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中部之聲
武漢需要有一個為民營經濟全心全意服務的機構
2023-09-14 08:52:46   來源:今日湖北

9月4日,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叢亮在國新辦舉行的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上宣布,近日,中央編辦已正式批復在國家發改委內部設立民營經濟發展局,作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專門機構,旨在加強政策統籌、推動重大舉措及時落地。此舉顯示出國家對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視與支持。


民營經濟發展局的主要職責包括:跟蹤了解和分析研判民營經濟發展狀況,統籌協調、組織擬訂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擬訂促進民間投資發展政策。建立與民營企業的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協調解決民營經濟發展重大問題,協調支持民營經濟提升國際競爭力。


值得注意的是,新設機構名為“發展局”而非“管理局”。這在某種程度上凸顯了其主旨:為民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動力和支撐,而非簡單的管理與監督


這個機構最早出自青島市。


2021年10月2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廣地方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典型做法的通知》,推廣來自青島等8個地方的72條典型做法,半數做法都是全國首創,很多都是“從0到1”的大膽創新。


青島在全國率先組建了民營經濟發展局,作為政府組成部門。為全面加強對民營經濟中小企業發展工作的統籌領導,青島市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負責人任組長,市委、市政府分管負責人任副組長,市直部門和區市政府和相關區市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青島市民營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青島市各區市的工信局等部門都加掛了民營經濟發展局牌子,成立了區一級的民營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形成了全市上下聯動、左右協調的聯動機制。


青島市民營經濟發展局成立以來,以一系列新思路、新舉措,開創了青島市民營經濟快速起勢的新局面。通過出臺《青島市促進民營和中小企業發展辦法》《關于支持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等法規文件,不斷完善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政策體系。通過設立“青島企業家日”、開展“企業家宣傳周”、舉辦民營經濟創意會等系列活動,彰顯尊重企業家、支持企業家的堅定決心。通過建設青島政策通平臺,加速打造信息化、智能化、集成式的惠企政策服務平臺。通過設立“市委書記信箱”,為民營企業建立起了與市委、市政府頂格溝通的渠道。

圖片


國家新設的“民營經濟發展局”不僅顯示了對民營經濟的堅定支持,而且從青島市的實踐中,我們可以預見到更多有益于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措施和政策即將出臺。



溫州市在全國率先設立的“理舊賬”辦公室,展現了對中小企業的支持與關心。這種創新做法走向全國,受到了廣大中小企業家的歡迎。事實上,我早在十年前通過民進中央就曾提出過類似的建議。


可以追溯到2014年1月,我在政協湖北省委員會第十一次一次會議上提的《關于加快武漢民營制造業發展的建議》的提案,被評為省政協優秀提案。


圖片


其中,我首要的建議便是建議成立一個正局級的機構——中小企業局,專門用于支持和推進民營經濟。在多數省市,這樣的機構往往隸屬于經濟與信息委員會。然而,也有像重慶市這樣的做法,其“市政府部門管理機構”中有獨立的“市中小企業局(市鄉鎮企業局)”。


我相信,若武漢市能夠成立專門的民營經濟發展局,將能夠彌補當前工商聯與個體協會所面臨的局限性,即它們只作為群團組織,缺乏決策權,僅具有建議權。


從目前的組織結構看,武漢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有25個處級單位,其中,與民營經濟有關的就是中小企業發展處(民營經濟促進處),其機構職能包含:


1、貫徹執行國家、省有關中小企業、民營經濟法律法規和政策,會同有關方面擬訂并組織實施相關政策和措施;

2、負責工業中小企業、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指導,發展規劃;

3、推動建立和完善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發展服務體系,協調做好中小企業服務工作,組織開展創業宣傳及創業活動;

4、統籌全市中小企業發展工作,推進中小企業成長工程,承擔“小進規”工作;

5、組織編制并執行中小企業(民營經濟)發展專項資金年度計劃;負責中小企業融資應急資金日常管理,推進中小企業融資服務工作;

6、協調中小企業統計工作,開展中小企業、民營經濟發展動態監測分析;

7、承擔全市突破性發展民營經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日常工作。

圖片


同時,與民營經濟也存在一定關聯的還有“集體企業處”與“企業服務處”。


武漢市發改委有29個處室,并沒有專門為民營經濟服務的機構,很有可能會與國家框架保持一致,把經信局的中小企業處整體轉移到發改委,從而完成民營經濟發展局的機構設立,并從處級升格到副局級。



而武漢又是一座尤其需要如民營經濟發展局一般職能和權力有所強化的城市,原因可以歸納為以下兩個方面:


一方面,武漢民營經濟整體比較弱


武漢市工商聯發布2023年“武漢民營企業100強”。百強民企總營收增至11985.83億元,“民企100強”入圍門檻20.77億元。卓爾控股、九州通兩家企業2022年營收總額雙雙突破1400億元,增長額均超180億元,增幅超14%。


