分析,實時推送決策引擎。宜人貸通過自主研發的信用評分系統“宜人分”,實施科學的風險評級標準和風險定價,更加精準地判定用戶信用資質,實現更加公正的授信,進一步提升了風險管理水平。
在信息安全方面,宜人貸是最早一批獲得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三級備案證明的平臺。這意味著宜人貸在技術安全、系統管理、應急保障等方面達到國家標準,建立了完備的網絡信息安全保護體系。宜人貸還成為首批接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信用信息共享平臺的企業,并推出網貸行業首個安全漏洞平臺YISRC幫助平臺在第一時間感知最新的安全威脅、修復漏洞。
在信息披露方面,宜人貸也始終走在行業前列。作為中國金融科技在美國紐交所上市第一股,宜人貸定期發布財務報告,遵循國內監管政策和國際資本市場的嚴格標準,真實透明地公開運營狀況與經營業績。
日前,國內網貸行業第三方權威門戶網站網貸天眼對外發布了《100家網貸平臺合規排行榜》,宜人貸在風險提示、信披專欄、限額管理、銀行存管等9個方面獲得滿分,綜合評分位居榜首。此前,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年度《中國互聯網金融平臺風險評級與分析報告》中,宜人貸各項風控、安全指標及綜合評級均獲評全國第一。
宜人貸在運營及安全合規方面的突出表現,不僅獲得行業權威機構的認可,也贏得了眾多優質用戶的信任,保持高質穩健增長的發展勢頭,為“發展與監管”的平衡提供行業范本。截至2017年6月30日,宜人貸累計服務了近80萬借款人和約110萬名出借人,累計借款促成金額達到474億元。
監管政策的逐步落地,提升了行業準入門檻,幫助消費者更好地辨識平臺的合規性和專業性,讓更多平臺集中精力用科技來建立自己的“護城河”。憑借安全合規和穩健運營,宜人貸已連續四個月穩居網貸之家評級榜第一。宜人貸負責人表示,“合規”已成為現階段宜人貸的重要競爭力。未來,宜人貸將繼續著力配合監管要求,與行業同仁一起推進行業健康發展,打造開放、共贏的金融科技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