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保險+科技”的發展之路上,傳統中小險企該如何破局和深入?又為行業發展和客戶帶來了什么價值?
綜觀近幾年富德生命人壽的發展史,就是一家傳統中小險企在“保險+科技”方面積極探索的歷程。該公司以科技賦能為依托,見招拆招順應各種變局,積極推動公司走向價值轉型發展之路,也因之圈定了線上新版圖。
擁抱變局:科技助力險企實現雙重轉型
從1997年中國第一家保險網站——現“中國保險網”誕生至今,中國保險業的“互聯網+”進程已走過風云變幻、銳意進取的23年。
2013年被稱為互聯網保險元年。這一年,行業開啟了群雄逐鹿的格局:以平安為代表的傳統保險巨頭紛紛把“保險+科技”列入戰略綱領;“三馬同槽”的眾安在線獲得首張互聯網保險公司牌照,更多純互聯網保險公司加入戰局;以資本、科技為主導的互聯網保險第三方平臺紛紛涌現。
“觸網”是大勢所趨。這一年,作為一家傳統中小險企,富德生命人壽開始落子布局“互聯網+”,創建電商中心。當年的雙十一全民電商節,該公司運營了1個月的天貓旗艦店僅用7 小時 46 分就突破了一億銷售額。數字化轉型的良好開局,讓這家公司更堅定了“保險+科技”的道路。
近幾年,行業的發展同時經歷著數字化和“回歸保障”的雙重轉型。一方面,電子支付、電子簽名、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等各種科技逐漸成熟,“保險+科技”的商業實踐讓險企跨上全新發展平臺。另一方面,過去靠以“短平快”業務提升規模的發展方式在逐漸趨嚴的監管下難以再現,市場和行業呼喚險企“回歸保障”的價值定位。
此時,眾多像富德生命人壽這樣的中小險企,更清晰了自身的發展路徑:借助科技不斷挖掘內生動力,以科技助力價值轉型和高質量發展。
據保險行業協會統計,到2020年3月份,中國一共有652家保險機構在互聯網上銷售保險。在中國保險“互聯網+”化的未來進程中,在全新的數字化保險生態圈的塑造過程中,競爭主體日益增多,行業競爭日趨激烈。
從“觸網”至今,富德生命人壽走過了七年的積極探索之路。面對未來的挑戰與機遇,富德生命人壽給出了這樣的答案:持續探索價值轉型之路,通過創新業務模式、技術手段等深挖價值業務潛力。
求新求變:互聯網思維重塑保險價值鏈
從全球保險業的發展態勢看,全新的數字化保險生態圈正在逐漸形成。在數字化的浪潮中,保險被互聯網科技重新定義,保險價值鏈被重構。
面對全新的互聯網應用場景,富德生命人壽綜合運用人臉識別、電子簽名、OCR 等技術,實現投保、核保、保全、理賠的保單全生命周期的全流程電子化,極大地提升用戶體驗。例如:過去在柜臺需1個小時辦理的保全業務,現在使用微信自助辦理只需3分鐘。
理賠服務是保險服務中最為關鍵的一環。為不斷提升理賠效率和客戶滿意度,富德生命人壽積極應用生物識別、云服務、大數據等技術,不斷推陳出新,持續迭代優化服務模式。
富德生命人壽的理賠服務先后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從最早的理賠人員上門理賠,逐漸過度到電子化理賠,再到綜合運用先進科技的智能化理賠。隨著移動互聯網科技的不斷發展,理賠服務進入了移動化、智能化的階段。
特別是在今年疫情期間,富德生命人壽應用“免接觸”的全新服務場景,依托多年積淀的科技賦能綜合服務平臺,實現7*24小時不打烊的在線服務,順利應對這一場疫情“大考”。官網、微信、E動生命APP、云服務APP等多終端線上服務矩陣支持全天候的“空中運營”,而空中簽名、視頻核保、人工智能“富小寶”展業助手等科技手段解決了疫情期間的業務難點,讓客戶足不出戶即可辦理相關服務。
“核保很快就完成了,這個很方便嘛。” 2020年3月18日,作為富德生命人壽湖北分公司首例運用視頻核保的保單投保人,湖北襄陽的劉女士贊不絕口。彼時湖北還處在疫情爆發期間,劉女士想給15歲的孩子買一份健康險。在營運人員的遠程指引下,劉女士通過微信小程序發起了與核保員的視頻連線。不到2分鐘,視頻核保就結束了,保單順利承保。
“視頻核保”是富德生命人壽以科技提高運營效率的眾多場景化運用的項目之一。“視頻核保”以貼心的話代替冰冷的文字,以線上互動代替傳統的“依賴函件收集資料”,將3至5天的核保時間縮短至幾分鐘,極大地簡化流程,為客戶帶來打通“最后一公里”后的便捷與溫暖。
富德生命人壽2020年上半年理賠報告的一組數據,正是其在理賠服務上不斷提升的體現:小額理賠案件平均索賠支付周期0.20天,理賠件均結案時效僅為0.65天,移動理賠完成8.15萬件,E化率占比達到61.51%。
初心不變:在激烈競爭中突圍的秘訣
互聯網保險業務不像傳統業務那么“面對面”,只有真正“用心”了,才能讓客戶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升級的體驗和服務的溫情。無論是在產品開發還是運營服務的各環節,富德生命人壽都始終堅持“回歸保障”的行業初心,回歸以人為本的理念,用心傳遞服務的溫度,這成為其在激烈競爭中突圍的秘訣。
隨著保險“回歸保障”理念的持續落地,保障類產品成為保險公司發展的新藍海。與傳統保險產品或高現價產品相比,保障型產品的運營復雜程度更高。與此同時,保險消費者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也在升級,對保險運營服務提出了新的挑戰。
在新業態下,互聯網保險產品更注重從客戶的視角去看產品。例如,富德生命人壽電商渠道推出的“寶貝存錢罐”少兒教育年金險、“大富翁”養老年金險、百萬醫療險等這三大產品,就一直是堅持以客戶的體驗為中心去設計運營,在產品打磨、運營推廣、平臺優化、隊伍建設等方面不斷創新,基本上每周、每月都在迭代更新產品,不斷貼近客戶的需求。
在產品開發階段,產品團隊通過市場調研、分析歷史銷售數據以及產品展示頁面的用戶點擊習慣,去了解客戶的特點和偏好,圍繞客戶痛點進行產品設計。產品上市后,團隊及時與客戶互動,研究客戶的體驗結果。客戶還可以從自身需求出發反饋對產品的建議,幫助完成產品的改進升級。例如,在今年春節期間,該公司電商中心為滿足市場所需,于1月31日著手開發包含新冠肺炎感染責任的“安心保”意外險新產品,2月2日即完成產品上線,1天內承保超過5萬件,2天超過10萬件,深受廣大客戶青睞。
站在2020年的時間節點看未來,“保險+科技”已棋至中盤。在這個變動不居的時代,唯有與變同行、與時代同行、與科技同行是最好的方向。相信像富德生命人壽這樣的中小型險企,能釋放出更多潛力,為市場帶來更多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