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翟璐
翟璐,現為國家級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陶瓷紫砂藝術家協會理事,中國陶瓷紫砂藝術家協會紫砂藝術推廣中心主任。自幼在父輩的熏陶下對陶瓷藝術頗感濃厚興趣,原師承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李守才研習均陶堆花技藝,后拜國家級研高級高級工藝美術師范早大為師,悉心研習紫砂壺的造型設計和創作,遂成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徐漢堂的再傳弟子,在師輩們的關懷指導下成立了"紫玉居"陶藝工作室,并以堆花藝術與紫砂藝術進行藝術融合,其作品古樸典雅,自得天趣,深受國內外收藏愛好者的青眛。

翟璐老師紫砂藝術作品
對于堆花藝術和紫砂藝術的融合,翟璐有其獨特的見解也有其獨到的手法,在2016年2016第四屆中國國際(河北)茶文化博覽交易會上,翟璐的紫砂堆花表演吸引了觀眾駐足欣賞,在記者采訪時翟璐告訴記者,堆花工藝運用在紫砂壺的制作中,為壺的氣韻增添了一絲靈動。她說:“手工壺與機制壺的最大區別就在于,手工壺是充滿了靈性的。堆花工藝運用在紫砂壺的制作過程中,極大豐富了一把壺的氣韻。”2017第五屆中國國際(河北)茶文化博覽交易會上翟璐進行了如何辨別好茶壺的直播分享。都說好茶配好壺,為什么這么說呢,紫砂壺既有機械強度,又有一定的透氣率,泡茶既不奪香又無熟湯氣,色香味皆蘊;紫砂壺能吸收茶汁,空壺注入沸水也有茶香;紫砂壺日久不用,用開水一燙洗凈,泡茶原味不變;紫砂壺冷熱急變性好,寒天注入沸水不會脹裂,提握撫拿不會灸手;紫砂陶奈燒,至于火爐煮茶也不會爆裂。所以綜上,一把優質的紫砂壺作品對喝茶的人士來說是倍感重要的。

翟璐老師紫砂藝術作品
其作品將堆花藝術和紫砂藝術相結合,結合自己的思想內涵,創作出緊跟時代步伐的老器新作,著重創新,使傳統紫砂文化得到一定的升華。
獲獎經歷:翟璐紫砂藝術作品漢扁壺于2012年被中華民族藝術珍品館收藏;松鼠葡萄紫砂壺全息數據2012年被收入北京手工藝術協會鑒定鑒證數據庫;龍供春壺在2008年獲第十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金獎。
漢扁壺乃是經典壺型,受曼生壺的影響,此壺較早出現流線型。之后陳壽珍總結前人經驗,反復造化提煉,將漢扁壺提升到另一個境界,為后人經常模仿的典范。翟璐老師作品漢扁壺選料精,將女性獨有的細膩與溫柔都融入了她的作品之中。供春壺的制作在中國紫砂壺的發展史上有著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紫砂壺走向成熟并發展到高峰的開端,而供春壺也已成為中國紫砂壺的一個象征,是中國工藝史上一個不可或缺的代表。
翟璐老師的紫砂作品因其充滿靈性充滿氣韻而更顯生動,同時這也是手工壺區別于機制壺最大的特性,是模仿不出來的,需要靠厚實的藝術功底和知性的理解認知。在翟璐看來,一件真正的藝術品會在使用中慢慢地體會到其中的內涵、德行,同樣在翟璐老師身上,我們能夠真切的感受到藝術文化與生活碰撞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