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經濟
優化雙向投資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2018-01-21 10:12:47   來源:互聯網

   2012-2016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額(億美元)   2012-2015年外商直接投資額(億美元)   2015年對外直接投資名列世界前五位的國家(億美元)

  近年來,我國吸引外資與對外投資結構都發生了較大變化。吸引外資穩中求進,對外投資繼續快速增長,投資領域含金量正在不斷提升。我國雙向投資的發展,不僅促進了國內經濟的持續增長,也對全球投資復蘇、世界經濟增長及促進就業發揮了積極作用。

  綜合起來看,由于國內外眾多因素的疊加,加快了我國企業“引進來”、“走出去”步伐。2015年,我國已實現對外凈投資,資本大進大出的格局逐漸成為常態。2016年我國進入了吸引外資提質增效、對外投資快速增長的新階段。從中長期看,我國利用外資和對外投資還將保持高速增長。未來一段時間,我國對外凈投資將會成為大趨勢,這將讓眾多需要資本的國家受益。

  下一步,應從戰略高度謀劃、調整雙向投資布局,繼續實施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堅持互利共贏、“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著力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在投資規模繼續擴張的同時,著力調整和優化投資結構,更加注重投資的質量,著力提升國際化經營水平,培育提高境外投資企業經營管理和盈利能力,力爭形成多元化的境外投資新格局。

  □梁達

  ■

  2016年,中國在構建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在空間上,通過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中國對外開放由原來主要向東轉為向東南西北全方位開放。在內容上,中國積極參與和引領全球經濟治理,在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杭州峰會上,中國在貿易投資等多方面貢獻了“中國方案”。積極促進經濟一體化,推動金磚國家、中國—東盟的發展,推進亞太自貿區倡議,與多個國家和地區簽署自貿協定。同時,中國不斷完善對外開放體制,推動貿易便利化。雙向投資的快速發展,促進了中國與世界的共同發展,而這僅是中國擴大對外開放的一部分。

  1.利用外資和對外投資規模均創歷史新高,雙向投資基本平衡

  2013-2016年,我國累計實際使用外資4894億美元,年均增長3.1%;累計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4915億美元,年均增長21.6%。

  2016年,我國進入了吸引外資提質增效、對外投資快速增長的新階段。雙向投資可謂成果不凡:實際使用外資金額8132.2億元人民幣(折1260億美元),同比增長4.1%;累計實現投資11299.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4.1%,連續五年居世界前三位,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27900家,同比增長5%。吸收外資的質量也不斷提高。2016年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5716億元,比上年增長8.3%,其中高技術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增長86.1%。

  與此同時,2016年我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164個國家和地區的7961家境外企業進行了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累計實現投資11299.2億元人民幣(折合1701.1億美元),同比增長44.1%。

  2.全方位開放取得新進展

  在中國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加強與全球經貿合作的過程中,“一帶一路”正在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這在貿易和投資領域均有充分體現。2016年,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額6.3萬億元,占我國貿易總額比重達25.7%。

  截至2016年末,我國企業在沿線國家建立初具規模的境外經貿合作區56個,累計投資超過185億美元。一批重大工程和國際產能合作項目落地,高鐵、核電“走出去”邁出堅實步伐。自由貿易區建設不斷加快,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議定書正式生效,與冰島、瑞士、韓國、澳大利亞等國自貿區啟動實施。設立上海、廣東、天津等11個自貿試驗區和12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

  3.全球經濟治理話語權提升

  我國深入參與全球治理進程,在全球經濟制度建設中不斷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略。倡議建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設立絲路基金,成功主辦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亞太經合組織(APEC)北京峰會、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杭州峰會、博鰲亞洲論壇。2016年人民幣正式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SDR)籃子,人民幣成為國際儲備貨幣邁出重大步伐。

