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經濟
新華財經丨寬松政策逐漸退出 2021年信用債償兌壓力依舊難消
2021-01-26 09:16:20   來源:新華網

新華財經上海1月25日電(記者 楊溢仁)盡管中國經濟持續穩步復蘇,但信用債市場始終未能解除風險“警報”。

開年以來,不論是“18鴻達興業MTN001” “18皖經建MTN001”的付息違約,還是億利資源集團有限公司評級的被動下調,亦或是廣東太安堂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公司債本金延期兌付……種種跡象說明,在大環境切換至“穩貨幣+緊信用”的背景下,鑒于2021年信用債的總待償規模將較2020年進一步上升,后續信用風險的集中曝光依舊值得警惕。

違約風險難散

雖然為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負面沖擊,2020年以來管理層祭出了政策“組合拳”,以期助力企業渡過難關,但在這場“戰疫”的過程中,仍有不少行業和企業未能經受住沖擊,最終陷入了債務償兌困難的窘境。

東方金誠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共有110只信用債發生違約,涉及債券本金金額1433.01億元,新增違約主體30家;平均違約本金金額為13.03億元/只,較2019年大幅增長49.78%。

值得一提的是,信用風險正在向更高資質主體遷移,2020年主要信用等級與相應的違約率水平不再滿足信用評級越低、違約率越高的規律,其中AA+與AA級甚至出現了倒掛現象。

顯然,在國內信用債評級整體“虛高”的背景下,此前所謂的“優質”主體亦不再是絕對安全領域。

“這意味著不同于2018年至2019年的民企違約潮,眼下‘大而不倒信仰’‘國企信仰’正受到沖擊。新增違約風險的波及面及影響亦在加深。” 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分析師梅佳指出,“據統計,2005年至2020年全部AAA級主體的平均發債金額為20.86億元/只,AA+級為9.43億元/只,而2020年新增違約主體的平均發債金額為13.03億元/只,已明顯高于AA+級的平均發行規模。”

大部分業內人士判斷,2021年,信用風險的“達摩克里斯之劍”仍將高懸于市場上方。

償兌壓力高企

可以看到,1月尚未結束,已有包括“18鴻達興業MTN001” “18皖經建MTN001”付息違約、億利資源集團有限公司信用評級被動下調、廣東太安堂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公司債本金延期兌付等風險事件頻頻曝光。

“觀察已公布的2020年12月PMI數據,大、中型企業運行總體穩定,而小型企業的PMI卻降至榮枯線以下,這說明企業規模雖不是衡量其經營壓力和風險的決定性因素,但依舊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一位機構交易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稱。

2021年,信用債的兌付規模及違約壓力到底有多大?

綜合考慮債券到期、本金提前兌付、回售和贖回情況,根據券商測算,2021年信用債的總待償規模(含超短融)為90369.71億元,較2020年上升6.96%。

“當緊信用疊加更高的待償還壓力,我們判斷,后續低資質群體很可能會成為風險最集中的‘雷區’。” 梅佳直言,“經過測算,2021年國企債尤其是低評級國企債的待償還量提升更為明顯,在信用風險向地方國有企業遷移的情況下,預計該部分主體2021年的違約率將進一步上升。”

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亦表示,考慮到還本付息延期政策到期、金融條件收緊,以及此前寬松政策的逐步退出,后續債券違約和銀行壞賬大概率會進一步增多,特別是部分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地方國企和小微企業,且前兩者可能給信用市場帶來一定波動,如果處置不當,信用事件可能會產生較強的溢出效應。

市場建設尤待完善

據記者了解,2020年以來,信用違約雖頻頻發生,但相關債券的回收比例卻繼續下降,平均回收期亦進一步拉長。

公開數據顯示,2020年兌付取得進展的違約債券有16只,而完成本息全額兌付的債券僅5只,涉及發行人4家。其中,有2家為2020年新增違約主體。

此外,相對2020年新增違約債券的總金額,新增兌付金額為25.89億元,兌付比例僅為1.81%,違約債券的回收比例繼續下降。2020年的違約平均回收期為387天/只,較2014年至2019年的歷史兌付周期顯著拉長三倍有余。

無疑,眼下由頂層設計著手,推動信用債市場建設的持續完善已刻不容緩。

業界專家建議,首先,助力構建透明度更高的信息披露機制仍是重中之重。畢竟,良好的信披能有效解決信息不對稱導致的市場波動,是市場約束企業行為的重要途徑。而在此基礎上,相關機構才能建立起高度市場化的監督機制,促進發行人高質量發展。

其次,需進一步完善違約處置機制。一個成熟的債券市場應允許不同信用水平的發行人融資,然而,若違約成本較低,則難免產生負向激勵效應。加強整個社會的信用體系建設、完善違約處置機制,讓企業為違約付出較高成本,這條路任重道遠。

再者,應提高我國評級機構的評級質量,提升信用級別區分度,更好地服務投資人。

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陳剛明本周亦公開表示,后續要在“助力防范金融風險”方面“下功夫”,要助力市場穩健運行,完善統計監測體系,持續跟蹤風險事件。同時,加大對中債風險管理指標的挖掘力度,推出多維度信用風險預警工具。另外,還要優化企業債務風險監測系統和信用評價檔案應用,不斷做好債券、理財、信貸、政府出資產業基金等領域的動態監測和跨市場風險甄別。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国产曰批视频免费观看完,中文字幕无码人妻777网,欧美特黄激情视频一区一区
中文欧美日韩久久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作爱视频 | 推油少妇久久99久久99久久 | 日本日本乱码伦不卡视频 | 日韩一区二区写真视频 | 欧美性爱专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