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港通終于正式獲批。
不再設總額度限制、每日額度限制保持不變、深圳創業板初期僅限機構專業投資者參與、內地個人投資者參與門檻并未降低、ETF具備條件后納入互聯互通……相對于滬港通,深港通這一系列的“變”與“不變”,背后到底包含了兩地監管部門怎樣的考慮?昨日,香港交易所連夜召開新聞發布會,行政總裁李小加向市場詳細講述了深港通決策背后的故事。
不同的人走不同的橋
如市場所愿,深港通不再設總額度限制,滬港通總額度也即時取消。但是,每日額度限制保留了下來,深港通每日額度與滬港通現行標準一致,即深股通每日額度130億元人民幣,深港通下的港股通每日額度105億元人民幣。雙方可根據運營情況對投資額度進行調整。
對此,李小加指出,經過近兩年的平穩、安全運營,滬港通沒有出現大的問題,中國正在推進改革開放,取消總額度限制反映了監管層對滬港通及深港通運作的高度信心。至于保留每日額度,是為了在市場萬一出現預期外的大規模資金流動時,可起到“剎車”、“減速”的作用,穩定市場。
李小加還認為,深港通“通車”后未必會分流滬港通資金。“建橋的人希望橋有人用,希望交易量越來越大,深圳和上海股票性質不一樣,深港通下的港股通包含了近一百只滬港通下的港股通所沒有的港股,不同的人走不同的橋,習慣了滬港通的可以繼續通過滬港通來交易;若是投資者習慣用深市的賬戶操作,或是想買滬港通下的港股通所沒有的港股,則可以通過深港通。而無論是南向還是北向,市場都并不缺錢”。
據港交所介紹,深股通將涵蓋約880只合資格股票,包括市值至少達到人民幣60億元的深證成分指數及深證中小創新指數成分股,以及同時在深圳和香港上市的A+H股。不過,深圳創業板初期將僅限于機構專業投資者參與。
而深港通下的港股通,將涵蓋約417只合資格股票。除了現有滬港通下的318只港股通標的外,還加入市值至少達港幣50億元的恒生綜合小型股指數成分股,以及同時在深圳和香港上市的A+H股。
創業板初期僅限機構參與
根據李小加介紹,試點初期,共有約200只深圳創業板股票成為深港通標的,但是深圳創業板初期將僅限于機構專業投資者參與。
李小加表示,內地個人投資者參與深圳創業板也是有門檻的,與內地投資者一樣,香港散戶投資者也應該在進行相關風險提示后,再投資深圳創業板。目前香港散戶參與深圳創業板的具體工作相關方面正在努力,初期則只允許香港證監會認定的機構專業投資者參與。
值得注意的是,市場非常期待的降低個人投資者參與滬港通的門檻,此次聯合公告并沒有提及。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港股通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指引》,參與港股通的境內投資者僅限于機構投資者或者證券賬戶(含資金)余額不低于50萬元的個人投資者,李小加表示,深港通也將維持這一安排。但是,他強調,未來門檻會越來越低,每日可投資額度也會越來越大。
滬港通深港通會繼續增量擴容
根據聯合公告,中國證監會與香港證監會已就交易所買賣基金(ETF)納入互聯互通的投資標的達成共識,待深港通運行一段時間,相關條件具備后推出實施。
李小加表示,由于兩地的清算、結算系統不一樣, ETF跟現貨股票也不一樣,這就要求滬、深、港三個交易所,把具體的細節理順,才能將ETF納入互聯互通的投資標的中來。“這里面的工作量不小,但我們會盡快努力,希望明年能推出。”李小加說。
李小加還指出,深港通的批復使得互聯互通實現了質的飛躍,二級市場基礎設施建設好以后,未來滬港通、深港通一定會繼續增量、擴容,越來越多的股票會納入進來,新股、債券、指數、商品、衍生產品、貨幣產品等,將來都會慢慢被納入進來。
此外,交易、結算及收費等方面的安排在深港通下維持不變,即兩地投資者各自通過當地經紀商進行買賣,經由當地交易所在對方市場設立的子公司傳遞訂單。目前,港交所已在深圳前海成立了一家新的聯交所訂單路由子公司。
港交所還表示,宣布將推出深港通后,還需要經過修訂相關細則、市場各方準備及市場演習、市場溝通與投資者教育等環節,直至深港通正式推出,所需的準備工作大概需時4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