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湖北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2.91萬億元,同比增長5.1%;占全省GDP比重54.2%,對全省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4.9%。
2022年全省規模以上民營工業企業達15959家,占全省規上工業企業總數的91.1%。
2022年民營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突破1萬家,在全省高新技術企業中占比超過70%。全省473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民營企業占比81.4%。
2022年全省共有26502家企業參與“萬家民企助就業”專項行動,提供就業崗位188628個。
針對目前形勢,湖北民營企業家可以關注以下問題:
01
新一輪房改
8月2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的《關于規劃建設保障性住房的指導意見》文件(國發【2023】14號文,簡稱“14號文”)。
“14號文”提出了保障性住房建設和籌集、保障對象和標準、配售和管理、支持政策等方面的基本原則,具體執行辦法由各地城市政府制定。
明確了兩大目標,一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讓工薪收入群體逐步實現居者有其屋,消除買不起商品住房的焦慮,放開手腳為美好生活奮斗”;二是推動建立房地產業轉型發展新模式,讓商品住房回歸商品屬性,滿足改善性住房需求,促進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推動房地產業轉型和高質量發展。
2012年當全國人大代表時,我建議住房制度三個三分之一:三分之一住低租房或者免租房,三分之一市租房,三分之一商品房,看來有希望。
現在建議建五種房子:免租房、廉租房、成本房(首套,以上政府做,現在收購)、市租房、商品房(第四代,企業做)。滿足三種需求:剛需型住房、改善型住房、享受型住房。
享受型住房:中法生態城已在武漢率先開展第四代住宅“先行先試”工作。屆時,戶戶陽臺皆綠色,家家都有大庭院,人人生活在“氧吧”里。
第四代住房又稱為立體園林生態住房或城市森林花園建筑,是綠色建筑的衍生品,空中花園是其最突出的特點。我國住宅建筑歷經舊時“茅草房”、老式“磚瓦房”、現代“電梯房”3次更新迭代。如今,低碳、綠色建筑成為發展趨勢,將庭院、花園與現代高層建筑相結合的第四代住房應運而生。
為鼓勵開發商參與試點,空中花園不計入容積率,綠化面積的20%可計入項目綠地率和綠地面積。目前,首個試點項目已在武漢城建金地?和悅G地塊啟動。
02
發展養老經濟
民政部等11部門:積極發展老年助餐服務,支持社區增設老年食堂。提出將老年助餐服務設施納入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促進服務便利可及。計劃到2025年底老年助餐服務網絡形成一定規模。
湖北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我省目前已建成1380個“幸福食堂”,惠及老年人近300萬人次。山東1.1萬家幸福食堂。
03
戶外運動
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體育總局、自然資源部、水利部、國家林草局等部門印發《促進戶外運動設施建設與服務提升行動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全國范圍內形成一批發展基礎好、服務保障全、地方特色強、配套產業優的戶外運動發展高地,推動戶外運動產業總規模達到3萬億元。
截至2022年底,我國健身步道共計12.78萬個,達31.42萬公里,較2021年分別增長20.68%、19.29%。全國冰雪運動場地2452個,較上年度增長8.45%。
需求層面,年輕消費人群的消費意愿和消費能力支撐戶外需求高增。截至2021年底,全國戶外運動參與人數已超過4億人。基本形成了山水陸空全覆蓋的戶外運動產品供給體系,登山、徒步、馬拉松、自行車、滑雪、皮劃艇、滑翔傘、定向等一大批戶外運動項目蓬勃發展,涌現出形式多樣的線上線下產品。
海外市場,2022年,全球戶外用品電商規模為751.5億美元,預計2027年市場規模達到1207.0億美元,2022-2027年CAGR為9.9%。2021年美國戶外運動人群滲透率達到54%,歐洲超過50%。我國戶外運動參與率約28%。
新冠疫情以來,國內戶外行業迎來第二輪高速成長期。
04
美麗鄉村
浙江打造鄉村旅游勝地:2026年全省65%村莊將建成景區村。
