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佛大學中國教育論壇2016年會主題為“二十一世紀,中國教育何去何從?”,于2016年4月23日至4月24日在哈佛大學舉行。湖北籍學者、云大學發起人兼CEO、高等教育改革專家、職業生涯教育專家、創新人才培養專家文龍受邀此次會議并發表教育理念演講《吾國教育療法:大學的另種可能》,與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聯合國教科文駐華主席辛格、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哈佛大學文理學院前院長柯偉林、多元智能理論創始人霍華德·加德納、哈佛燕京學社社長裴宜理等知名人士同臺演講。
在演講中文龍提到大學生的職業教育問題。大學生是個被忽視的群體,轉型為職場人時,會面臨多重挑戰,時常會自卑迷茫焦慮,尤其需要"被賦能"、"找方向"、"學技能",重構思維和能力,最后拿到優質Offer,獲得認可和自信。因此,文龍精心打造了“5大類別、87門線上課程”,舉辦“100多場精選實踐活動”,凝聚“50多位職場金牌導師”真正幫助他們發生改變。
精鷹計劃也是文龍教育理念的一個實施點。文龍認為社會的亂源,起于“不相愛”。因為人人都想著如何利己,不想如何利人,結果就是相互損人利己,最后天下大亂,矛盾不斷、戰火不斷、悲痛不斷。這正是北大錢理群先生說的精致的利己主義者。文龍把這種模式稱為傳統精英主義,并提出新精鷹主義。所謂新精鷹,就是要有視人如己的精神,以善為出發點,無人我之分,能悲人之痛、憫人之窮。盡量多做利人利己的事,少做利人損己的事,不做利己損人和損人損己的事。將自己化作太陽,充實自己,照亮他人。云大學正是要培養這樣有思想、有能力、有責任的新精鷹。
文龍還談及云大學創辦點子的由來。據活動方介紹,文龍從08年開始創業,11年底加入創業初期的51talk,負責市場營銷,13年B輪后公司前景甚好,他卻毅然離開。“51Talk讓我看到在線教育的潛力,但我想做的是真正影響一批人。” 他看到在線教育的潛力,卻不知從何處著手,心中困惑,便決定游學,一路拜訪,從長江學者到院士,從大學校長到副國級教育家,從云南的貧困村縣到教育行業巨頭,歷時近1年,輾轉9座城,共計2萬里。文龍游學歸來,提出云大學理念。
然而創業開始并不順利,真教育尤其艱難。文龍嘗試了很多項目來踐行云大學理念,可都失敗了。這個過程持續了4年,文龍全靠積蓄支撐。但4年的努力,沒有白費,文龍終于摸索出了一套可行方法,還收獲了20萬粉絲,粉絲有的從大學跟到職場,有的從大一跟到大四,一直不離不棄陪伴他。
來自浙江大學2014級研究生王曉冬是眾多粉絲中的一員,他說:“第一次和文龍大大見面,內心還是有點小緊張的,當時龍哥坐在燈光下,穿得有點正式,周圍站了、坐了一圈人。我一眼就看出龍大是leader,很有距離感。尤其當龍大站起來時,太高了,我感覺自己特別卑微渺小,連說話的聲音都變小了。不過,經過三天的相處,我發現了龍哥逗逼、愛玩的天性,起初的距離感消失不見了。工作時,龍大是個博學、睿智、理性的人;生活中,龍哥卻是個會害羞的大男孩,有時候說著話突然就臉紅了。龍哥害羞的時候最可愛,完全沒有距離感。”
此次論壇聽眾是全球教育的政策制定者、研究學者、企業家及北美留學生,論壇現場座無虛席,文龍的演講得到一致好評。除了此次演講,文龍還發表其他演講,如《如何成為有思想的真大學生?》《如何才能不辜負大學四年?》《怎樣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游學?》《給即將高考的親愛的妹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