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與ofo小黃車聯合發布了全國6大城市“共享單車城市出行大數據”,武漢出行大數據新鮮出爐。數據顯示,武漢每天有1.3萬余人騎ofo往返光谷廣場地鐵站,華科大區域小黃車的使用頻率最高。另外,ofo小黃車的熱門騎行區域與商業中心的重疊度很高,但這些區域現有的縱向、橫向公交交通網絡還不夠發達。

地鐵+共享單車是武漢市民主要接駁方式 ofo華科大區域使用頻率最高
根據“共享單車城市出行大數據”顯示,武漢市民“最后一公里”的接駁方式主要為地鐵+共享單車,以地鐵站為起點騎共享單車出發的人更多,且呈現明顯的早晚高峰趨勢。在武漢,平均每天有超1.3萬人騎著小黃車往返于光谷廣場地鐵站,而在街道口、廣埠屯、漢正街地鐵站,平均每天騎ofo小黃車往返的用戶分別超過9000人、8600人、8500人。這意味著,在市中心區域的地鐵站共享單車使用流動性較為順暢,而離市中心較遠的大學城騎行頻率更高。
另外,華科大區域也是ofo小黃車使用頻率最高的區域,每5天就有1001到1452單的往返頻率,遠高于王家墩、鐘家村、東亭等區域,在出行版圖上顯示為紅色。華中科技大學也是ofo小黃車最熱門的往返區域,從華科大到大洋百貨是往返頻率最高的路線,這意味著,不少在校學生熱衷于騎ofo小黃車往返于學校與商圈之間,ofo深受年輕人的青睞。


ofo熱門區域與商圈重疊度高 但縱橫公交網還不夠發達
一般來說,城市交通樞紐按照市民出行規律來設置,ofo在此基礎上把公共交通延伸到市民生活工作場景的最后一公里。在ofo剛進入一個城市時,通常會在人流量大、用車需求高的大型交通樞紐附近投放單車,等這些站點的車都被騎走之后,就有數據來分析這座城市的具體運營策略。

根據ofo發布的武漢出行大數據,小黃車熱門區域與武漢商業中心重疊度較高,在江漢路、中南路、街道口等重要商圈,ofo小黃車的出行熱度很高。不過,對照ofo運行線路周邊的公共交通狀況,這些區域現有的縱向、橫向公交交通網絡并不發達,微循環路網建設有待完善。
ofo的武漢出行大數據不僅描繪出武漢市民短途出行版圖,也有利于幫助城市管理者完善城市內部交通規劃。相信隨著ofo海量數據的積累,ofo能對城市交通規劃運籌發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