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經歷了多年快速增長之后,非洲經濟列車近年來遭遇逆風。當前,這個擁有眾多年輕人口的大陸,正通過非洲《2063年議程》的推進以及對青年的投資,不斷挖掘發展潛力,同時力圖深化中非合作,以推動經濟在逆風中前行。
在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正在非盟總部參加第29屆非盟峰會的多位官員表示,通過圍繞關于非洲未來長遠規劃的非洲《2063年議程》謀發展,一個繁榮和一體化的新非洲依然可期,而在這個過程中有必要加強與中國的合作。
非盟貿易與工業委員阿爾貝特·穆錢加說,預計在今年年底,非洲國家有望就非洲大陸自貿區完成第一階段的談判,初步建成一體化的市場。
非洲大陸自貿區涵蓋國家眾多,在國際上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形勢下,深挖區域內貿易潛力無疑可為非洲大陸發展提供重要動力。
“目前非洲區域內貿易僅占非洲總貿易額的14%,隨著非洲大陸自貿區的推進,這一比例有望在2021年提高到28%。”穆錢加說。
另外,多個大型基礎設施項目如高速鐵路、機場和水電站也已建成,助力區域互聯互通和電力自給自足。以中國修建6月通車的肯尼亞蒙內鐵路為例,說明非洲可以追求“跨越式發展”。
多位非盟官員還盛贊中國為非洲經濟發展作出的貢獻,并表示非洲要實現“2063年愿景”,需要和中國加強合作。
“我們將致力于加強與中國在農業領域的合作。中國在農業發展方面有非常豐富的經驗,我們能從中獲益很多。”非盟農村經濟和農業委員約瑟法·薩科說。農業是非洲的支柱產業,貢獻了非洲國內生產總值的三分之一。
根據國際咨詢機構麥肯錫公司日前發布的報告,中非經貿關系發展迅猛,中國企業給非洲帶來了投資、管理經驗以及創新活力,從而促進了非洲經濟的發展。報告認為,“中國在非洲的這種參與程度沒有哪個國家能與之匹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