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訊員:呂清妍 翁逸豪)為了深入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五育并舉,武漢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通過組織開展變廢為寶”創意手工和“宿管體驗日”兩項特色活動,將心理健康教育與勞動教育實踐深入融合,引導學生在勞動中培育積極心理品質,塑造健全心智人格。
巧手縫紉心靈:廢舊物品變身記
5月初,外國語學院于武漢科技大學黃家湖校區南園一站式舉辦了一場“變廢為寶”活動,旨在為學生們帶來一場心靈療愈之旅,讓學生的雙手和心靈分別得到鍛煉與撫慰。
活動現場,參與的學生利用舊衣物、廢棄布料、破損文具等材料,通過剪裁、縫補、拼接等方式進行創意改造。學院提供了針線、布料膠水、裝飾配件等工具,并安排學生骨干現場進行技術指導。活動負責人趙怡萌展示了一件由舊牛仔褲改造成的背包,并帶領參與的學生利用碎布制作玩偶。參與的學生還自由發揮創意,,用雙手將廢舊物品轉化為實用物件和藝術裝飾。
“每一塊布料都承載著獨特的紋理與色彩,組合在一起,就像把生活中那些看似零散的快樂片段拼湊成一幅完整的心靈畫卷。”趙怡萌表示。外國語學院學生工作辦公室主任程騰飛說道:“這種沉浸式的勞動體驗不僅鍛煉了動手能力,更成為緩解學生學業壓力的有效方式。”
角色互換體驗:宿管工作初體驗
5月中旬,外國語學院在武漢科技大學黃家湖校區學生宿舍南八樓開啟了一場特殊的“宿管體驗日”活動。參與體驗的學生分時分點到達工作崗位,在宿管阿姨們的悉心指導下,開始了工作。從細致入微地檢查宿舍安全及衛生,到整理車輛、花卉養護、門崗執勤,再到參與公共區域的清潔維護,看似簡單的任務,卻需要足夠的耐心與細心。學生在活動中也漸漸意識到,宿舍管理工作并非想象中那么簡單,每個細節都關乎著宿舍管理的有序進行。
“以前總覺得宿管工作很輕松,親身體驗后才明白其中的辛苦。”參與活動的同學表示。宿管阿姨們還借此機會向同學們強調了宿舍安全規范,特別是大功率電器使用的危害性。這種角色互換的體驗,讓同學們對宿舍管理有了更深的理解。
學院團委書記裴林茹表示:“本次活動在學生公寓開展,希望通過角色體驗活動,讓學生們了解到宿舍管理人員的工作內容,感受宿舍管理人員在工作中的不易,增強同學們的感恩意識,從而在自己的心中培植一種感恩的情感,無論是對待學校老師、家人或朋友,都能以一顆感恩的心去面對。”
從創意手工到生活體驗,外國語學院通過多元化的勞動教育形式,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感悟成長,在角色體驗中學會感恩,真正實現了勞動育人的教育目標。武漢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黨委副書記彭小波說道:“本次融合實踐活動是一個新的開始和嘗試,不僅讓學生掌握了基本的勞動知識,培養了積極的勞動精神,更讓學生在勞動實踐中培養了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未來,學院將進一步把心理健康教育同勞動教育深度融合,挖掘勞動教育所蘊含的價值觀引領、心理疏導及人格塑造功能,引導學生在勞動中進行自我探索、自我認識,在勞動實踐過程中舒緩壓力,愉悅心情,放松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