盡管武漢民營企業在數量和質量上不斷提升,但與同處GDP第二梯隊的成都、杭州、南京相比,仍有差距。


“2022成都企業100強”營業收入總額為23128.94億元,入圍門檻為36.66億元;上千億的企業4戶,上百億的企業有48戶。

2022年杭州民營企業排名榜則顯示,百強企業合計實現營業收入45455.13億元,入圍門檻為33.68億元,有8家企業營收突破萬億元,41家企業入選“2022中國民營企業5000強”。

圖片


另一方面,武漢的民營經濟的結構不合理。其中,民營制造業太薄弱。


2022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武漢共有10家企業入選,分別是:

卓爾控股有限公司(第65位)

九州通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第68位)

恒信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第108位)

山河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第272位)

合眾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第344)

武漢市金馬凱旋家具投資有限公司(第376位)

新八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第387位)

武漢聯杰能源有限公司(第388位)

新七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第410位)

新十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第417位)

圖片


這些企業分布在商貿、建筑、保險、能源,沒有一個制造業。原來上榜的人福藥業也退出。


而對比長沙,雖然只有五家,但是有三家是制造業。


卓爾控股有限公司(第65位)

九州通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第68位)

恒信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第108位)

山河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第272位)

合眾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第344)

武漢市金馬凱旋家具投資有限公司(第376位)

新八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第387位)

武漢聯杰能源有限公司(第388位)

新七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第410位)

新十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第417位)

圖片


目前,國家與各省市都出臺了大量的民營經濟發展政策,建議武漢全面貫徹落實,并吸取外地的先進經驗。


比如,最近浙江出臺民營經濟32條,有的內容相當前衛。舉三個例子:

——提出了一系列務實舉措,真正促使金融機構“敢貸、愿貸、能貸、會貸”。謀劃提出了“3個70%”的要素保障機制:

浙江省“4+1”專項基金投向民間投資項目比重不低于70%;

統籌新增用地和存量用地支持民間投資項目比重不低于70%;

每年新增能耗支持民間投資項目的比重不低于70%。

——特別是在招投標領域,“七個不準”:

不準限定投標人的所有制形式、組織形式或者股權結構;

不準設定與招標項目的具體特點和實際需要不相適應或者與合同履行無關的資格、技術、商務條件;

不準設置或者變相設置與業務能力無關的規模、成立年限、注冊資本金、銀行授信證明和明顯超過項目要求的業績要求等門檻限制潛在投標人;

不準在采用通用技術標準的一般項目中設置資質、業績、獎項等加分項;

不準明示或者暗示評標專家對不同所有制投標人采取不同評價標準;

不準對不同所有制投標人設置或者采用不同的信用評價指標;

不準有其他違反法律、法規規定,限制或者排斥民營企業參與投標的行為。

——“234”措施

“兩個無”:完善拖欠賬款和欠薪常態化預防清理機制,努力推動實現政府無拖欠款、浙江無欠薪;

建立“3張清單”:政商交往正面清單、負面清單、倡導清單,明確黨政干部和民營企業家交往規則,劃清底線和紅線,消除不必要顧慮;

明確“4個定期”:要求各級黨委、政府定期研究重點產業項目情況;定期聽取民間投資項目匯報;定期評估民營經濟政策效果;定期發布民營經濟發展報告。

圖片




2016年,《環球時報》邀請我投稿,我撰寫的文章《讓民營經濟不再受歧視》(2016-07-04)中提出的部分建議至今仍然具有現實意義。


為什么民營經濟還是受歧視?原因在于一些地方官員認為,國有經濟是市場經濟制度的主體,也自然而然就是市場經濟活動的主體。民營經濟不是市場經濟制度的主體,也肯定不是市場經濟活動的主體。因此,也就不會像支持國有經濟一樣去支持民營經濟。況且,一旦對民營經濟關注過多,還有“政商關系不清不白”的嫌疑。這種民間經濟發展環境的惡化,也導致民間投資大幅下降。


面對民營經濟受到的偏見,我有以下三點建議:


將民營經濟的發展環境作為地方政府績效考核的重要標準。民營經濟的繁榮是經濟總體健康的一個標志。如俗話所言:“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當地方經濟主要依賴民營經濟,特別是在二三線城市,這一點顯得尤為重要。


公平對待國有與民營經濟。我們需要更多地宣傳民營企業的稅收貢獻。國企作為納稅大戶是期望的,因為它們利用的是公共資源。地方經濟發展需要識別所有的投資者,而不是僅關注其來源。招商引資時,不能只迎接大型中央企業而忽視小型民營企業。這樣的“親女婿趕兒子”的策略必須避免。


評價和獎勵納稅人時,應確保公平待遇。除了看企業的營業收入和稅收,還應關注其為社會提供的就業機會以及員工的收入水平。一些規模不大的企業在為社會穩定和提供就業方面也做出了顯著的貢獻。


我堅信,只有當我們真正理解并實施上述原則,才能確保民營經濟在市場經濟中得到公平對待,避免不當的歧視或“誤傷”。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国产曰批视频免费观看完,中文字幕无码人妻777网,欧美特黄激情视频一区一区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中文影院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三级人妇久 | 又大又黄又爽视频一区二区 | 中文成人免费久久久 | 亚洲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 日韩欧美永久免费aⅴ在线 午夜少妇特级福利 |