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1日上午,雪松控股集團總部大樓在廣州開發區動工,標志著這家廣州營收規模最大的民營企業正以堅定的決心和信心,繼續扎根廣州、扎根于黃埔區開發區這片沃土,用實際行動助力廣州實體經濟與總部經濟的發展。雪松控股董事局主席張勁在動工活動現場宣布,今年以來雪松各項業務發展迅猛,僅在廣州本地的營收預計就將突破1000億元。

雪松控股董事局主席張勁發表致辭
雪松控股集團是一家起步于廣州的綜合類產業集團,公司前身創辦于1997年,2015年重構整合為雪松控股集團。深耕實業20年,雪松不斷發展壯大,目前已布局大宗商品供應鏈、化工、文旅、地產、社區生態運營、養老等多個產業和領域,2016年實現營業收入1570億元,蟬聯廣州民企排行榜首位。
雪松全國綜合型總部位于黃埔區開創大道以南、開達路以西,由兩幢主辦公塔樓、附樓以及景觀下沉廣場等構成,規劃總建筑面積6.6萬平方米,可容納3500人辦公,投資總額逾10億元,是未來廣州科學城的地標性建筑。項目建成后,雪松也將積極引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進駐。

雪松控股集團總部大樓動工活動現場
廣州市委常委、黃埔區委書記、廣州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周亞偉,區委副書記、區長、廣州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陳小華,區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崔世剛,區政協主席鄧少敏等出席動工活動。
據陳小華介紹,雪松控股集團目前已在開發區創辦了20多家企業,今年上半年僅在開發區就已實現營業收入420億元,為該區經濟發展做出重大貢獻。陳小華表示,雪松控股集團總部入駐科學城,是近年來該區引進的重量級總部經濟項目,必將為該區高端產業聚集再添新動力。他希望雪松控股集團能夠在該區扎根,進一步做大做強,締造新的輝煌。
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助力實體經濟發展成績斐然,有目共睹。今年以來,黃埔區已有40多個項目簽約落戶,新項目入統營業收入約500億元。廣州開發區2016年總產值達到了7140億元,約占全市四成,并力爭到2020年工業總產值超過1萬億元。
雪松控股董事會主席張勁用“新黃埔速度”來形容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對雪松總部大樓項目的支持。張勁說,在該區高效優質、貼心周到的服務與支持下,雪松控股各項主營業務迅猛發展,2017年,雪松僅在廣州市的營業收入預計就將突破1000億。

雪松控股集團總部大樓效果圖
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是廣州發展工業經濟、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創新驅動發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四個主戰場”,并正在建設廣州第二中央商務區。在該區的發展路徑中,總部經濟是最重要的創新型產業集群之一。目前,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布局下,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已被譽為廣州最重要的經濟增長極,從產業平臺崛起,到創新力量集聚,正在成為國內外矚目的創新創業高地。
張勁表示,雪松是在廣州成長、發展起來的,幾十年來對于這座城市一直都充滿感激、感恩之情。面向未來,雪松將繼續以廣州為總部,深耕廣州,深耕開發區,積極在全國拓展業務,用亮眼的成績回報關心與厚愛。面向未來,雪松理應做好表率,勇于擔當,積極參與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廣州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張勁說,“近三十年經營企業的實戰經驗告訴我,所有的行業都在發生巨大的變革,行業的邊界正在被重塑,產業重構已經成為當下的常態。”張勁認為中國經濟產業轉型、消費升級已是大勢所趨,雪松結合企業自身優勢和特點,創造性地提出了雪松的戰略方法論——“重構產業價值,堅守未來主義”。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國家戰略背景下,這一雪松戰略方法論正逐步顯現出巨大的作用,并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理解與認同。
據介紹,今年以來雪松旗下各項業務繼續保持迅猛發展態勢——供通云業務穩健增長,正在開辟對行業產生重大影響的創新模式;文旅業務在業界已做出口碑,眾多地方政府主動上門尋求文旅小鎮合作,今年陸續還有新的項目落地;地產板塊在深耕珠三角的基礎上,已經把業務拓展到中西部省份;社區生態運營業務覆蓋到五省二十市,商業模式進一步完成迭代進化。值得一提的是,雪松在2016年底控股的齊翔騰達(002408)在今年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了近4倍,充分印證了雪松在產業優化運營與管理輸出方面的強大能力。(完)
雪松控股簡介
雪松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實業為本的綜合類產業集團。公司前身創辦于1997年,2015年重構整合為雪松控股集團。2016年,雪松控股實現銷售收入1570億元。
雪松控股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張勁先生于1971年生于廣州。張勁先生是廣東省政協委員, 深圳大學經濟學學士、香港理工大學管理學碩士,北京大學EMBA,曾榮獲《南方周末》“2016年度人物”、第六屆中國公益節“2016年度公益人物”等多個榮譽。
目前,雪松成員企業包括供通云供應鏈集團、化工產業集團(含齊翔騰達002408)、文化旅游集團、君華地產集團、社區生態運營集團、養老產業集團、金融服務集團等七大產業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