  4.對外直接投資首次躍居世界第二位

  從對外投資來看,近幾年來,我國對外投資規模一直保持著兩位數增長,尤其是“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給我國對外投資發展注入了新動能。2012-2015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快速增長,年均增長率為18.4%。2015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邁向新的臺階,全年投資額達1457億美元,首次躍居世界第二位,創歷史新高。

  5.開放型經濟體制加快構建

  2016年10月,人民幣正式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SDR籃子,人民幣國際化邁出重要步伐。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不斷完善,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全面實行,自由貿易區建設穩步推進,上海、廣東、天津等11個自貿試驗區和12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先后設立。2016年,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比上年增長38.7%;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進出口增長1倍以上。

  6.雙向投資促進了對外貿易加快發展

  近年來,我國充分發揮了雙向投資對貿易的促進作用,推動對外投資合作和貿易相結合,提高了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等。

  一是貨物進出口占世界比重繼續提高。據海關統計,2013-2015年,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居世界第一位。2016年,我國全年實現貨物進出口總額36856億美元,居世界第二位,占世界的比重從2012年的10.4%提高到11.5%。2012-2016年,我國進口總額僅次于美國穩居世界第二位,在國際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背景下,我國對世界經濟的復蘇做出了突出貢獻。

  二是對外服務貿易總額居世界第二位。2012年我國對外服務貿易總額居世界第四位,2013年上升至第三位,2014-2016年穩居世界第二位。2016年,我國對外服務貿易總額達6575億美元,據世界貿易組織數據,占世界比重由2012年的5.5%上升至2016年的6.9%。

  ■

  中國雙向投資的持續高速增長,既是中國企業轉型升級、提高國際競爭力的內在需求,也顯示出中國加快推進的“走出去”戰略正在取得積極的成效。

  1.雙向投資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

  近年來,國際經濟格局繼續發生深刻變化,世界各國努力實現經濟復蘇,國際產業重組和資源優化配置加快,各國與我國開展經貿合作意愿不斷加強,對與我國開展投資合作寄予厚望。因此,國際、國內形勢有利于開展對外投資合作,企業“走出去”動力持續增強。加之我國企業加大力度轉型升級,“走出去”步伐加快,對外投資合作發展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

  一方面,發達國家用于對外投資的資金有限,跨國公司也繼續將資金優先配置在母公司,而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速放緩對其對外投資影響更為顯著。另一方面,各國經濟復蘇和增長都需要大量投資,不少發展中國家存在資金缺口,外部融資需求普遍增加,由于短期資本流動可能引發泡沫,因此,各國更關注以直接投資為代表的長期資本流入。這些因素都為我國擴大境外投資、增強在全球直接投資的重要性提供了巨大機遇。

  2.中國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加快了雙向投資的發展

  近年來,我國傳統低成本競爭優勢趨于減弱,國際市場需求不振,“逆全球化”思潮抬頭,針對我國的貿易保護和限制措施明顯增多,要重建競爭新優勢,必須進一步提高開放水平,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開創對外開放的新局面。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順應我國經濟已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背景下,面對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格局的新變化,各有關方面以開放推創新、以開放助改革、以開放促發展,實施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堅持互利共贏、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著力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加快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產能合作,對外開放的深度和廣度得到了進一步拓展。

  3.“一帶一路”引領作用突出

  我國企業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產能合作,深化了我國與世界各國的互利合作。隨著“一帶一路”建設實施落實和建設,中國企業在研發、技術、品牌上進行了新的投入,引導國內產業轉型和再升級,抓住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加強了與沿線國家的多方合作,充分利用經貿往來的先導作用,使中國企業成為“一帶一路”上的先行官。截至2016年底,我國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直接投資145億美元;沿線國家對我直接投資新設立企業2905家,增長34.1%。2016年,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6.3萬億元,比上年增長0.5%,其中出口增長0.5%,進口增長0.4%。