景區村是指以村莊、社區及其村民或居民生產、生活范圍為核心,以自然景觀、田園風光、建筑風貌、歷史遺存、民俗文化、體驗活動、特色產品為主要吸引物,有一定的公共服務設施和旅游配套服務的區域,評價標準包括環境與景觀、設施與要素、活動與業態、運營與服務四個方面,其中“金3A景區村”的評分要在450分以上。“景區村建成率”指景區村數量占全省村莊總數的比例,目前浙江已建成景區村11531個,覆蓋率達56.5%,安吉縣余村、淳安縣下姜村入選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公布的“最佳旅游鄉村”名單。
05
浩吉鐵路與花湖機場的機遇
荊州歷史上最大的投資項目是江陵縣460億元的華魯恒升。
10月23日,中國化學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化集團)、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華集團)、銅陵化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銅化集團)與襄陽市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投資350億元,在南漳縣建設中化學新能源產業園。此次3家央企國企攜手投資南漳,也創下襄陽市單體項目投資之最。中化集團最初的想法,是想借助中西部地區豐富的礦產資源,建設一個以煤化工、磷化工為主的生產基地,投資額相對較小。現在要將這個產業園打造成集新能源、高端電子化學品、食品級磷酸鹽、工業級磷酸鹽于一體的全鏈條循環經濟園區。
應該感謝浩吉鐵路。
10月26日至28日,順豐航空接連開通“鄂州?新加坡”“鄂州?吉隆坡”“鄂州?大阪”3條國際貨運航線,花湖機場航線的輻射范圍拓展至東南亞、東亞。達到十條。
武漢的張之洞時代,是“九州通衢”,從武漢到歐洲、非洲的輪船都有,當時,江船與海船一樣大小。現在武漢的萬噸輪船(1140個集裝箱)只到海參崴、韓日等近洋,因為現在的集裝箱船都有2.4個集裝箱。
要實現九州通衢的夢想,依靠鄂州花湖機場的國際全貨機航線。
花湖機場,世界第四,亞洲最大,中國唯一。
2021年5月,媧石碼頭改擴建工程開工。這次改造拆除了4個老舊碼頭,并在原址上建設了3個萬噸級泊位,分別是1個萬噸級通用泊位和2個萬噸級散貨碼頭。
按照規劃,陽邏港區的11個5000噸級集裝箱泊位今后也將全部改造升級為1萬噸級的集裝箱泊位,實現集裝箱通過能力約400萬標箱。
06
依托高校發展
2023年10月27日,高等教育評價專業機構軟科發布2023“世界一流學科排名”。在鄂高校表現出色:17所高校的199個學科上榜,上榜學校數量、上榜學科數量均居全國前列。
今年,湖北高校依然保持1個學科排名全球第一,即武漢大學遙感技術。這一學科在該排名中已7年蟬聯全球第一。
5所在鄂高校的9個學科躋身世界前十,其中,華中科技大學3個學科位列全球前10,分別為: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能源科學與工程;武漢大學2個學科:遙感技術、水資源工程;華中農業大學2個學科:食品科學與工程、農學;武漢理工大學1個學科:船舶與海洋工程;武漢紡織大學1個學科:紡織科學與工程。企業家要對號入座。
07
生態養殖業
當陽童臺村依托觀賞龜養殖產業鏈,在穎凱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的帶動下,村民利用房前屋后空閑空間,改造成烏龜養殖池,不斷地擴大養殖規模,幾乎家家養龜。截至目前,該村觀賞龜養殖戶約260戶,年收入均在30萬元以上,年收入超過300萬元的有17戶。
今年1至10月,該村以觀賞龜產業為鏈條,直播帶貨觀賞龜苗達10萬余只,線上銷售收入近3億元,線下銷售收入達1.5億元。鄉村旅游也日漸紅火,截至目前,累計接待外地客商及游客近4萬人次。
9月28日晚,潛江市民體育中心體育館內燈火通明,2023年潛江市和美鄉村“友鍋鹵蝦杯”籃球聯賽(龍蝦村BA聯賽)總決賽落下帷幕,被命名為“油燜大蝦隊”的園林小東門社區代表隊奪得頭魁。
潛江將繼續辦好和美鄉村籃球聯賽邀請賽,明年計劃將比賽時間提前至小龍蝦新鮮上市之際,并廣邀全國各地代表隊參賽。
2022年,仙桃黃鱔產量7.21萬噸,占全國、全省比重分別達20.2%、46.7%;綜合產值55億元,同比增長10.5%;黃鱔養殖畝均年純收入約2萬元。10月28日,首屆湖北(仙桃)黃鱔節開幕式在仙桃舉行。品牌價值172億元。
建議多推廣江漢平原“鱔絲面”,與柳州螺螄粉競爭。
08
參與一帶一路,走進非洲
10年來,“一帶一路”倡議拉動近萬億美元投資,帶動4000萬人擺脫貧困。
2022年,湖北省地方企業對非洲國家實際投資8428萬美元,同比增長3.6倍。截至2022年12月底,湖北省企業在非洲設立52個境外投資項目,中方協議投資額8.5億美元,涵蓋農業開發、醫藥、建材制造等領域。
發揮高校、大企業作用,建議在高校設立非洲投資研究中心。
年輕人跟著老師、小企業跟著大企業去非洲創業就業。這是我的一直觀點。
發展非洲校友經濟。武漢、湖北有很多非洲校友。
武漢大學是改革開放后最早批量招收非洲留學生的高校之一。2000年到2021年末,共有52個非洲國家的2180名留學生來到武漢大學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