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五位湖北籍企業家,同時也是武漢大學知名校友陳東升、艾路明、毛振華、雷軍及閻志同登《中國慈善家》2017年6月刊封面。在主題為《武大幫持炬前行》的一組封面文章里,五位企業家各自回溯了起于武漢大學的成長之路、價值選擇以及對母校與社會的回饋與擔當。
《中國慈善家》雜志是中國公益領域最權威期刊,這是該刊創刊七年來首次以地域商幫和校友群體為封面報道對象。此前,出現在該雜志上的封面人物,不乏洛克菲勒家族掌門人、前英國首相布萊爾、英國維珍集團理查德·布蘭森、牛根生(蒙牛集團創始人)、王健林(萬達集團董事長)、陳一丹(騰訊主要創始人、武漢學院舉辦人)及陳啟宗(香港恒隆集團董事局主席)等國內外著名慈善家。
陳東升、艾路明、毛振華、雷軍及閻志等畢業于武漢大學的企業家,受益于武大的人文教育,其拓新性創舉和成就在商界具有廣泛影響力,被譽為“武大幫”。作為“92”派的提出者和領軍人物,陳東升先后創辦嘉德拍賣、宅急送及泰康人壽三家企業,均發展為行業翹楚;艾路明創立的武漢當代科技產業集團現為湖北省最大的民營集團公司;毛振華為中國評級行業的開山人物,其創辦的中國誠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是中國第一大、世界第四大的信用評級公司;雷軍締造的小米科技,以改變中國國貨形象為使命,首創用互聯網開發手機操作系統的模式,創造了現代商業史上的成長奇跡;作為湖北首富,閻志創辦的卓爾控股專注于批發市場的供應鏈物業及交易服務,其旗下的漢口北國際貿易中心是中西部規模最大的消費品交易與物流平臺。
在接受《中國慈善家》的采訪時,五位企業家均感恩于武漢大學對其人生的影響。為此,他們多年來持續回饋母校,是累計為武漢大學捐款最多的五位校友。據艾瑞深中國校友網提供的數據,截至2017年,陳東升向武漢大學捐贈1.47億元;雷軍捐贈1.14億元;艾路明等捐贈1.02億元;閻志捐贈1億元;毛振華捐贈6000萬元-----五人共為武大捐贈5.23億元,占武大獲捐總額16.41億元的近三分之一。他們的捐贈,亦使得自2015年起,武漢大學連續三年位居中國高校校友捐贈排行榜第三名。“他們都是很成功的企業家,是武大的驕傲。”武漢大學校友企業家聯誼會秘書長蹇宏表示。
據《中國慈善家》介紹,2008年以來中國慈善事業開始蓬勃發展,企業家大額捐贈時代來臨,其中尤以浙江、福建、廣東三個省份為大額捐贈者最活躍地區。而近年來,湖北企業家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慈善排行榜上,引發業界關注。
不滿足于單純的資金捐贈,陳東升等人亦積極參與到社會公共事務中,如陳東升領銜亞布力論壇、艾路明任職阿拉善SEE生態協會副會長、閻志參與馬云發起的桃花源環保基金會等等。
校友是商業社會最重要的外部資源,繼區域商幫時代之后,校友商幫正在中國崛起。以陳東升為首的武大企業家校友抱團發展,欲將“武大幫”打造為中國第一大校友商幫。而在“武大幫”之外,武漢市政府亦看到開發和利用“校友資源”,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性和意義所在,將校友招商工作納入了工作重點,此舉同樣走在全國前列。
據不完全統計,武漢市目前共擁有高校80余所,自改革開放至今,累計為國家培養了300多萬高等人才。2017年初,武漢市政府正式啟動“百萬校友資智回漢工程”,將武漢校友作為招商引資、招才引智的生力軍。“大學校友是武漢趕超發展的獨特優勢和寶貴資源。”湖北省委副書記、武漢市委書記陳一新表示,“武漢多年來積累了豐富的校友資源,現在這些校友多已成長為全國各行各業的中堅力量,擁有豐富的資本源、技術源、信息源和人才源,他們應當成為推動武漢招商引資的一支積極力量。”
為了更好地支持校友回漢創業,武漢市發起設立了“武漢校友資智回漢產業引導基金”。該基金目標規模20億元人民幣,重點投向武漢校友在漢企業、校友企業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等,預計將直接帶動100億元校友資本回漢,間接拉動產業投資200億元——在首批“資智回漢杰出校友”的名單上,陳東升、雷軍、閻志等人赫然在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