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從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高度,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戰略高度,對金融改革發展做出了前所未有的戰略定位,把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放在突出的位置。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的天職,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風險的根本舉措。這不僅明確界定了金融與實體經濟的關系,也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指明了方向。
做好金融工作,其實質就是做好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工作。因此,要回歸本源,把為實體經濟服務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要優化結構,完善金融市場、金融機構、金融產品體系;要強化監管,提高防范化解金融風險能力;要堅持市場導向,發揮市場在金融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一方面,通過服務實體經濟、促進實體經濟發展,使金融改革發展建立在更扎實的基礎上;另一方面,以實體經濟發展為支撐,能夠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提高應對金融風險的能力。
當前,我國經濟運行平穩,呈現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此時,更需要加大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力度,進一步鞏固國民經濟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這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提出的“六要”,即,要貫徹新發展理念,要把發展直接融資放在重要位置,要改善間接融資結構,要促進保險業發揮長期穩健風險管理和保障的功能,要建設普惠金融體系,要促進金融機構降低經營成本等,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提供了具體的政策思路,將有力地促進實體經濟與金融良性互動、相得益彰,推動實體經濟和金融協調發展,步入健康發展的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