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研人員、科研單位請注意!
???
科學技術部印發的
《科學技術活動違規行為處理暫行規定》
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
1科研違規?嚴懲!
該規定適用于相關單位和人員在開展有關科學技術活動過程中出現的違規行為的處理。
《規定》明確了以下均屬于違規行為↓↓↓
在科學技術活動的申報、評審、實施、驗收、監督檢查和評估評價等活動中提供虛假材料,實施“打招呼”“走關系”等請托行為。
故意夸大研究基礎、學術價值或科技成果的技術價值、社會經濟效益,隱瞞技術風險,造成負面影響或財政資金損失。
抄襲、剽竊、侵占、篡改他人科學技術成果,編造科學技術成果,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等。
虛報、冒領、挪用、套取財政科研資金。
采取弄虛作假等不正當手段獲取科學技術活動相關業務。
從事學術論文買賣、代寫代投以及偽造、虛構、篡改研究數據等。
違規行為涉及科學技術活動的核心關鍵任務、約束性目標或指標,并導致相關科學技術活動停滯、嚴重偏離約定目標,或造成特別嚴重負面影響或財政資金損失,對違規單位和個人取消5年以上直至永久相關資格。
2“科研造假”屢禁不止
近年來,我國的“科研造假”事件屢禁不止。據統計,2019年我國學者因實驗數據造假等問題被撤稿英文論文447篇,創近五年歷史新高。
今年7月就有兩起嚴重的“科研造假”事件,引起網絡熱議。
天津大學和廈門大學兩位同年畢業的碩士被曝其畢業論文存在高度雷同的情況。對此,兩所大學7月10日發布處理通報,認定涉事兩名學生存在由他人代寫、買賣論文的學術不端行為,均撤銷其所獲碩士學位,收回、注銷碩士學位證書。
造假行為不僅存在于大學生,還有小學生研究癌癥獲得論文獎項,被網友質疑“學術論文造假,要從兒子做起”。
云南昆明六年級小學生陳某某,就憑借關于結直腸癌基因研究的課題,獲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被稱為“人造神童”。事件引發關注后,大賽組委會于7月15日通報:項目研究報告的專業程度超出了作者認知水平和寫作能力,項目研究報告不可能由作者本人獨立撰寫,決定撤銷其獎項,收回獎牌和證書。
說到論文造假,不得不提“翟天臨事件”。至今,“翟天臨”仍是畢業季時大學生們常提的名字。
2019年2月8日,當時已經被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錄為博士后的翟天臨在直播中回答網友提問時,卻表示:不知知網為何物。隨后他的博士學位真實性受到質疑,北京電影學院和北京大學介入調查。
△正在直播的翟天臨
2月16日,北京大學發布關于招募翟天臨為博士后的調查說明:確認翟天臨存在學術不端行為,同意翟天臨退站。2月19日, 北京電影學院發布關于“翟天臨涉嫌學術不端”等問題的調查進展情況說明,宣布撤銷翟天臨博士學位,取消陳浥博導資格。3“論文代寫”遍布網絡平臺
“科研造假”中,最常見的行為還是“論文代寫”。盡管學校、教育部等相關部門已經明令禁止“論文代寫”,許多網絡平臺也屏蔽了“論文代寫”等關鍵詞,但是仍屢禁不止,小編嘗試在各網絡平臺搜索“論文”“論文代”“論文dai寫”等字眼,很容易就能找到相關的交易鏈條。
小編在淘寶搜索“論文”,首頁立即冒出許多論文代寫代發的商家,標有“畢業論文寫作與發表”“論文專業定制”等相關介紹,大多需要了解具體要求后,才能獲知價格。
以論文寫作的需求為名,小編向商家客服咨詢價格后,客服則表示“需要了解具體需求,詳細資料要加私人聯系方式”。
在微博、QQ、微信、知乎等平臺上,也能搜到與論文代寫代發相關的“商家”。微博上,甚至有“論文代”的超話,成為“論文買賣”的小聚集地。
其實,論文代寫代發屢禁不止的背后,是大量存在的需求和供給,使得商家鋌而走險,監管存在難點。
從需求來看,某高校博士生小趙表示,“一般來說,博士生畢業時需至少發表兩篇SCI期刊論文,有些同學發表壓力較大,愁得睡不著。”面臨論文寫作、發表需求的,不只是碩士、博士生。河南大學教授張昆侖統計,總人數在千萬級別,包括高校專任教師、在學研究生、高中專任教師、初中專任教師,還有除高校外的科研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以及農業、衛生行業技術人員等。
從供給來看,代寫代發論文的風險較低而回報高,收入少則上千元,多則萬元。因此,很多代寫代發論文“服務周到”“代寫、查重、代發一條龍”。
科研造假,是對科技創新最大的傷害,不僅造成科技創新停滯不前、財政資金受損,還敗壞學術風氣。對任何一起“科研造假”事件,要高度重視、嚴肅處理,給予當事人及公眾有力的回應。
全國政協副主席、科學技術部部長萬鋼曾說過:“科技創新既要寬容失敗也要嚴懲作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