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杭州7月1日電(見習記者 胡哲斐)7月1日是第23個國際合作社日,浙江省舉辦“2017·國際合作社日”主題活動暨合作經濟論壇。論壇上,浙江省眾多合作社專家共話合作經濟新藍圖,“聯合”一詞成為高頻詞匯,既是當前合作社面臨的新挑戰,也是合作經濟發展的新特征和必由之路。
記者了解到,浙江省合作社發展起步早、水平高,中國第一部省級地方性法規《浙江省農民專業合作社條例》、第一家經工商登記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均出現在浙江。而當前,在經濟環境多變、社會價值多元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下,合作社發展面臨著新挑戰。
“在農業經營趨于高度規模化、過度市場化的背景下,如何推動合作社在更高層次的聯合發展,來滿足日益成長壯大的現代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的綜合化服務需求,來實現各類涉農主體和農民群眾的共建共享。”浙江省供銷合作社聯合社黨委委員、監事會主任施祖法拋出新難題。
在浙江省供銷合作社聯合社黨委書記、理事會主任邵峰看來,“聯合”也是目前合作經濟發展新階段的最基本特征之一。“只有通過聯合發展,才能開展合作投資,才能讓參與合作組織中的弱者不掉隊。”邵峰說。
記者了解到,“2017·國際合作社日”的主題是“包容”,口號是“合作社不讓一個掉隊”。近年來,浙江在推動合作社包容發展上不斷探索,推動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與為農服務組織(企業)聯合起來,構建了由11個市農合聯、83個縣級農合聯、942個鄉級農合聯組成的和6.61萬個會員參加的農合聯組織體系。
“我們要進一步健全農合聯發展體制機制,讓農合聯真正成為農民共建共享的天堂。”施祖法表示,面對挑戰,要把“聯”字寫大,用聯合與合作的紐帶,把合作社和普通農戶納入現代農業發展的軌道。
據悉,本次論壇由浙江省科學界聯合會、浙江省供銷合作社聯合社和籌建中的浙江省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聯合會聯合主辦,浙江省供銷合作經濟學會、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浙江合作經濟管理學院和浙江大學中國農民合作組織研究中心浙江分中心聯合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