  4.中國企業已具備“引進來”和“走出去”的條件和實力

  隨著我國工業化水平的提高、發展中國家工業化進程加快以及發達國家再工業化,中國經濟與世界各國經濟的融合更加緊密,中國資金、技術和設備越來越多地進入國際市場,中國產業優勢進一步顯現,國際產能合作增長強勁。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企業積累了豐富的產業資源、先進的技術水平、成熟的管理經驗,已經具備了“走出去”的能力。中國有能力幫助沿線國家和地區建設道路、橋梁、港口等基礎設施,并推動汽車、高鐵、鋼鐵、電力等產業的發展,擴大中國企業海外業務收入比重,更好地順應企業“走出去”和多元化發展的需要。

  5.企業轉型升級加快,推動了雙向投資的增長

  中國經濟已進入到新的工業化階段,不僅需要在全球產業分工中上升到新的水平,更需要全球化配置資源,特別是創新資源。因此,通過對外投資實現經濟升級是重要的戰略選擇。同時,隨著中國資產規模、國內儲蓄、結構調整等方面的發展與變化,中國已經具備了大規模海外投資的基礎條件。

  6.多種政策因素疊加作用顯現,營商環境持續改進

  近年來,商務部等有關部門持續推進境外投資便利化,實行備案為主的管理模式;積極搭建對外投資合作平臺,與有關國家簽署相關協議;務實推進重大項目,積極與有關國家開展工業化伙伴、境外經貿合作區、基礎設施和互聯互通建設;加大投融資支持力度,安排落實優惠信貸、項目融資、出口保險等政策支持;完善“走出去”公共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強化境外風險防范,維護了我國企業的海外權益。這些政策因素的疊加作用不斷顯現,為更多的企業“走出去”創造了一個好的營商環境。

  ■

  多種因素表明,未來較長時期,隨著我國進一步推進確立企業對外投資的主體地位,更多釋放企業境外投資的活力,對外投資還將保持高速增長,“走出去”也將進入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發展新階段。據商務部預計,我國未來5年對外投資增速會保持在10%以上,繼續保持在世界投資大國的行列。主要依據是:

  1.雙向投資面臨較好的國內、國際環境,出現新的發展機遇

  從國內形勢看,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經濟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將取得新進展,將為中國企業國際化提供強勁的內部支撐。2016年,中國GDP總量達到74.4萬億元,外匯儲備余額累計達3萬億美元。平穩的經濟增長、巨額的外匯儲備以及日益國際化的人民幣,為中國企業的國際化發展提供了強勁的支撐。雖然中國吸收和輸出直接投資增長迅速,但是無論是和全球平均水平相比,還是和東南亞小型經濟體相比,以及與同樣經濟體量的美國相比,都還有很大的差距。中國雖然成為資本凈輸出國,但相對于經濟總量來看,仍然不高,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2.中國對外投資將會繼續維持高速增長

  隨著“走出去”政策持續推進,配合“一帶一路”、“中國制造2025”等國家戰略的逐步落實,2017年中國海外投資有望保持10%以上的高速增長,并在未來5年保持迅猛增長勢頭,將進一步開拓發達國家市場,在能源資源、基礎設施建設和工業產品方面的12個重點領域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合作。

  3.“走出去”成為國家戰略,為對外投資創造一個好的政策環境

  目前,“走出去”成為深化改革、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重要舉措,為中國企業國際化指明了戰略方向,政府正在為更多的中國資本“走出去”創造條件,“以開放促改革”,“走出去”發展戰略已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進一步明確了“走出去”的發展戰略,鼓勵企業及個人擴大對外直接投資,這為中國企業與個人對外直接投資指明了發展方向,將進一步促進中國企業國際化發展的加速。

  與此同時,對外直接投資主管部門也加快了投資審批制度的改革,在新公布的《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中,新的核準投資目錄對境外投資項目大幅松綁。除了少數另有規定外,對外直接投資一律實行備案制,進一步減少了對企業海外投資的行政干預,企業“走出去”投資的自主性和市場化行為將明顯增強。

  4.基礎設施建設已成為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經濟體經濟復蘇和增長的動力

  預計在未來15年,全球用于基礎設施建設的費用將超過9萬億美元。因此,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已成為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經濟體經濟復蘇和增長的動力,也為中國對外投資提供新的更大的發展機遇。

  ■

  1.要把開放和創新融為一體,在提升“融”的水平上下工夫

  一方面,要以開放引領創新,在開放中推進創新。對照高標準、高水平,深化投資貿易自由、規則開放透明、監管公平高效、營商環境便利,形成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和公平、統一、高效的市場環境,更好集聚全球創新資源和海外高端人才,支持更高水平的“走出去”和“引進來”,提升運作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能力,提高代表國家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不斷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

  另一方面,要以創新推動更大的開放。解放思想、勇于突破,堅持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敢走與眾不同的新路,敢破不合時宜的制度,探索開放新領域,為推動實施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做好壓力測試。

  2.提升中國企業“走出去”的能力

  今后一段時期,“走出去”將進入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發展新階段。有關部門和企業要更加注重對外投資的質量和水平,著力提升我國企業國際化經營的程度,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加快培育參與國際經濟合作競爭的新優勢,提高我國企業“走出去”的能力,通過“走出去”進一步促進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

  3.落實相關政策,進一步營造良好的境外投資環境

  要繼續簡化審批,簡化境外上市、并購、設立銀行分支機構等核準手續;用好外經貿發展專項資金等現有政策,立足長遠支持一批重大項目。按照市場原則,拓寬外匯儲備運用渠道,支持企業在境內外發行股票或債券募集資金,發揮政策性金融工具作用,為重大裝備和優勢產能“走出去”提供合理的融資便利,營造良好的境外投資環境;提升政府、中介組織服務水平和能力,支持企業境外投資;鼓勵實力較強的國有企業、大型企業率先投資,取得經驗后再引導民營和中小企業境外投資;將境外投資與貨物和服務貿易、勞務輸出、工程承包、對外援助結合起來,加大對境外投資的帶動作用。

  4.加強境外投資促進工作

  要高度重視、認真研究、科學評估境外投資所面臨的新風險,及時發布風險預警,制定應對措施。深化對主要投資國利用外資政策研究,建立包括外交部門、商務部門、民間組織、行業協會在內的多層次、多渠道投資信息收集機制,為國內企業提供合適準確的投資信息。完善我國境外投資商會等自治組織,發揮其在處理和當地政府社團等關系、協調我國境外企業之間的關系、避免惡性競爭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5.加強境外投資監管,規范企業經營秩序

  要加強境外投資監管,規范企業經營秩序,堅決防止惡性競爭。建立健全風險評估和突發事件應急機制,強化風險防控,確保我國企業和公民在境外的安全。

  6.加快培養復合型人才和國際化專業人才

  要圍繞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強化人才引進培養保障機制,加大引進海外高層次專家力度,努力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復合型人才隊伍,有效提高企業“走出去”的核心競爭力。同時,要積極引入國際化人才,明確部分高校作為企業“走出去”的對接院校,重點培養相關語言類、貿易類、法律類等專業人才。

  2016年對外直接投資額(不含銀行、證券、保險)及其增長速度


(%)

























行 業對外直接投資金額比上年增長


(億美元)

總 計1701.144.1
其中:農、林、牧、漁業29.745.0
采礦業86.7-20.1
制造業310.6116.7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25.3-9.2
建筑業53.118.0
批發和零售業275.672.0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36.217.1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203.6252.2
房地產業106.417.4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国产曰批视频免费观看完,中文字幕无码人妻777网,欧美特黄激情视频一区一区
久久国产香蕉一区精品 | 真实国产普通话对白乱子子伦视频 | 宅女的午夜福利视频 | 亚洲欧洲国产综合另类国码 | 在线免费激情视频 | 五月天福利国产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